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繁荣背后仍难掩同质化短板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作者:曹 蓓
2011年04月12日10:19

  诸多不规范仍未解决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争议总是很难间断。

  “当时我去存钱的时候,银行的人跟我说有一款理财产品不错,介绍了好多,当时我觉得收益什么的也比存款要划算,就签字买了。结果我回来一看,上面写了保险,当时我就觉得上当了。”在北京打工的郭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非常气愤的说。“等我回去找的时候,他们说之前跟我说过,是我没有听清楚。”郭女士说,当时购买时,理财经理没有跟她讲清楚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区别,让她误以为这款保险产品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

  类似的投诉之前也有发生过,而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也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据银率网统计,国内市场2011年一季度到期的理财产品共2794款,其中对外披露收益的理财产品2405款,披露率达86.1%。但是除了收益率之外,一些产品关键信息披露模糊不清使投资者着实苦恼。

  有分析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产品信息披露的途径。大多数银行在官网上有非常明确的信息说明,但部分银行的产品信息不在官网上进行披露,以至投资者必须到银行的营业网点才能得知。由于时间过于紧迫,投资者没有足够时间认真阅读。另外,有少数银行实行“产品提前预定”,这使得投资者要在完全不知晓产品概况的情况下准备好资金,预定额度。

  而一些对产品风险或是费用情况的“模糊”说明也会误导消费者。“看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单,很多都是优势介绍,去营业厅咨询也大多强调收益有多好,风险很少有人提。我上次买了一个三个月的,银行的人就只是介绍了收益”,一位在银行办理转存业务的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商业银行理财计划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包含对产品风险的揭示,并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表达;对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应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有部分银行只在提供理财产品的推介材料上重点标注产品优势,而对于所存在的风险用极小的字体标注,甚至弱化产品风险。

  “另外,由于目前对银行理财产品收费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定,存在一部分银行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是扣除费用之后的,而另一部分银行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的预期收益是包含理财产品费用的情况。这将给投资者选择产品造成困扰”,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表示。

  而对于收益率的实现问题也存在很多不规范。在记者随机走访的几家银行当中,谈到理财产品时,很多银行客户经理都以预期收益率作为介绍重点,并且对比银行存款的定期利息率,从而得出理财产品的优势。

  并非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根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2.83%,到期收益率跑赢CPI5.1%的产品只有131款,而这些产品均为挂钩股票或黄金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信贷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对于客户的风险评估也几乎被各家银行忽略。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商业银行利用理财顾问服务向客户推介投资产品时,应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合适的投资产品由客户自主选择,并应向客户解释相关投资工具的运作市场及方式,揭示相关风险。商业银行应妥善保存有关客户评估和顾问服务的记录,并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和其他文件资料。

  部分商业银行没有进行客户风险偏好评估工作,或评估工作流于形式。没做到准确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没有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理财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