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愿望是,买套房子,把女儿接回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刘明,80后,大连某企业员工。记账3年。
在大连从事IT服务的80后小伙子刘明,有一个曾经用了很久的QQ签名:房子——生活中长久的痛。
生活中的开源节流,在“开源”受限的情况下,就要“节流”,这是刘明记账的初衷。“我就希望能对有限的收入在支出方面有所掌握和控制。”刘明告诉记者。
事实上,刘明一直认为他这个记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跟性格有点关系。“当然,我可没有买个大本子来记录每一笔消费。只是用EXCEL简单记录收入和支出,支出都是以50元作为最小的记录单位。”
刘明的父母住在农村老家,即便是条件允许,刘明说,父母在能自理的情况下,也会选择留在农村生活。父母帮刘明夫妇带着两岁半的女儿。通常他们会一两个月回家一次。带些奶粉、衣服给孩子,有时候也会给父母些钱。
“我们两口子和我姐姐一同租住在一套两室的房子,房子离老婆和姐姐的单位都很近,省去了很多路上的辛苦。”刘明告诉记者,他姐姐已经买了房子,45平方米就花了42万,位于大连市区的西北部,今年就能入住了。“我老婆是市医院的合同制护士,我在一家IT硬件公司做技术工作。我们今年的最大愿望就是,考虑在开发区买套小公寓,把女儿接回来。”
刘明说,大连的房价,高档楼盘每平方米在3万元左右,8000元~12000元的是一般的房子。“市内的房子我们的确负担不起,所以希望以此过渡三四年。”
至于支出,刘明的账本里主要是衣、食、住、行、教育、保险、通信和一些其他日常消费。“比如,我们一年的房租、水电费用大约要10000元,一年的交通费用大约是3500元,我在开发区工作,所以通勤费用比较高。另外,这几年我老婆读成人本科,一年的费用大约要3000元,孩子的一份保险一年要2600元,包括双方父母在内,我们有四部手机,话费和宽带费大约2500元。”刘明给记者大概算了一下日常开销,“我们很少在娱乐等非必需品方面有大花销,但即便如此,全年的支出也几近7万块钱。”
看看自己的电子账本,刘明简单作了个总结。“2010年,我们两在收入方面分别有大约30%和50%的增长。虽然增幅看起来巨大,但实际上基数很低,所以家庭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还是没突破6位数。”
刘明说,“联想到居高不下的CPI,这点增长还是不能让我们高兴起来。支出方面的增长是必然的,最后,剩下的那点积蓄——微薄的积蓄——只好放银行里了。所以尽管是所谓的负利率,但是我们的这一点点积蓄也没有更合适的去处。看看一年所余,只要买了房,就彻底是给开发商贡献了。”
在刘明的心里,目前只有房子是最大的事情了。“小孩很快地长大,她需要一个自己的家。”刘明对楼市调控也已经不再报以幻想,因为他们一家每年的积蓄都远不如房子涨价快。“但是我们不想再靠父母,他们的付出已经足够多了。”
尽管生活中有些许不如意,但是刘明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比如春节时拍的全家福就能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小幸福! 哦,还有件事。世博会期间,因为老婆是事业单位,所以单位组织她们到上海、苏杭旅游了一番。我自费相陪,权作是对没有结婚旅行的补偿吧。没事时看看照片,回忆一下,还是挺幸福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