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可发工资时被无故扣了一半,估计您要急眼。但是,您购买的理财产品,可能收益正悄悄被拿走一半还多,而且您还不知情。
记者采访发现,近期到期的一款理财产品,正在通过一种叫做“资金到账期”的方式吞噬着收益率,很多投资者还并不知
晓。●记者发现
产品到期 钱却拿不出
上周五是李阿姨一款理财产品到期的日子,但她打电话给银行卖给她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才知道,不仅当天资金到不了账,而且最晚要本周五才能拿到钱。
“我买的是7天理财产品啊,怎么成了14天了。”李阿姨纳闷地问记者。
记者细问李阿姨,她买的是某国有银行一款7天理财产品。记者按照她提供的产品名,替她咨询了该银行。
原来,这款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是2011年3月11日到3月18日,但它规定到期后还要有个“清算阶段”,真正的资金到账日是“到期日后的5个工作日内”,所以资金到账就是本周五了。
七天免息
等于收益缩水一半
听到记者这个解释,李阿姨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就算我不着急用钱,等得起,那等这7天,钱的利息怎么算?”
“到期日至投资者资金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银行的回答,让李阿姨很吃惊:“不问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
李阿姨退休之前是会计,虽然在理财产品上她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她算账很在行。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款理财产品,银行给她的承诺是收益率(年化)为3.80%,当时她觉得很合算,因为现在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才3.00%。
但有了这个“清算期”后,账就得另算了:7天有收益,7天银行不给利息,那不是等于年化收益恰好缩水一半,只有1.90%了么?
●深度追访
理财产品“T+N” 已是“行规”
不知不觉间,投资者的理财产品收益就缩水了,为什么会这样?面对记者的询问,多位业内专家“安慰”记者说:“几乎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都这样。”
股票卖出是“T+1”:当天卖出第二天才能拿到钱。而银行理财产品的“行规”本来就是“T+N”。
要明白这个“N的奥妙”,要先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日子”:销售起始日、销售截止日、起息日、到期日、支付日。
销售起始日到销售截止日之间为募集期,即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时间段。从投资者提出申购申请到募集期结束,这段时间申购资金会被冻结,其间大部分银行会把投资金额计算活期利息。
而从起息日开始,才真正计算产品收益率,起息日一般为募集期结束的第二天。但产品到期日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能当天到账,而是又进入还本清算期。在这个期限里,投资金额是“零收益”——没有任何利息。
也就是说,如果把产品到期日看作是“T”,那么投资者真正能拿到本金和收益还要等待“N”天无收益的清算期。
免息三天内正常 五天“有点过”
理财产品设计师、金融学博士赵先生告诉记者,以信托产品为例,产品到期之后,将涉及信托公司和银行的资金清算,银行清算还分托管账户和托管行,再到总行,投资者购买产品所在的银行在清算完毕后才将本金和收益逐一打入客户的银行账户。
“不过,这个期限在两到三天是合理的,再长就是银行‘另有想法’。”赵先生透露。
按照目前各银行的普遍情况,包括7天产品在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这个“N”多数为2天,更长期限理财产品这个“N”多数为三天。
“虽然大家都有免息期,但超过三天就有点‘过’了。”赵先生这样认为。
但记者采访发现,最近有点“过”的理财产品还真不少。
如浦发银行2011年第六期信贷盈计划,在支付日这一栏里写明:最迟不晚于产品到期日后第4个工作日支付,而且由于是“工作日”,如遇休息日还要顺延。这就意味着产品到期后投资者至少要等四天才能拿到钱。
而上述该国有银行的7天产品,其清算日更是约定为五个工作日。
●小贴士
理财产品购买有技巧 细问资金到账日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如果该产品不是很紧俏,最好选择起息日前一天购买。
另外,投资者还要看清产品说明书中的“收益支付”条款,如果没有注明资金回账的具体日期或者这个日期过长,还是要慎重考虑。
对于部分需要灵活运用资金的投资者,例如股民,更重要的是,购买理财产品前,应详细询问本金和收益的回账日期。
文/记者 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