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提示:为体验更加畅快的网页浏览,推荐您使用双核高速浏览器,点击此处下载搜狗高速浏览器QQ高速浏览器
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理财 > 医疗险

健康是幸福理财的基石所在 买医疗险如何更保险

来源:理财周刊
2011年06月28日06:00

  健康是幸福理财的基石所在。为了好好享受幸福人生,安然应对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压力,不妨透过我们精心制作的“健康医疗保险导航图”,为自己精心构建好一份合理的健康医疗保险计划,撑起一把足以遮风挡雨的健康保护伞。

  医疗险全出列

  文/本刊记者 陈婷

  “健康是数字1,财富是数字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这是现代人对健康和财富的理解。在我们追求人生幸福的旅途中,健康更是幸福理财的基石所在。

  健康医疗险助你减缓经济压力

  然而,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来自健康方面的各种威胁无处不在。

  环境恶化、工作压力大、食品不安全……在这个人人都可能被带上“亚健康”帽子的时代,通过商业健康医疗保险来转移一部分医疗费用的压力和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社保啊,为什么还要投保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呢?这就好像是问明明食物中已经有各种营养成分,为什么还要补充些钙片、维生素片等等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原有的营养成分不一定满足各个年龄、各种体质的不同需求。

  保险亦是如此。社会保险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有点“保而不包”的感觉,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人来说,有必要补充健康医疗保险,来加固自己和家庭的风险屏障。

  如今,医疗费用昂贵得吓人,许多原本小康的家庭就因为家人的一场疾病而家徒四壁。从“小康到赤贫”,活生生的例子不断出现在我们周围。根据卫生部2008年数据,我国治疗癌症的费用主要在5万元至20万元,平均值为12万元,而其他各类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还要高。加上现今不断上涨的CPI,治疗费用金额还会提升。

  另一方面,投保健康医疗保险不仅给家庭一种保障,以应对突发伤病带来的影响,还可以为养老金筹划减轻压力。

  购买健康医疗险如何更保险?

  商业健康医疗保险作为对社会医疗保险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在这期《封面文章》中特别为读者朋友们罗列了各类健康医疗保险产品,给大家做一个全景式的扫描,起到一定的“导航”作用。

  不过,面对目前保险市场上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人们往往对自身的需求和保险条款理解不足,购买的保险常常并非“量身定做”,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结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理赔纠纷。因此,购买健康医疗险时必须掌握一定的诀窍,使得购买的产品更“保险”。

  从险种选择上来看。首先要考虑你是否有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不要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冲突。

  在全面考虑所有需要投保的项目时,还需要进行综合安排,避免重复投保,使用于投保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运用。比如医疗费用保险,由于普遍要求提供发票才能向保险公司“报销”,因此不是买得越多,就赔得越多。千万记住,保险不是越多越好,也不存在贵贱之分,关键要看清楚产品条款的实际保障范围和具体赔付条件。

  其次,投保重疾险等长期健康险时,尽量选择缴费期长的形式。一是因为缴费期长,虽然看上去所付总额比一次性缴清略多些,但考虑到金钱的时间价值,实际成本不一定高于趸缴。同时,分期缴时每次缴费较少,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且,不少保险公司规定,若重大疾病保险金的给付发生在缴费期内,从给付之日起,免缴以后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比如,如果被保险人缴费第二年身染重疾,若选择的是10年期缴,实际保费只付了五分之一;若是20年期缴,才支付了十分之一的保费,分期缴费更能体现保障性。

  再次,相比于其他普通寿险产品,健康医疗险更为专业和复杂,所以一定要特别留心投保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一是要注意医疗险中的免赔额。因为保险公司一般对一些金额较低的医疗费用采用免赔的规定,所以有些较小的医疗费用损失,消费者如果可以自己承担,就不必再花钱购买保险。而有些产品有类似车险条款中的“无理赔优待条款”,即第一年没有发生赔付,第二年保费可降低,为此,对于小额损失,消费者可考虑不申请理赔。

  二是注意险种的责任范围。要分清楚哪些疾病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哪些不在责任范围内,能请医生朋友看一下疾病保障范围最“保险”。

  三是注意健康和医疗保险的观察期。观察期是指保险合同生效一段时间后,保险人才对被保险人因疾病而发生的医疗费用履行给付责任。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均设有一个观察期,在观察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保险公司不负赔付责任。

  四是注意投保年龄限制。根据险种不同,最低投保年龄一般由出生后90天至年满16周岁不等,最高投保年龄在60至70周岁之间。不看清年龄限制而急匆匆投保,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责任编辑:廖廖)
  • 分享到: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