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引发投资新局
龙葳
“沪港通”问世, A 股与港股市场间的直接互通渠道即将破冰。短期来看,这一政策对两地股市作用有限,但对于两地资本市场互相开放乃至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却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内地投资者不仅有更丰富的投资产品选择,也会拥有更广阔的投资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配置。“互通”时代开启,投资新局如何谋划?《CM 华夏理财》深入港深前线,为你带来最新鲜的机构动态及投资思路。
五一前夕,正当很多人都“忙”着休假之时,港交所与上交所却在4 月29 日“勤奋”地公布了“沪港通”细则,让早先吹自南海的风化成了一股山雨欲来之势。
机构着手布局“互通”产品
在香港中环的写字楼里见到Hank 的时候,是“沪港通”细则出炉的第二天。他所供职的机构是内地上投摩根基金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业务。
谈到“沪港通”,Hank 显得很兴奋,他说:“从机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投资广度增加的机会,大中华投资的概念就可以变为事实。”
一些没有QFII 或RQFII 资格或足够额度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过去只能通过基金或H 股上的红筹股配置内地资本市场,“这直接导致去年境内外机构投资绩效差别很大。”Hank 很惋惜地表示,“去年A 股新兴产业的成长股表现亮眼,但是很多香港的机构投资者看得到买不到。”
比起“沪港通”,Hank 更关注另一个备受期待的“互通”领域——基金互认,而在这方面他已经开始在做积极的规划工作。“我们已做过内部的调研,从3 年绩效、基金规模等方面筛选出一些母公司在内地发行的公募基金,建立了基本的产品库。”Hank 向我们透露,“现在只等监管层推出进一步的方案与细则。”
Hank 表示,一旦政策放开,他们就可以将香港子公司的产品线丰富起来。另外一方面,借助外资背景,Hank 的团队也可以把外资股东——JP 摩根在香港注册的基金引入内地,满足内地基金客户投资海外市场的需求。
在中环,《CM 华夏理财》记者还见到了一名家族基金旗下QFII 的操盘手——胡兴。他认为,“过去,QFII 资金投资内地股市,退出时有一个月的锁定期限制,这大大降低了QFII 产品的流动性。”胡兴表示,“后来我们通过伞形基金的设计让投资者可以在一个星期赎回,但这仍旧赶不上未来‘沪港通’渠道的资金效率。”
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境外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会更高,“未来QFII 产品很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形态所代替。”胡兴预计。相较于香港机构的热情,内地的机构者更多似乎还处于观望状态。深圳几家老牌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均表示,目前还没有研发基于“沪港通”的产品,投资香港市场还是会通过原有的QDII 额度。
不过,据在港的业内人士透露,深圳某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与富达、道富两家国际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洽谈,试图在下一步的基金互认中引进强有力战略合作者,实现跨境的产品组合。 由于该合作还在初步洽谈阶段,政策也并不十分明朗,富达和道富方面对此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但富达国际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John Ford 的态度显得十分积极,他对我们表示:“中港基金互认是正面的消息,突显出香港及中国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而鹏华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王咏辉则预计,指数分级LOF 和ETF 基金应该有可能成为首批基金互认的试点。“指数分级LOF 和ETF 绝大部分都是投资于蓝筹股的指数型基金,更受国内外机构投资者青睐,如果成为首批基金互认后,可以提升蓝筹估值, 同时给A/H 股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