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一代”的囤生活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
邵菲,70后,北京事业单位职工。记账6年。
邵菲生于七零末,她和丈夫都在事业单位工作,收入稳定,但也算不上宽裕。2005年,她和丈夫买了房。从此,邵菲学会了“囤”、学会了“换”,她也向往着能偶尔享受一下“奢侈”的生活。邵菲说:“我是一个典型的工薪家庭主妇。”
在邵菲的账本上,详细记录了从2005年到2010年的所有花销,每到月末年底,邵菲还会算个总账,以此来更好地规划生活。
应对通胀——我“囤”
商场里的打折专柜、超市里的特价区总是对邵菲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邵菲说,“囤”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乐趣。
“比如我身上这件羽绒服,我去年赶着过季时买的,才500多,今年少说也要上千。”邵菲说,自己和丈夫都不是“潮人”,所以没必要买“恶贵”的新款,买些前两年的老款,或者赶着过季时买折扣商品、反季节时买特价商品都是节约家庭开销的好办法。
不仅“囤”大件儿,小件儿也要“囤”。在邵菲的账本上,大量购买特价的卫生纸、洗浴用品、袜子手套也很常见。“一提卫生纸特价时能便宜三四块钱,我就买上十提,‘囤’着慢慢用。”
让邵菲感触最深的是餐饮消费。每天早上,她都要在城隍庙吃早餐。今年1月,新的价目表悄然上台,一根油条从1元涨到了2元,一个鸡蛋从1元涨到了1.5元,小笼包从4元涨到了5元……单位里的午餐也在一年间涨了一倍,分量也自动“瘦身”了。邵菲说,五年间,工资涨幅不到20%,餐饮消费的涨幅已经翻了三倍。
紧跟政策——我“换”
2005年,邵菲和丈夫为了买房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所以,电视、电脑等必备家电都买了最便宜的。可是,落伍的外形、有限的性能显然不能让这对年轻夫妇满意。
2007年,邵菲凭借北京户口参加了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大脑袋电视”被回收,邵菲夫妇出了4900元,买了32英寸的夏普液晶电视;“杂牌台式电脑”也被5000元的联想笔记本取代。“慢慢换呗,现在有点积蓄就买些新产品,生活还是需要品质的嘛!”
在邵菲的账单上,最划算的当属房子和装修的花费。2005年,邵菲购买了位于东南五环共83平米的房子,每平米4280元,现在这里的二手房每平米都在1.5万元以上,仔细算来,五年间房子增值了88万元!“我们当年是简装,一共花了6万元,现在这个价格连装修队都请不来。”邵菲指着账单上的装修明细表说。
享受生活——我“驴”
自从买了房,邵菲夫妇就成了“无产阶级”,每月的收入还了按揭、换了家电、除了消费,几乎就成了“月光一族”。2010年,邵菲夫妇终于实现了第一次“奢侈旅游行”。
为了看看百年一遇的世博会,邵菲夫妇共花了8000元报了旅游团,杭州、乌镇、上海五天游,加上额外的消费,一万元家底儿成就了一次浪漫。虽然时光短暂,五天游就像走马观花;虽然游人如织,观景不如看人,但是,这次难得的享受还是让邵菲满足不已。“以后计划着每年都出去旅游一次,也当一把‘驴友’,享受一下生活!”
还没有孩子,也没有赡养负担的邵菲夫妇非常珍惜眼下难得的轻松生活,他们会时不时安排一次“大餐”,或与朋友们来一次“小酌”。“挺幸福的,享受当下就最幸福吧!”邵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