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话、网络等新兴渠道购买保险,已经得到不少消费者的认可。然而,有些保险公司和代理公司利用消费双方信息不对称,故意省略重要投保步骤,损害消费者权益。
重要步骤遭遇省略
虽然近期发生携程因“假保单”而被诉,但网站保险销售行为仍未见规范。据了解,有部分网站在代售航意险过程中,只要客户没有主动询问,就会省略保险公司名称、保险产品名称、保障范围等内容。
日前,周小姐通过某旅行网订购了一张绑定20元航意险的特价机票,机票报价有近百元的优惠幅度。然而,周小姐在完成全部订票和付款流程之后,仍旧不知道该绑定的航意险具体保险责任和保险金额,就连保险期间也没有交代。
周小姐致电该旅行网站客服热线,却被客服人员告知:机票提供商为XX售票公司,因此具体保险事宜应由提供商负责解释。于是,周小姐又打电话去机票提供商询问何时能拿到保单,得到的答复是:保险由XX保险公司提供,服务人员会在登机前与您核对信息。我们都是这样操作的,不会发生什么问题的。
在国内已开展近8年时间的电话销售渠道也遭遇类似问题。有的保险公司电话销售人员将消费者模糊表态视为同意投保,并在相关账户中进行了扣款,导致消费者投诉连连。如果销售人员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将保障范围、保险金额、除外责任、犹豫期等内容明确告知投保人,那么这种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会降低。
或将影响保单效力
近年来,意外险市场在快速发展中暴露了较多问题,中介高手续费问题积重难返,撕单埋单现象比较普遍,假保单事件屡有发生。那么这样的操作流程是否合理呢?带着疑问笔者向保险公司进行了求证。
据了解,保险公司只有在获得承保必须的信息和资料,出单系统才能及时出具有效力的保单。尤其是通过代理渠道销售的航意险,一旦客户信息无法及时得到确认,或者信息内容有所误差,那么客户飞行期间就没有保障。
业内人士透露,类似航意险这种保障期间极短、出险概率极小的产品,有时候代理机构还没将客户数据传到保险公司系统,险种的保险期间就已经结束了。而航意险代销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更为假保单滋生提供生存的空间。
某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保险公司都要求各代理公司做好条款的解释工作,并在第一时间提供客户的基本信息。但在高手续费的利益驱动下,航意险代理商数量众多,难以形成有效的培训和管理,更别谈要去进行业务风险管理。
上海保监局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一些保险公司远程出单系统不与公司核心业务系统连接,造成核心系统业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偏离;有的代理点不能及时或不将销售信息录入保险公司业务系统,为不法中介撕单埋单、私印销售假保单提供了便利,最终给保险公司、投保人都带来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