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投资宝典

退出政策不确定 详解现金囤积下的投资理财思路

来源:《证券时报》
2010年03月28日09:30
  张若斌

  编者按:理财市场上同样保守气氛浓重:国债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存款活期化如火如荼、短期理财产品和保本基金大卖。事实上,正是由于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使各个市场在短期内呈现出现金囤积的“流动性陷阱”假象。

  证券时报记者张若斌

  周五上证 指数大涨40点,但仍未突破本周一开盘的3069点,本周K线依然沦为阴十字星。理财市场上同样保守气氛浓重:国债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存款活期化如火如荼、短期理财产品和保本基金大卖。事实上,正是由于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使各个市场在短期内呈现出现金囤积的“流动性陷阱”假象。

  国债企债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股票、房产、黄金和大宗商品等主要市场均呈现小幅震荡格局,量能也有所萎缩,唯有交易所国债和企业债,反而屡屡创出新高。本周,已持续强势近一个季度的交易所债券市场仍难以止住上升的步伐,在个券06国债(5)异常交易的影响下,26日交易所国债指数再次将历史高点推升至124.98的历史高位,随后国债指数又在06国债(5)大跌带动下大幅下探,最终124.29点。而企债指数在09合建投、09江阴债大幅上涨的贡献下,小幅上升至138.43的历史新高。

  虽然国债和企业债行情喜人,但需提醒投资者的是: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成反比。事实上,本轮国债和企业债大幅上涨的原因是银行系统内资金过多,使得3月24日新发行的1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仅为3.36%,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限,甚至低于3.6%的银行五年期以上存款利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在现阶段买入国债的收益率将低于银行储蓄。而随着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市场无风险利率势必上升,而国债指数也将无法高企。

  存款活期化如火如荼

  银行为何放着高息贷款不放,而要买低息的国债呢?答案很简单,根据存贷款期限匹配原则,商业银行必须有足够的定期存款才能发放中长期贷款,而当前的现实却是居民存款活期化势头猛烈,手握大量活期存款的商业银行只能投向国债等现金工具或者发放短期贷款,但后者的需求却明显不足。

  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2%,增幅比上月末低0.5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43万亿元,同比增长34.99%,增幅比上月末低3.97个百分点。M1增速创出历史次新高,显示存款仍然呈现活期化趋势。

  国元证券经济师刘勘认为,去年商业银行9.59万亿元商业贷款,除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外,更多都转为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在通胀压力预期下也纷纷将存款活期化。而商业银行在定期存款吃紧的情况下,后续发放长期贷款的能力将受限。因此,短期货币流动性趋势虽偏强,但理财市场宁肯牺牲利息收入,储存不生息的货币。这就进入了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

  短期理财产品旺销

  和存款活期化类似,短期理财产品也异常走俏。今年以来,包括上海银行、中信银行推出了类货币基金产品。这类产品投向主要为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债券远期、互换、利率衍生工具、可转换债券、可分离债等。此外,还可投资于银行存款、贷款类及新股申购类信托计划、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及本外币货币市场安全性较高的其它投资管理工具等。银行类货币基金产品因其随时申购赎回、资金实时到账等优点,已悄然成为今年追求较高流动性客户的投资热点。

  上海银行理财师认为,短期理财产品大规模集中发售,主要原因在于大量观望资金在寻找短期出路。股市多空分歧,楼市政策调控待明朗,加息预期众纷纭,客户忧心忡忡盼机运,这四句话概括了当下不少股市和楼市投资者的心态。

  作者:张若斌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