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朱凯
本报讯昨日央行发行的10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第二周持稳在1.9264%,正回购也暂停实施。市场人士表示,央行考虑到年前机构资金偏紧,以央票地量发行维持利率稳定,但由于经济增长仍然强劲,央行进一步紧缩的时间点可能推迟至春节后。
1年期央票自
1月19日上升至1.9264%以来,已连续第二周企稳,市场预计这一“稳态”在年前都将维持。Wind数据显示,本周到期资金约2660亿元,央行本周有望实现资金净投放。之前两周央行已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880亿和860亿。
根据以往经验,春节前央行都将保持资金的宽松局面,有利于满足节日期间的流动性需求,年前大力度回笼流动性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多位债券交易员却对此表示了一定的担忧。他们认为,从全年角度考虑,央行仍会设法管理好金融机构的资金投资节奏,毕竟大型银行仍然“钱多”,年后再次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
刚刚公布的中国1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明,今年年初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投入价格和出厂价格的上涨均加大了通胀压力,经济增速存在过快的危险。
有宏观分析师认为,经济增速与通胀压力共存,市场担心政府会再度适时收紧货币政策,这在今年的股市上已得到反应。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2934.71点,跌幅0.23%,整体已跌至三个月以来的新低。昨日上市的
二重重装复制了上周四的
中国西电走势,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
东方证券固定收益部孙志
鹏博士认为,节后加息的可能性存在,但CPI连续几个月超预期增长也并不意味着央行必然会加息,毕竟通胀只是央行观察的数据之一而已。
国海证券研究员段吉华认为,对于再次收紧政策何时出台,固然要考虑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但全年的信贷增速、投资增速以及GDP增速等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也成为央行的决策因素。“二季度经济走势比较重要,”段吉华表示,如果相关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比如经济增长水平仍然在10%以上,那么紧缩政策就会更早地来到。
“不加息的话,债市跌不了,”交易员称,关键看三月下旬公布的1、2月份经济数据,从整体情况来看,预计三月底就有加息的可能,而准备金率的再度提升或在春节后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