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信用卡频道-提供信用卡最新资讯和信用卡产品查询的门户-搜狐理财 > 用卡学堂

信用卡未激活却"神奇"欠费 你"被信用卡"了吗?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11年04月27日06:00

  本报记者 廖敏

  平常并不打算使用信用卡,可是却被银行追着发信用卡,甚至“硬”塞来一张信用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被信用卡”的经历。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各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竞争激烈,银行为了完成开卡及激活率等指标,让个人“被信用卡”几乎成为一种“潜规则”

  1

  不少人遭遇过“被信用卡”

  不需要使用信用卡,不打算申请信用卡,却被银行“想方设法”地办了信用卡,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被信用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人都有过“被信用卡”的遭遇。

  几个月前,南宁的黄小姐去南宁一家商业银行办理提前还住房贷款的业务。在办手续的过程中,有工作人员拿来一张申请银行卡的表格让黄小姐填写,黄小姐当时以为需要办理一张银行卡才能提前还贷。可是,过了一个月之后,黄小姐收到了这家商业银行寄来的一张信用卡。黄小姐说,自己在银行办理提前还贷业务,根本就没有想到银行会“悄然”向她推销信用卡。虽然申请表格确实是自己填写的,可是却是在工作人员没有说明是申请信用卡的情况下完成的。黄小姐对此十分气愤,有种被误导的感觉。

  无独有偶,南宁的李先生也在银行柜台被莫名其妙地“申请”了一张信用卡。李先生说,他就职的单位是通过某商业银行发工资的,由于习惯每个月一次性把工资全部取出使用,他只使用存折而没有开银行卡。有一次,李先生在用存折取钱的时候,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对他说:“你只用存折不太方便,不如开张卡吧,因为你已经是我们行的客户,现在开卡只要填个表就行。”李先生以为是开一张普通的银行卡,便填写了自己的资料。过了一个多月,李先生收到了一张透支额度为5000元的信用卡。

 

  除了这种个人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误导申请信用卡,还有的人是信用卡到期后不想继续使用,银行却单方面办理了续卡。南宁的罗先生说,他曾经办理过一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去年8月份这张信用卡到期。罗先生并没有向银行申请新卡,也未提出续卡申请,银行方面也没有联系过他,可是他却收到了银行寄来的一张新信用卡。

  2

  “被信用卡”造成不少麻烦

  “被信用卡”了之后怎么办?记者针对这个问题联系了多家商业银行,得到的答复是“客户确实不打算使用,可以销掉这张信用卡”。实际上,这种被硬塞来的信用卡,有时会给用户制造麻烦。

  去年11月份,南宁的钟小姐收到了一封催缴信用卡年费的信。看了信,钟小姐才知道自己一直没有激活的信用卡居然被激活了,由于没有达到可以免年费的刷卡次数,产生了150元的年费,并且还产生26元的滞纳金。钟小姐说,一年前,她的一位朋友说自己的公司正在集体办理某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只要复印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办理。钟小姐没有多想就托朋友帮自己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卡片寄来之后,原本就没有用卡习惯的钟小姐就忘记了这件事,一直没使用过这张卡。为了弄清楚这100多元是怎么回事,钟小姐联系了银行方面,有关工作人员告诉她,确实是有人提供了正确的个人信息激活了这张卡,如果她不及时缴纳欠费,会影响她的个人征信记录。考虑到要去证明并非自己本人激活信用卡是件颇费劲的事情,钟小姐无奈之下只好交钱了事。

  “信用卡是开卡容易销卡难。”南宁的蒙先生说,他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经不住工作人员的热情推介,申请了一张信用卡。使用半年时间后,蒙先生发现,自己每月支出都因为信用卡而超支不少,于是他打算把这张信用卡销掉。蒙先生通过该商业银行信用卡热线办理销卡业务时,工作人员告知“卡内还有3.8元的余额,注销时卡内账户必须为零,不能有欠款也不能有余额”。蒙先生提出,信用卡内的余额自己不要了,只希望能简便地办理销卡。工作人员回答说“有余额的情况下要销卡,只能是先到银行柜台办理取款,让账户金额为零”。最后,蒙先生嫌麻烦一直都没有销掉这张卡。

  银行积极发卡“有利可图”

  日前,上市银行陆续发布了2010年的年报,一家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显示,该行截止到2010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3447万张,但有效流通卡仅1754万张。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卡量”与“有效卡量”数据落差大并非个例。制作、邮寄一张信用卡都会产生成本;推销信用卡时还会有“办卡送礼品”的活动;不顾他人意愿而发行的信用卡,最后又沦为不激活的“死卡”,这又就成了亏本生意。那么,银行积极发卡究竟为了什么?

  有业内人士说,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中下大力气搞“圈地运动”,为了扩大发卡规模,圈进来不少无效或低价值客户。虽然有“死卡”问题,但是银行还是能通过多办信用卡获取利益。这位人士透露,国际上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银行赚取持卡人透支的高额利息,但国内银行目前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收入来源是商家的手续费。顾客在POS机刷卡时,发卡银行、收单银行和银联会从商家处得到刷卡金额一定比例的“抽头”。此外,信用卡还会产生年费、透支利息或取现手续费等费用,这些都会“聚沙成塔”地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银行在信用卡发行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但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便能开始盈利。所以,很多银行不惜眼前亏本,也要拼命发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也说,信用卡中心是银行的独立部门,管理上相对薄弱,这是信用卡屡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多发卡,还将信用卡销售业务分包给一些公司,这些私人公司不惜采取使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开卡、代为激活信用卡等手段来完成任务,也造成了不少人遭遇“被信用卡”。

  谨慎办卡避免“被信用卡”

  南宁的何小姐去年申请信用卡后并未激活,一个月后却收到对账单,上面显示该信用卡“本月最低还款额0元”,最后才知道这是银行一种变相提醒激活信用卡的办法。谈到“被信用卡”,不少受访人士都表示担心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支出和麻烦。记者从广西银监局了解到,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并使用,不会产生费用。

  据介绍,2011年1月1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建立信用卡激活操作规程,激活前应当对信用卡持卡人身份信息进行核对。不得激活领用合同(协议)未经申请人签名确认、未经激活程序确认持卡人身份的信用卡。对新发信用卡、挂失换卡、毁损换卡、到期换卡等必须激活后才能为持卡人开通使用。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并使用,不得扣收任何费用。发卡银行应当提供信用卡销户服务,在确认信用卡账户没有未结清款项后及时为持卡人销户。信用卡销户时,商务采购卡账户余额应该转回其对应的单位结算账户。

  针对目前“被信用卡”产生的问题,广西银监局有关人士建议,个人如果不是确定需要使用,应尽量减少开信用卡的数量。对于那些很久不用的信用卡最好及时销户,避免潜在风险。个人还要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在使用身份证复印件办理各种手续时,最好在身份证复印件上写上“什么时间用于什么业务,其他用处无效”的字句,以免让人有可乘之机。最后,如果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信用卡”了,应该积极向银行投诉,如果得不到解决还可向更高一级监管部门反映。

>>>更多内容请进搜狐理财

(责任编辑:陈彦娇)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