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建立与众不同的健康保险产业链
主持人:平安健康去年与南非Discovery公司合作,将推行“三网合一”,近期,平安又通过旗下信托公司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现在同业也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我们公司是否也会借鉴这种投资模式,也会投资医院,或者也要形成其他的模式?
李玉泉:对于平安健康险的发展我们一直很关注,包括他们投资医疗机构的情况,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我们人保健康会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发展路径。
我们现在在医疗机构、养老护理等这些与健康保险产业链相关的方面,已经做了两年多的研究,包括投资医疗机构、养老护理机构等等,一直在研究,现在我们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我们可能走的是另外一个模式。
主持人: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李玉泉: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健康保险产业链必须要跟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紧密结合。比如说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独生子女政策,开发真正适应百姓需求的、适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护理保险。我们要做一些实质性的突破,目前,正在跟一些地方政府研究合作细节,因为牵扯到一些商业秘密的问题,现在还不能细说。
主持人:养老确实是个大问题,未来我们会在与养老相关的保险方面有所突破吧?
李玉泉: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中国的文化更适合做居家养老,这一点,可能跟国外不一样,至少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像国外那样,建很多养老院,让老人们住在养老院里养老,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不适合。还有,这么做对老年人健康也是不利的,老年人要想活得健康、长寿,需要多运动,多思考,最好多跟年轻人在一块,跟小孩在一块,这样他会很快乐,延缓他的衰老过程,因此,我们觉得,还是居家养老更适合中国的老年人。
主持人:一些公司已经把触角触及到医疗机构,我们有没有投资医疗机构的打算?
李玉泉:跟医疗机构合作对于健康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和医疗机构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健康险才能够健康发展。但是,通过反复研究,我们也发现,不是投资了医院,就能达到这些目的,这方面还是需要实践来检验。
投资医院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三个,一个是保险公司可以增加新的利润来源,投资医院可以赚钱。
第二是以资本为纽带,跟医院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但是,实践证明,以股权为纽带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好像不是那么容易。
第三是通过投资医院,搭建一个平台,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我公司的客户到医院就医,可以获得一些方便。但是,对于我们这样全国性的保险公司来说,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医院都进行股权合作,显然也不现实。
主持人: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还是挺多,除了与医院合作,还有药店、体检机构等,我们是否也有其他一些合作方式?
李玉泉:我们现在不仅在研究投资药店,还在探讨是否可以和药厂合作,从源头上,控制医疗成本。我们知道,药品在出厂时成本是比较低的,通过流通流域之后,药价上涨了二十倍、三十倍。我们想,如果和药厂合作,从源头上控制药品价格,就能真正实现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这些方面,目前我们都在探讨。
主持人:与体检中心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合作?
李玉泉:与体检中心的合作,我们有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像大家一样,认为搞一个体检中心不是很好吗?人保集团这么多客户,大家都到这里来体检,效益不是很好吗。但是,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老百姓对社会上纯粹的体检中心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因为,体检中心的检查报告出来以后,如果需要治疗,还是要到医院去,而医院对体检中心的检查报告并不认可,到医院之后,要重新检查,这样一来,老百姓看病的成本就很高。
主持人:您掌管人保健康已经很多年了,有什么感想吗?
李玉泉:我的体会是,做健康险确实跟做财险、寿险不一样,它跳出了传统保险行业,横跨了保险、医疗、卫生、养生、保健、护理等多个领域,做好这个行业,需要知识面很广、视野很开阔。
坦率地讲,我们这些人全身心地投入探索了6年多,大家的体会、感受都是很深的。我们觉得公司倡导的“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做法是很好的。现在中央提出建设全民健康社会,说明健康很重要。国务院提出,医改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卫生部也提出解决健康问题要以预防为主,十三亿中国人,不能指望打针吃药来解决健康问题。当然,探索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因为现有制度、政策、法律上,还在把你当成一个普通的寿险公司看待,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比普通的保险公司多得多。
主持人: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任重而道远,相信人保健康专业化经营之路会越走越好。谢谢李总做客金融智库,与我们分享人保健康的经营与您的感悟。我们下次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