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中资银行动态

千只银行理财品未公布到期收益 交行披露最差

来源:理财一周报
2011年07月22日09:35
  千只产品未公布到期收益

  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到期8000只有余,这其中,有1000多只产品未公布到期收益。即使是不同的数据服务商,结果也大同小异。

  多家银行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到期收益未公布仅是其中一项。还存在新产品数据披露不完整,产品没有风险评级,网站 设置栏目不够便捷等问题。

  对于投资者来讲,查看以往产品表现,是选择产品及银行的重要考察指标。新发理财产品未明确标出风险级别,也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不仅如此,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信息披露也给予重视,望其披露标准比肩基金。然而,各家银行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其中交行、中信及兴业表现较差。

  银行信披数据不完整

  数据服务商皆无奈

  市场上,能够提供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服务商主要有普益财富、万德、财汇等几家。而这几家金融服务商面临的共同难题是银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根据普益财富提供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共发行8588款理财产品,这其中有1040只产品未公布到期收益率。即使剔除由于操作不当的收集问题,也有千余只产品没有数据可寻。

  以普益财富为依据,在信息采集能力平等的情况下,两家银行数据不全面产品数量较多。

  其中交通银行未披露数据产品为73只,中信为53只。这其中包括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和高端理财产品。

  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有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私人银行的产品收益,仅针对其用户公布,对外界保密。”追问其原因,对方表示,“各家银行都是这样的情况。”

  即使剔除高端理财产品、对公产品及私人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有大量产品到期收益未作公布。

  一家数据服务商的数据收集人员告诉记者,“数据统计的方式,以网上公布的数据为准,来源主要以银行的官方网站为主,较少的情况会有与银行合作公布,还有一些产品会去网点收集宣传单页。基本已经可以覆盖全部的收集途径。”

  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理财产品无法找到数据公布来源。上述数据收集人员对记者表示,“银行的大部分产品都可以查找到已公布信息,但是由于信息公布时间和顺序的不确定,数据做到完整、全面很难。”

  银行的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息公布,是由其理财产品独立负责,新品公布及到期收益信息,包括一些理财产品的运行报告皆是如此。在特定情况下,有些产品由于个别原因,理财部门会内部做报备,并不把信息上传到网站。”

  当记者询问这特定原因是不是指产品表现不佳,这位银行内部的相关人士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根据普益财富公布数据,中信银行的大量理财产品没有公布到期收益。记者在中信银行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找到其中到期收益空缺产品的收益情况。这些产品显然已经到期,却没有到期信息。而且有些产品公布顺序也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

  不少银行有同样的情况。

  中国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就针对银行理财市场在信息披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商业银行应在理财计划销售文件和宣传资料中提供全面、完整的理财计划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销售前信息披露”的要求。

  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周永发在一次金融论坛上透露,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模板化已经在进行当中。长远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将看齐基金。但从各家银行表现来看,任重而道远。

  信息成堆不分类

  半数以上银行网站无产品说明书

  理财一周报数据分析研究部,对17家中资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以投资者对于数据本身需求出发,从栏目设置的便捷性、信息更新的及时性、数据披露的完整性三个方面,对各家银行进行排名。这其中,半数以上的银行从其官网上无法浏览产品说明书。

  从银行官方网站栏目设置来看,表现千差万别。多家银行到期产品收益、新品信息发布、产品运行报告未作分类,查找起来较为麻烦。

  根据ALEX网站浏览量来看,国有大型银行的官方网站,浏览点击量过亿。今年以来不少银行已经将理财产品的销售,发展到通过网银销售。不论是用户还是银行,都希望可以借助网络的平台,获得更加便捷的服务。

  记者在查看各家网站信息披露情况时发现,不少银行官方网站竟然没有相关产品说明书,新产品发行不及时。

  以交行为例,记者在走访金融街附近交行营业厅时,营业厅柜台对于其销售的理财产品只有简单的介绍。

  信息包括产品名称、销售日期、收益情况、理财期等简单基本信息。当记者询问主要投资方向时,理财经理建议记者到网站上获取相关信息。这位理财经理还介绍说,不仅可以查询相关理财信息,同时还可以做风险评测,甚至通过网银购买理财产品。

  然而,记者在该网站上,并没有查找到新发产品的信息。尽管有到期产品收益信息,信息之间也存在分类不明的情况。

  银监会于2011年6月底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个销售流程进行规范和控制。该新规与以前出台的银行理财产品相关法规相比,不仅细化了部分规定,还在宣传销售文本、理财产品风险评级、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规范。

  提示银行,对于到期产品及运行中的产品,应及时公布运行情况及产品到期情况。

  完整的新品预售信息、准确的产品到期收益公告及产品运行投资报告,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标准配置。

  17家银行中10家银行,没有设置产品运行投资报告的专项公布栏目。

  信息滞后严重

  三家银行到期数据公布不及时

  信息公布的及时性,是考验银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对于投资者而言,及时性等于有效性。

  从银行表现来看,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到期收益信息公布不及时。

  中国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新品信息公布不及时。广发银行在其理财页面有专门的新品信息披露,但有过期之嫌,网站更新较差。

  兴业无论在新品发售信息上,还是产品的运行信息及产品终止到期收益等情况,均未做到及时更新。据普益财富前半年数据显示,该行目前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45只,平均每个月发行24只左右,可是在银行网站上,无论是销售新品,还是到期产品收益率和产品运行信息,均不完整不及时。

  而中行在网站上,并没有相关的新品信息及时公布。中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主要以柜台销售为主,并且在柜台可以查询到相关的理财信息,同时也可以电话银行查询。对于以往的收益及风险,理财经理表示,能够尽量做到提示,因为中行产品中,有一部分结构型产品,预期收益未必是到期收益,而且外币产品也存在汇率风险。

  宁波银行的网站上,有新品信息公布,但是没有独立的新品发布栏目,其到期收益公布产品数量较少,其中不少为2009年到期的产品。而从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宁波银行虽然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较少,今年以来也有28只产品到期,在其网站上,很难找到其收益公布内容。

  对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数量庞大是更新及时的最大障碍。然而不少发行数量并不是很大的银行,如宁波银行和兴业银行,表现依然不够理想。

  农行金融市场部代客理财处处长李林,在之前一次某媒体举办的金融产品研讨会上,解释了银行理财产品不及证券产品信息披露规范的原因:监管不具强制性,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庞大。

  相关人士也表示, 上半年大概全国个人理财产品在网上有8400多款,但上半年的基金数量较少。如果说每一款产品都做非常详细的信息披露的话,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截至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额达到8.5万亿元,基金市场维持在2万亿元左右。

  风险成监管重点

  四家银行风险等级设定模糊

  对于产品风险评级,《办法》第四章内容体现出商业银行具备评级自主性。但是,监管层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产品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成本、预期收益以及同类产品过往业绩等要素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评级,且风险等级应不少于五级。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对自身理财产品设定了风险等级,但等级评价标准和细分程度不尽相同。招商银行将产品风险等级划分为R1—R6六级,依次对应基本无风险类、保本类、稳健类、平衡类、增长类以及高增长类,区别于多数银行的五个等级划分。还有不少银行并没有风险评级体系。

  南京银行整体来看,风险披露程度较其他银行表现好。主要是因为栏目设置清晰,新品发布信息公布及时。其投资领域中,每一个投资领域资金所占比例,都有明确标示,这一点好于其他银行。

  但是,通篇来看其产品说明书,风险评级相对于其他银行来看,较为简单,仅对风险进行高、中、低划分,既没有描述其本金安全系数或者获得收益的可能,也没有整体风险等级的介绍。

  深发展即使在银行公布风险评级规定后,在其网站依然没有阅读到相关风险评定内容。以银监会发布的《通知》来看,这种对自身产品的风险评定,应该作为基础信息进行公布。

  中信银行网站公布信息,主要集中在到期产品收益,新品发行和产品说明书,均没有展示,因而无从判断其是否设定风险评级。从其公布的滚动销售理财产品信息来看,并没有把风险评级列为重点展示。

  上海银行发售理财产品风险提示标准并不统一,而且风险评级等级低于五级分类。在“慧财”人民币优先受益权理财产品中,产品说明书提示: “理财产品是具有中等风险的投资产品,本金可能会因市场变动及上述风险因素而蒙受损失,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在另一款产品中,“慧财”人民币点滴成金理财产品发售消息中,提示信息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示,而且没有对产品进行风险评级,仅有风险提示内容:“产品为保证收益型产品。理财产品有投资风险。”

  对于理财产品完整性的考量,除了产品自设定风险评级以外,还需考量对于投资标的、投资领域投资资金比例明晰程度、是否具备完整的风险等级描述、是否明确管理费用和是否公布理财产品运行情况。

  其中十家银行可以做到上述提到的项目披露完整。也有部分银行无法做到,其中就包括发行数量居首的交行,五项考核均不达标。

  作者:李雅琪 (来源:理财一周报)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