标准理解存误区
这难道是一个围城效应:还没有成为中产的,拼命想挤入这个圈子;而那些戴上了中产帽子的,生活却是如此的不堪。不,不对!我们全都错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产的理解存在着误区,把中产与收入和财富划上了等号,然而这完全走入了歧途。
不能否认,纵观世界各地,中产的确与收入和财富有着不小的关联。从收入的角度看,据了解,在新加坡的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群体,而其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群体,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就中国香港而言,月薪2万到5万港元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体了。然而这绝对不是说,收入是衡量中产的唯一标准,财富量的多少就能决定中产的份量了。
在许多专家看来,中产更是一种综合的指标,而并不完全是按照收入高低和资产多少来划分的,还有包括职业、教育等标准,比如以脑力劳动为主,受过良好的教育,心态平和理性乐观等。根据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提出的作为“中产阶层”的白领的概念,不少专家认为,白领应该是中产阶层的主体人群,他们基本特征是:主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特长来获取收入和赢得社会地位。
其实在西方社会,中产群体所对应的财产并非被非常看重,然而在我国内地,中产的“产”却更多地被赋意为“财产”。所以有观点就尖锐地指出,现在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中产群体,因为只有当社会学家的中产阶层概念与公众心目中的中产阶层印象逐渐吻合,才能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形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