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理财大计 > 第二届亚洲巨灾风险保险国际会议

如何将最新的巨灾科学研究进展与金融手段融合到巨灾保险中

来源:搜狐理财
2009年12月09日18:08

  TATANO:好,现在请大家就坐。进入圆桌讨论会的成员可以在椅子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按照名字就坐。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特别是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后,大家还留下来。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圆桌讨论会,跟我们在座的专家们互相交流观点。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将最新

的巨灾科学研究进展与金融手段融合到巨灾保险当中?我们在座的圆桌讨论组的成员都是非常该领域有研究的,我想你们对他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我不需要再介绍了。每个人在发言的时候,只能说五分钟,当然更短更好。你可以讲一下,你对这个主题有什么观点?然后在这之后,我们会有一个互动,专家之间的互动,和我们听众之间的互动。

  好,史校长,从那边开始吧!我们还是按照史校长给我们点的这个顺序吧,我们方教授还要说一点。

  方伟华:我们两天的会议非常密集,非常高兴进入最后一个圆桌讨论会议。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面临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将最新的科学与金融融合到巨灾保险当中。那么过去的两天,我们也讨论了很多这方面融合的问题,讨论了一些模型、一些保险产品。

  那么对于我来讲,我们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巨灾保险风险的融合。然后我们讨论一下融合的方式、方法是什么?那么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们中国在融合这方面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因为我觉得这个融合非常地重要,只有融合的过程,我们才能够获得我们最终的解决方案?

  讲得再具体一点,我自己关注研究的兴趣就是,关于风险模型的。我自己在这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比如说把这个数据、把这个方法论,以及这个方法论的应用融合起来,也是一个挑战。同样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要花比较多的精力,但是我们下了决心要做,在未来就要做这个时候,所以我觉得今天也是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我们今天有在座的这么好的专家,希望听到你们的交流,不仅仅是来自这次会议,我也希望我们以后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谢谢!

  TATANO:谢谢方该受。我们的Rui先生也想说几句。

  Rui:我想我们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因为我在会议中的演讲也说到这个问题,我讨论一个全球性的地震模型,我们针对这个模型也开展了积极的讨论。我们也真正去融合到我们现实的行动当中。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科学,把这个科学更好地去告诉我们的决策者,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像这样的努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个工程手段也进行了融合。就是说我们这个模型在不同的工程上可以有不同的应用。就是说这种融合的过程,也是我们会议的重要主题,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的重要,我们走对了路。

  左惠强:我个人关注巨灾保险应该说有十年的时间,我也是从事地震风险评估,开发模型的工作,后来为什么加入再保险公司,当时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是没有这么一个桥梁,在我们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这边和保险领域之间没有桥梁,在中国没有桥梁。我当时想需要跨一个桥梁,需要把我们更多科学研究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保险领域里面来。当时我加入的中国再保险公司最初的一个想法就是这样,我希望把我原来的一些知识和背景,在保险行业里面有一些应用。

  这十年我也是非常关注我们国家巨灾保险的发展,应该说逐渐的,虽然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层面机制的建立,但是我感觉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新的阶段,这是我特殊的一个感觉。原来是一点一点地走,尤其是去年之后,从国家层面、从政府层面、从地方层面、从保险公司还有研究机构,这个题目现在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受达到关注的一个题目,尤其是这次参加会议,我的感觉是非常深刻的,这是第一点。

  另外一点,我想考虑中国的问题,首先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我们现在从大的背景上看,我个人感觉中国还是在一个转型的阶段,经济转型的一个阶段。我们国家大部分的经济是由政府来主导的。那么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很多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要逐渐向商业公司、私人的公司、或者其他的一些机构来转移。其实我个人感觉,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转移的过程中,其中包括巨灾的管理。尤其是巨灾的管理原来是政府的职能,包括现在,上午介绍的关于汶川特大地震的这种救助,包括他的恢复重建都是政府承担责任,政府在今后灾害管理里面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会不会把自己的一部分职能转移到社会?或者转移到商业的公司?转移到私人的公司?那么我感觉这个是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转型,会有一个本质的变化。我们现在试图推动政府把这样的一个机制进行转移,但是我觉得我个人的意见,最终的职能转移可能会逐渐地发生,但是是不是会一下子发生?我觉得我们是看各方面努力的结果,是这样的。

  另外从技术层面来讲,我感觉我们现在整个保险业技术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中国的保险业的发展,其实真正的繁荣和发展也就是20年的时间,相对于西方国家是非常短的时间。我们现在的市场状况,我觉得这个背景状况是需要了解的。首先我们保险业还是在一个初级阶段,更多的资金想进入保险行业,现在保险行业是中国保险业覆盖的范围、深度和广度都是非常不够的。另外我们的技术也是非常欠缺的,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现实。

  那么我们要开展,不论是今后的巨灾保险也好,还是商业的巨灾保险也好,都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考虑这么一些背景。我们现在的基础比较薄弱,我们的(英语)不是很充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再保险,在技术上我们采用了一些技术,但是是非常粗的,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数据本身,都是在一个初级的阶段。我想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科学和金融和保险的一个融合,我觉得首先要考虑我们现在现实的状况,就是现在中国保险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哪里起步?下午听到姚局长提到一个非常好的进展,我们现在有了一定数据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步。

  另外我们现在什么样模型适合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用一个非常完美的模型来应用。因为我们现在的数据基础还不够。所以我觉得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融合,要考虑这样一些大的背景的情况、现实的情况,根据我们切实的需要、根据我们的需求,来做几方面融合的事情。我相信现在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关于巨灾风险管理的认知度是大大提高了,随着我们各方面不断的努力,我想我们的巨灾机制的建立,我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有前景的,谢谢大家!

  TATANO:好,谢谢!现在我们JONES也要讲一下。

  JONES:模型当中有很多灾难的特点,或者其他的因素,我们怎么样把其他的因素放在一起呢?怎么把模型变成一个整体的模型呢?比如说像脆弱性,脆弱性我们是可以从工程学当中学到很多的东西,我们怎么改善数据的质量?另外就是怎么样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暴露的程度呢?

  另外在金融的方面,我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有这样的一些模型的产出,那我们怎么样来利用这些产出作为我们决策的参考?怎么样让他们来帮助我们的保险行业人士做出决策?来制定保费?另外就是在政策决策者来说,他们怎么样去了解?怎么样来监管这样一个行业?从这个监管的角度怎么去监管保险业的从业者,如果把这些东西融合起来,放到实践当中。

  HosamAli:谢谢,首先我要感谢各位,感谢大家组织了这么一次会议,这两天得到了很好的演讲和信息,我们也获得了很多的成果。我非常高兴听到很多人讨论以科学为基础的这样一个方法,同时也讨论到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保险的技术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这么多年做的工作并没有白费,我给大家祝福。

  James VICKERS:谢谢你我给做的宣传,不好意思。我这里想稍微评论两句,前面有人谈到的问题,我感到非常印象深刻。在我们过去两天讨论的问题,我也是希望我们保险行业了解他们所做的研究的结果。尤其在我们公开、透明、沟通的方面,在中国灾难防止的方面我们也听到了很多的信息,我知道我们讨论的问题范围非常的广,而且不同的中国政府的级别,或者是保险行业都在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非常明显的是,在中国大家都很有兴趣来学习一些国外他们的一些经历。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理解,不管在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都会是一个具体的是和中国国情的制度。

  所以我也知道有一些自然灾害的制度,我在别的国家也看过,有些国家比中国的多,也许只是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那么大。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想法,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我们可以花很多的时间来考虑科学的问题,但是自然灾害是一个不确定性的科学,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美,所以我们除了科学之外,必须要考虑别的因素,而且也必须要勇敢地开展,同时要更加灵活地来处理这样一个进程。因为最大的耻辱就是说,当在今后一年两年当中,如果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还是坐在这儿仅仅是纸上谈兵讨论,而没有付诸实施。

  TATANO:我想对于中国的政府和中国人来说,非常具有鼓励意义。所以我想请邹博士。

  邹铭:从管理角度来说,科学、金融和巨灾保险是密不可分的。我有三点不成熟的想法,作为心得了跟大家交流:

  一个我认为从科学性角度来讲,不是说最精确、最准确,而是它最接近真实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应该把它放到一个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灾害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来考虑。就像昨天开幕式上有一个先生讲的,我们除了自然科学方面考虑的因素之外,那么在政治科学、社会科学、甚至包括民俗、种族之间对灾害的感受和灾害保险的认知,通过政治层面考虑得更全面一点。

  另外我觉得对于巨灾的风险来讲,综合的灾害风险评估是我们做研究科学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基础。比方说用计算机的网格技术,比方说用一些空间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综合灾害风险来评估,这样对我们的科学制定建模和制定一些有关的保险产品,提供很好的依据。

  第二个心得,实际上中国近十年来,利用金融的手段,来处理灾害问题,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那么1998的年当时中国的长江领域和东北的松花江发生大水灾的时候,我们在全国发行了赈灾彩票,筹集资金恢复灾区的重建工作。那么在去年两次大的灾害过程中,贷款成为灾区基础设施和民房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力量。我去灾区调研的时候,灾区的群众修建他的住房大概三分之一的资金来自于政府给他的支持,三分之一来自于捐赠和自筹,另外三分之一是来源于金融机构由政府贴息或者由政府担保的贷款。我想说的是金融手段非常丰富,那么在应对巨灾的时候,我们可以多种金融手段来应用,比如说债券的问题、彩票的手段,还有其他的方面手段。

  第三个方面我有一句话,在中国巨灾,十年一次,或者12年一次,这个很难说,而一般的灾害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那么我们今年,我负责救灾应急的响应,今年我们响应了35次,这35次都是够中央政府级别响应的灾害。但是要跟汶川地震相比较的话,又不是巨灾,所以巨灾要考虑中小灾害,他交了十年的保费,为了不可能的巨灾去购买这个保险产品,包括地方政府也是一样的。所以巨灾的保险和一般灾害的保险,恐怕要考虑,这里面有一个融合和结合的问题。

  最后说一句话题目很好,工程很艰难也很浩大,但是我们还是有希望、有信心,因为毕竟我们已经开始这样做,谢谢!

  周平:我刚才非常赞同刚才的邹先生和澳大利亚的James提出的观点,我认为行动是第一位,必须动起来。在保险问题上,我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巨灾的保险统称为灾害的保险,面向的对象是谁应该搞清楚。我们在灾害当中受损失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个就是政府,本身就是受损失了,大量的公共设施被损坏掉了,他自己恢复重建不是我们保险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商业企业,自负盈亏,他可以通过商业渠道去买各种保险,他不会有怨言,这不是我们巨灾保险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巨灾保险要考虑重点是面向什么?面向一些家庭、个人,他们巨灾之后我们不是弥补他财产的损失,而是给他建立起重新生活、重新工作的一个基本条件。比如说在中国来讲,我们受到巨灾之后,刚才邹司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让你有饭吃、有地方住、有病能看、有水喝、有学上,但是这代不代表一个家庭能够重新生活呢?如果我们保险在这方面建立一个机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的家庭和投保人有这个意愿去赞助这个事情,目的性也很强,可能这个保费让大家交也很低,让大家都参与这件事情,这是一件公益性的,或者是具有慈善性质的,通过保险运作的方式,是完全跟传统保险不一样的东西,要回到保险的本意去理解这个问题,我要讲的就这些!

  姚庆海:参加这两天的会议,使我联想到人类与灾害的抗争,应该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进程。2008年的5•12大地震,在我们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最近美国的大片“2012”再一次唤醒人类对灾难的关注。这次的主题是金融科学与巨灾保险,我觉得这个主题选得非常好。因为巨灾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学科简单的问题,巨灾关系到全方位的、人类的根本问题,既有自然的问题,也有人为的问题。既涉及到科学、社会、经济、法律、工程、建筑、人类的发展,又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所以这个问题,这个复杂性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方案、对策来解决。我们传统的社会,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的设置,都是按照近代科学发展以来,分门别类的建立各种管理,各管一块,切块式管理,这种各管一块来解决复杂性问题,现在遇到了困难。我们中国来说,不可能一个部委就可以解决巨灾保险的问题,需要国务院下许多部委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巨灾保险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复杂性的,需要我们全面参与的,在动员国家力量来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民族的智慧。

  另外,保险作为一种经济的手段,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管理手段,它在应对巨灾保险方面,不可能说幻想通过巨灾保险来解决巨灾问题,巨灾保险这种制度只是一种经济的补偿制度,这种经济补偿制度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代表一种对心灵的抚慰。对丧失亲人以后人类这种纯真的爱,所以我认为面对巨灾,特别是我们要调动政府、市场、社会这种共同的参与,来构筑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这个巨灾保险制度通过经济的办法,用今天在我们没有发现灾害的时候,用一点点的动员个人、居民投入一点点钱,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的支持下,通过一种经济的补偿,为我们未来、为我们城市的发展、为我们整个国际人类的发展,构筑一个安全的天空。这个安全的天空就是我们人类如果面临着一种灾害,经济上的我们可以很快得到恢复和重建。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中国的巨灾保险问题,我觉得需要一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前提下,充分研究中国的历史,把我们5000年的灾害文化应对史,调动我们现在政府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构筑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谢谢!

  TATANO:好,谢谢!我们还有一位。

  蔡宇:很高兴参与这次会议,这两天我很认真地听,因为我确实对巨灾保险不了解。那么经过这两天,我有一点自信地说,我比两天之前懂得多,谢谢大家!这个会议安排很丰富,就这两天的感受我讲个人的三点看法:

  一、在这两天的讲座里面有一位讲授者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科学分两类,这两类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得考虑。科学第一类是技术;第二类是社会的科学。为什么我特别感兴趣呢?我觉得自己工作中感触特别深,所谓科技很简单,就是在理想环境下我们追求一个单一的目标。但是实际上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们确实再一个不完美的状态下寻求完美,所以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多重的,假定我们环境不完美的,我们怎么努力追求完美呢?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好。

  二、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做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做实物工作比较长。应该说这是我参加这个活动,也算我在新岗位上做的一个第一个研究。我觉得我来这个岗位来对了,实物做久了以后我需要提升,一个大视野去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我相信我将来去做实物的时候,会做得很好,以这件事情开头,我会认认真真做研究。

  三、对巨灾保险制度我想谈几点看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国家政府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状态,我们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变化的标志或者起点就是非典事件,在非典事件之前,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切都做了,我们什么不管。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过去是高效率的,现在未必是高效率的。所以在非典之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府号召,全民参与。我想未来的巨灾保险制度,非典要建立的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制度,面对突发的重大的灾害怎么办?我觉得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建立这个制度的时候,制定这个框架的时候,我们达成一个目标是政府号召,全民参与。

  保险业来说,这么多年我也听人说过一个观点,保险业开始发展是财产险发展,有一段时间大家没有钱觉得财务很重要。发展到一定阶段觉得创造财富的人更重要,这时候寿险很重要。再过一阶段责任是很重要的,财产险更重要了。我刚好处的阶段就是说,大家认为寿险比较重要的阶段。那么这几年寿险发展是比较快的,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来看,我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也参与或者负责处理了寿险业一些特别的事情,重大制度改革,或者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这个跟巨灾保险制度相比的话,这是一个大制度我做的工作就是一个很小的制度了。所以我当时认为太大了,太难了,我想以我有限的工作经历,我想对于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以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专家门参考。

  我觉得要正确地对待批评。任何一件新事情发生的时候会有不同声音的非常大,有时候感觉不支持,或者感觉自己很难受,但是是一个新事务肯定需要有不一样的声音。大家的出发点,不是做不好的事情,但是做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满足的时候,就会有不好的事情,这时候不能觉得委屈,做了那么多事情怎么没有表扬只有批评,我觉得要正确对待,因为重要,因为大家有这么多人支持你,希望你把事情做好,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第一我认为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批评,而且要详详细细分析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这是第一。

  第二、一个重大政策的推进必须要稳。这个稳就是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那么各方面不仅是参与方的意见,还有受益者和非受益者之间的意见。这个时候有些意见我们拿回来分析,有些意见可能是帮助你把这件事情做好,而有些事情不是,这个中间要进行分析。不管怎么说,所有的意见拿来分析,一遍一遍进行公开的讨论,什么时候可出台呢?当你批评越来越少的时候,大家越来越接受的时候,就是这个制度可以出去的时候。

  很多制度的出台我会选择一个点,我非常小心,我经常打比方,像一池水投进一个石头,扔进去的时候所有的水到了岸上,我会追求多种目标,我会不断地创造条件,我认为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可能现在条件不成熟,我就为现在的条件去准备做出很多工作。当石头进去的时候,大家觉得有一点点小小的涟漪,没有引起很大的振动,但是过一年半年的时候发现水变清了,我觉得把握时机怎么出制度,而且这个制度要达到效果,当时很平静,大家慢慢接受,没有什么反弹,从长期来看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是我的第二点建议。

  第三点建议,中国在发展方面是属于比较后的阶段,所以我们经常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要听取各方的意见,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我自己要说一个词,我说你要借鉴他的核心,或者说就是国际上好的做法,其实国际上很多好的经验,也是根据他当时的国家的特殊的国情去做的。那么中国的国情未必适合,他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了达到这个怎么做的?中间的精力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次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借鉴了一个国家的经验我觉得他的经验非常好。但是最后因为他是公开的法规你可以借鉴,你可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大家讨论修改,做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那么最后怎么叫名字我犯难了,因为他们的叫法叫做最佳的做法。中国每个人虽然想追求卓越,但是大家是谦虚的。大家听过的歌,就是两个人比武功,这个人赢了,他会给对方说承让,所以中国的文化里面是非常谦虚的。如果我的法规里面写一个最佳、最好、最棒、这个法规大家会不会觉得很狂妄。我后来想,我说中国人的习惯是什么?中国人的习惯谁也不想做最差的。同样的标准,但是我在名字上改了,我写了一个最低要求。后来这项规定出去了以后,所有的公司做广告的时候都这样,我的效果就实现了。我想说借鉴国际经验我们要领会它的实质,要真正去解决问题,这是我的第三点建议。

  最后我想说也一个词很美,刚开始确实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这几年的工作我越感觉这个词是非常美的词,就是“和谐”。和谐就是服务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做工作,当然我们做工作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和谐的呢?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信心的、又让大家感觉非常舒服的,希望大家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和谐的、美好的,谢谢大家!

  TATANO:非常感谢,讲得非常有意思。

  Paul:我非常高兴听到和谐这个词,我想说三件事情。以和谐的精神说三件事情:

  一个是独立。

  第二个是融合。

  第三个是信息。

  我首先来讲相互联系,我参加过很多的国际会议,人们一般说相互依存,虽然我们不一样,但是我们命运是仅仅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学会怎么跟人沟通和交流,但是如果我们想到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那样,我们今天下午讨论非典和甲流的时候,这些可能是全世界相互依存的一些负面影响。因为现在各国之间通过飞机的传输,人们可能把疾病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也是我们需要忧虑的地方。同时资本市场也想获得联通,所以我待会儿来讲这一点。

  我想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不管怎么样?他们在全世界现在已经相互联系起来了,而且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日本的角度来说,或者任何国家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联系在一个全球的经济当中,这种相互联系非常的作用。所以当我们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想说。

  我今天说的第一点,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去寻求这样一种和谐,我们需要意识到,带着尊重去意识到,我们这样一个制度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携手,就像我们谈到保险或者再保险的问题,我们需要携手并进共同努力。

  第二点就是融合,这个融合也是我的同事谈过很多。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融合的精神非常高兴。也就是说,在中国、或者是日本,或者是其他的国家都谈到了这样一种融合,就是要把科学、金融结合起来。

  另外有几点我们想说的就是,我们所听到的一些内容,这几点可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合,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就是这样一些问题。要将这些减灾的信号,还有个人的这样一种减灾的信号,要将他和发生灾难之后的社会责任相结合。那么如果真的能够去采取这样一种灾难的减灾活动的话,通常在灾难发生之后人们会比较积极,但是在之前人们却不是那么积极,所以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往往在灾难之前人们会说,灾难怎么会发生到我们这里呢?所以人们不相信,所以人们都说,这个激励很低,我不愿意去花那么多钱买这个保险。所以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保险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另外对于保险业来说,他们也是在提供一些产品,那么再保险的行业,他们就会说,实际上你们保险业,你们所提供的这样一个保险,你们并没有相应地说人们对于防灾减灾的充分准备,所以我并不是说仅仅是在中国,但是我知道这个对于美国,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都是这样的。所以我非常喜欢所谓的行为科学,我这里是幽默的方式来说这件事情,就是YOKOMATSU提到的那样,还有我们这里所谈到的其他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把风险的,前面的发言人说到把风险作为以彩票的形式来筹集保险基金。比如说我们就在思考心理,为什么人们会去买这个彩票,而不愿意买这么一个保险,很大的程度上,人们买彩票的时候跟他们有一种期待,因为保险可能会有很大的奖。

  所以在这个会议上,我们也讨论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所以今后我们可能需要来强调这个问题。就是在事实发生之前和之后,都必须要关注个人责任、社会责任、减灾责任等等,怎么把这三件事情融合起来?

  最后一点,我简单说一下,就是信息的问题。我这里想比较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我这里不是想评价什么,只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和比较。比如说在美国,我们很关心再保险和公司合作的这样一个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损失的分配最终是由政府和人民来承担的,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失败。而且这种保险盒再保险的失败,所以在中国的话,就像我听到你们所介绍的,也许我说错了。但是我听到你们说的重点放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有很强大的承诺,就是公共部门有很强大的承诺,而在私人部门或者市场部门却没有这么强大的承诺,所以我据的这两者都会有问题。去找到它们重叠的部分是最好的,我确实相信风险低端的话,你需要的市场和私人部门他们的工作,同时你也需要确保这些商业的活动在市场经济当中能够正常地运行,所以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发达的,再保险的市场。

  所以我认为,对我来说非常有意思的学到的东西,就是我们在美国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享风险责任的这样一种机制。在这里我也没有看到,所以这里我就是说,你们是怎么样去找到正确的角色?就是在中国怎么样发挥私人部门的作用?

  Charles:像前面发言人说的那样,我非常同意,我也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会议。Paul提到了一些航空公司,他说50年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人有过时差的感觉,所以这让我开始思考,最近的一些,我们关于时差的一些问题。如果在60年之前,我们刚刚有了第一个计算机,就是在宾夕大学诞生的,45年之前,(英语)和(英语)发表了他们的书,做风险分析的书。另外45年前,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大陆漂移学说正式的确立,这样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火山?为什么会出现地震?

  但是30年之前,个人电脑1979年出现了。而尼罗现象被人们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和现象。我当时的模型是在京都大学做的,就是做这个损失的模型。损失的模型进入了主流,就像James VICKERS提出的那样。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大的进展,无论是科学还是金融方面,而且在我们一生当中看到了这么多的变化。所以我们这次会议是谈科学和金融的融合,同时也是关于管理。我想有了这样的科学和金融以后,这个管理跟他们也是共生的,就像阴和阳一样。有的时候是由金融和科学的发展来推动,有的时候是由政府监管者推动的。

  所以我想现在是令人非常振奋人心的时代,我们现在的发展都是由我们自己在努力地去创造。我们有些人在创造这么一个模型,还有许多学习的东西,在科学、金融方面,那么在政府方面我想也非常的重要。因为政府和管理是不断地去推动,而且是被推动,在这个领域当中,政府好像是被推动,在有些方面政府好像是一个推动者。

  TATANO:说得很好。刚才这个争论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说不定我们以后在这个建模上,也会有更多更多的进展,我们可能不仅仅是用科学的手段。可能还有其他手段的融合。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说,之前Charles也给我们介绍到这个模型,这个模型因为涉及到很多科学层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和很好的应用。但是我们关心的是在模型损失和社会科学是怎样结合的?

  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把这个很好地融合到现实中去?可能这个方面又是一个科学问题了。我们现在在讨论,在中国的科学界的话,我们在讨论要建立起巨灾保险的体系,这是不是跟科学也是结合的?是不是我们在未来可能执行科学方面也会出现重大的变化。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要开展新的科学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我刚才听到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所有的环境之间它的连接的环节都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我处在我所在的地区跟其他国家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世界就是紧密连接的一体。虽然说我们不喜欢美国的体系,非常讨厌这个体系,也不能因为这个情绪来影响我们的研究,这是一个题外话了。

  我们处在非常紧密的连接时代,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仪式上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共同层面。我想我们现在是不是进入提问的阶段?史校长,是不是进入听众的问答阶段了?

  提问1:我想对大家表示感谢!关于我的研究计划,我的研究信息昨天早上在我的演讲当中我已经说过了,就是对于风险的分析,这个风险分析模型怎样建立?并且把这个模型很好地融入到我们的业界和社会当中。我们在这个建模的方法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同样建立出来的体系也是相对成熟的。但是我们还要处理其他体系方面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我的研究当中,这个体系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河道体系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体系都应该考虑进来。比如说这个路程是1000米还是2000米?可能在一个体系当中不重要,但是对于另外一个体系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我现在想的点,可能我会针对这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觉得可以把它叫做是一种系统风险,或者说其他的风险我觉得不需要再深究了。谢谢!我还要加一点,就是说把科学、金融与巨灾保险融合的话,这个词我能够用进来,并且放在我自己的研究成果当中吗?是谁用这个词的?

  TATANO:我想这个词是在Paul在这方面是专家,我们Charles也说到融合性相关的问题。

  Paul:我们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自然的致灾因子,这个致灾因子对我们基础设施,对我们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在美国、在欧洲,我们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了,我想在十年之后可能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这方面的数据的结合,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个数据,比如说基础设施破坏性的数据不是非常的完整。所以我们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第二点是非常重要的点,我简单提一下,我想这个风险管理是跟全球的供应链相关的。因为我也是最近开了一些会,比如说麦肯锡他在这方面做了一个研究,就是说10%的全球收入都是跟能源、还有一些收到气候变化等相关的一些领域。所以说我们地球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

  比如说以中国为例的话,沃尔玛可能大家很熟悉,可能代表了中国10%的出口,10%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如果说我们再看一下美国的情况,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那沃尔玛可以很好地了解,在供应链上它的系统风险,比如说发生了08年的地震,他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那么其他的一些商业,在这个价格体系上不是很完善,他们怎样整合这个体系,跟全球化的商业运作融合起来?我觉得用这个风险分析的方法就非常重要,对这个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我们现在已经开发出来这个模型,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注点还是这个系统风险。因为这个系统风险在全球层面已经影响到了我们供应链,我觉得对于一些公司来说还是一些机会,像Willis研究性的机构就有一个机会去开展你的研究了。如果应用很好的话,也会有很大的盈利。一些其他的全球性组织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谢谢!

  TATANO:这里我们的话题我想比较有意思了,另外还有一个会议,就是讲全球风险管理的。讲到中国政府对于风险防范方面所做的一些措施,我觉得也是很有意思的。那么在那个会议上,我们也提到了全球性一些重要基础设施的预防性的预案。我想像这些事情的话,总是在我们讨论中议题不断地出现,当然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好,我们还有一个人要发表一下观点。

  提问2:我先介绍一下,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来的,也是研究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方面的问题,我这次参加会议也是感觉到收获非常大。虽然大部分搞巨灾风险分析评估,主要是从地震、海啸等等,给我们很多的想法和思路。我想问三个问题:

  一个就是说,我看这个题目叫做巨灾风险保险国际保险会议。所谓的巨灾风险就是大家谈的自然灾害的巨灾风险。刚才我觉得还有一个社会经济方面的灾害,最重要的就是市场风险,包括不包括在里面?因为市场的风险,比如说这次金融危机,包括农产品从96年下半年年底下跌,到97年开始持续上涨,持续上涨以后,实际上价格到98年的7月份,这个价格就比原来的农产品价格涨了一倍多。而98年7月份以后金融危机造成了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这又回到原来96年的水平,这个价格大幅度波动,这种是不是一种巨灾?就是说巨灾是不是包括着自然灾害的巨灾,而且包括着市场经济方面的巨灾?

  因为这个风险不一样,自然灾害的风险刚才说了,可能是一种所谓的独立性风险,可能随机性非常强。但是市场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就是刚才Paul教授说的系统风险,对所有国际上价格都上涨,现在都下跌。那么不同的巨灾风险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对自然灾害可能通过保险的方式进行管理。那么对于市场风险,不是通过保险的方式了,可能通过另外一种机制,对冲的机制,通过市场期货方式来管理。所以我说巨灾风险,实际上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的确定,是不是既包括自然灾害风险?还包括其他什么风险?这是一个我想请教的问题,讨论看看以后这个概念到底怎么确定?

  第二个就是我听了姚局长关于巨灾风险的标准和数据库介绍以后,我觉得非常重要。我想巨灾风险我也听史教授讲,巨灾风险提出了三个标准,人数死亡上万人,区域要达到10万平方公里,损失要超过1000亿人民币等等。这个标准必须具备其中两个成为巨灾风险,巨灾是一个公共性的标准,是不是还有一些行业性的标准?对于我们农业标准来说,这个巨灾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还有具体行业的标准,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听了以后感觉,因为保险是对农业保险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工具,也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保险本身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原来提出了一个叫做“农业风险研究里面”,农业一体化风险管理,或者农业综合化风险管理。是不是还有一个不仅仅是保险,还要通过综合性的风险工具来进行管理?我就想请教这三个问题,好,谢谢!

  TATANO:非常感谢您提出来的这样一些问题,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我想请谁来定义一下巨灾?可能对于一个英语母语者来说,你们能不能国家,对于日本或者中国人来说,我们觉得巨灾这个词就是大的灾难。可能包括所有的灾难,但是在英语当中是不是有不同的意思?

  Charles: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去年有人让我来讲这个问题,我可以讲一个小时。在(英语)和(英语)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如果跟他们词根的话,(英语)是来自拉丁语,这里面的(英语)是星座,所以是来自占星学,所以说是不正确的。(英语)的意思就是说,你的星座没有在正确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运气不太好。

  (英语)的词来自希腊语,(英语)的意思是颠覆,而(英语)是国家,所以(英语)的意思就是要颠覆,所以这个词是来自希腊悲剧。所以(英语)在性质上与(英语)就不一样。(英语)并不是一个大型的(英语),那么(英语)对你来说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而(英语)是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他颠覆了你对世界的看法,完全你的世界就改变了,根本的改变了,而且不仅是房屋倒塌了,而是根本的改变了。所以(英语)把它写成了一个小说,他认为这是一个迷信。

  我想记不住那个名字了,他是用一种理性的方法来看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例子9•11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英语),是一个巨灾。但是这个不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Paul:所以非常感谢你的很好的解释。我们下面回答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包含其他的情况呢?比如经济的巨灾或者什么的巨灾。这里的问题确实有很多的巨灾,还有经济、自然、金融的巨灾。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程度。另外还有他负责的组织性质。

  一般来说比较正确的,或者是应该的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在这个灾害及时采取的,所以对于一个自然灾害来说,巨灾来说人们都知道它不是由什么情况的森林所导致的,这个大家都不会迷信,就是一个自然的灾害,比如说地质层的移动等等,但是这个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那么一个金融的灾难人们经常会去考虑说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金融的灾难?比如说现在我们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失去了控制,导致了金融的危机,所以有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原因,所以我们这里的讨论其实是关于再保险和自然风险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考虑有什么样的金融和市场的风险,以及相关的这样一个灾难,所以这两个都是非常重大的话题。而且相关的理论也非常多,所以我们就有这样的保险的工具,保险工具是和自然风险相结合的。所以巨灾都要求从社会方法,但是不同模型、不同理论和不同的机构、还有不同的管理模式都不一样。所以这个是使得它们有所区别的,它们都是巨灾,但却是不同的模型来对待他。

  Charles: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说完。

  James:我想当中巨灾可能指的是比较有限的意思,就像刚才说的那样,我这里想强调一点,有人以宽泛的角度来看,他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们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最差,我想说的就是AR集团,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保险公司,他们有一个部门几百人做这个工作。但是他们几乎把这个公司做坏了,就像他们说的可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模型,所以我们想作为保险盒再保险非常的谨慎。

  TATANO:非常感谢,不好意思我们没有时间了。刚才讨论得很有意思,而且有很多的观点可以分享。这是我们的第二次会议,也许我们下一次还可以更多地去在以后的会议上更多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一块儿感谢这些讨论者,感谢他们的讨论。

  史培军: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场合下举行一个简单的闭幕仪式,闭幕仪式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内容我们请Charles教授就我们的讨论进行一个总结报告。

  

责任编辑:陈彦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