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魏华林缕析中国保险业

2012年01月19日09:19
来源:搜狐理财

  来源:《保险中介》  

    评价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好”字、一个“差”字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作一些科学分析。

  《保险中介》杂志特约撰稿 | 魏华林

  编者按:2011保险中介年会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武汉大学保险经

济研究所所长魏华林教授对中国保险业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的分析。本文是在当天主题演讲的基础上,经魏华林本人重新撰写并授权《保险中介》杂志独家发表。以下仅为部分文章内容,更多详情请见《保险中介》杂志2012年第1期印刷版,发行热线027-88937669。

  问题:供给、需求均不足

  中国保险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主要是供求矛盾问题。具体地说,保险市场中存在着“两个不足”:一个是保险供给不足;另一个是保险需求不足。

  保险市场中存在的“ 两个不足”,在经济学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

  经济学在分析市场供给与需求问题的时候,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要么是供给大于需求,要么是需求大于供给。经济学分析市场供求关系的任务,是要找出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规律,推动经济发展。

  我们说中国保险市场供求关系很特殊,因为目前的中国保险市场,打破了经济学所说的常规,既不是供给大于需求,也不是需求大于供给,而是两者都显得“不足”——这是中国在特殊发展时期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中国保险市场“难”,就难在这里。

  保险市场中存在“两个不足”的表现有两点:

  第一、保险的损失补偿率(赔付率)和保险渗透率、投保率偏低。损失补偿率(赔付率)、保险渗透率和投保率等指标是衡量保险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

  …… …… ……

  …… …… ……

  …… …… ……

  第二、保险人销售的产品和保险人提供的服务,不一定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消费者需要的,保险人则没有能够及时提供。这个问题已有文献解释,这里不予赘述。

  保险市场中的许多问题, 都与供求问题有关。只要把供求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

  原因:心气足却力不从心

  导致中国保险业发展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保险经营者的“功力不够”,一方面心气很足,另一方面,力不从心。

  管理学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任何一个事情,在开始做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在哪里?第二个我们打算到哪里去?第三,如何到达那里?作为一个保险人,作为一个投资者,从起步到过程结束,自始至终你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你准备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定位”问题。

  导致保险供和求两个不足的原因也许很多,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中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但这都不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也许不止一个,其中有一个直接原因应该提到,那就是对保险“定位”。中国保险市场之所以存在“两个不足”,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保险定位”出现了问题。

  “保险定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角色定位;二是功能定位;三是目标定位;四是监管定位。

  …… …… ……

  …… …… ……

  …… …… ……

  …… …… ……

  破解:实现四个“转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先对中国保险市场作一个最抽象的评价。目前,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说词比较多,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相比之下,说好的少,说不好的多。说好的,主要是保险圈内的人,说不好的一般是保险圈外的人。我的看法是:

  今天的中国保险市场,既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好”,也不是人们认为的那么那么“差”。

  评价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好”字、一个“差”字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作一些科学分析,比如说如何看待保险行业总资产的问题。我记得,当保险资产达到三万亿的时候,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向外界宣布这个信息,觉得是一个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个数据却是一个“有问题”的数据。它不足于支撑中国的风险保障伞。2010年,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达到了5.7万亿。这个5.7万亿意味着什么?从绝对量上看,只相当于国内的“中国农业银行”的50%的资产量;只相对于甚至还达不到安盛保险集团一家保险公司的资产量。从相对量上看,银行业资产超过100万亿;证券业的市值是20万亿。银行业总资产比重占到了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成左右。保险占5%。而在发达国家,保险的这个指标大都在20%左右。

  同样是在相对意义上看,保险资产在全球排名第七,银行、证券的全球排名是第二。

  那么,如何阅读这些数据?

  过去, 包括保险人士在内都存在着“误读”,有的人认为,资产量太小,保险人的面子不好看;有的人认为,保险资产量太小,对国家的贡献不如银行大,等等。其实,面子不重要,贡献大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安全的基础是金融,金融安全的基础是结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保险业资产量,你就会产生一种国家责任感,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做大做强保险业。你要做大,就要赶速度,就要上规模。速度快了带来效率问题,规模大了带来偿付能力的问题,以此类推。这样一来,中国保险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 …… ……

  …… …… ……

  …… …… ……

  …… …… ……

  目前,保监会的眼睛一只在看国家、政府,一只在看保险消费者。这是对的。但是,对国家负责也好,保护消费者也好,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保险公司,落实到偿付能力上来。所以,如何把保险公司管理好,如何使保险公司强大起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大伟)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