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银行理财市场注定不会平静。货币政策正逐步收紧,通货膨胀仍挥之不去,“抗通胀”和“灵活”有望成为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看点。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可以先配置一些稳健的保本类产品以确保收益,再投资一些非保本类产品以博取较高的收益。
债券型产品:
收益可能走高
银率网分析师庄可循指出,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未来债券型理财产品等稳健型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上调。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债券资产的收益率明显上升。据南京银行测算,去年9月,银行间市场5年期中期票据(评级为AAA)发行收益率为4.1%,去年12月上涨至5.03%。
信贷型产品:发行量可能回升
新年伊始,多家银行推出信贷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超过4%,这种情况有望延续下去。
自去年银监会整顿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业务以来,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的信贷型产品一度剧减。庄可循指出,银监会的要求是,各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余额占比不得超过30%。目前,银行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银信合作产品发行量不断增加,分母不断做大,因此,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中的信贷型产品发行量可能出现回升。
创新型产品:仔细研究是前提
银行理财产品的内涵正在不断充实,投资者在购买前应当仔细研究产品说明书,弄清产品的获利条件和风险因素。例如,有银行推出用人民币间接购买海外石油公司股票的产品,买了这个产品就等于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但每周只公布一次产品净值,每周只开放一次申购和赎回。有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理财资金由信托公司向上市公司的股东发放贷款,贷款有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做抵押。
挂钩境外市场:关注大宗商品
去年多家银行推出挂钩境外市场大宗商品交易价格的产品。庄可循指出,今年全球市场的主导因素将是经济持续复苏和流动性充裕,大宗商品的价格被推升,挂钩黄金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结构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可能增加,投资者还可以配置一部分投资境外股票和亚洲债券的非保本理财产品。
踩准揽储高峰:闲钱博高收益
根据目前的银行业监管规定,每季度末,银行需进行存贷款等一系列监管指标的考核,因此季度末都是银行揽储的高峰,它们竞相推出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储户。这些产品的发售时间设置得十分巧妙,一般是临近每季度末下旬发售,使理财资金能覆盖银行统计数据的“敏感”时期。在去年底,个别银行推出的14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2%。对于有闲钱在手的投资者而言,揽储高峰不失为一个博取更高收益的良机。晨报记者 李若愚
作者:李若愚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