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理财大计 > 通货膨胀怎么办 布局理财产品应对通货膨胀 > 理财抗通胀

通胀还将持续 炒股买房买黄金究竟谁更靠谱?

来源:北京商报
2010年12月17日06:56

  比起储蓄,居民现在更愿意采用投资来抵抗通胀。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四季度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37.6%倾向于“更多储蓄”,17.2%倾向于“更多消费”。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股市、楼市、黄金、基金、期货及银行理财产品广受投资者关注。而在这些投资产品中,哪些潜在风险高,哪些需要专业技巧,又有哪些现在还能买?

  股市:点位不算高,赚钱靠眼力

  对于目前的投资渠道而言,股市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目前股指点位不高,尽管短期内可能仍将受加息预期影响而持续震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以一年期为限,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在乎短期一两百点甚至三百点左右的波动。因为明年股指长期向好目前基本已经取得共识。而且对于投资者而言,股市的投资收益也是极具诱惑力的。



  商报提示: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成正比的。股市收益虽然很高,但风险无疑也是很大的。如果A股市场持续走熊,或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影响,股价的波动也是极大的,它可能让投资者的市值严重缩水。因此,投资者入市时应该充分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一般建议,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决定投资方向及股票仓位配置,降低潜在风险。

  楼市:政策偏紧,仍有投资机会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楼市价格恐将面临调整,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仍然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必将提高居民对商品住宅的刚性需求。而退一步来讲,即使不考虑刚性需求的因素,土地的价值从长期来看仍然是看涨的。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必将给土地类固定资产价格提供强大的支撑。

  商报提示:投资楼市的一个固有缺点是起步门槛过高。以北京五环周边为例,即便是一套面积只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小户型,其首付金额最低也得30万元左右,如此高的起步门槛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投资。

  黄金:价格飞涨,可长线投资

  黄金具有对抗通胀的独特价值。作为惟一的非信用货币,黄金与纸币、存款等货币形式不同,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黄金投资以其特有的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成为投资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黄金趋势报告,面对连创新高的国际金价,中国金条投资需求仍创下45.1吨的单季度最高纪录,总价值约12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国家理财规划师协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则表示,目前参与黄金投资尚在低点,短期内看多,可达3000美元/盎司。

  商报提示:尽管中长期看好,但业内人士分析黄金短期波动会很频繁,国际金价已连续多日大涨,黄金或将迎来震荡格局,因此操作上建议逢低做多,注意止损,控制风险。

  基金:你很省心,但未必赚钱

  综合多份由基金发布的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基金公司们普遍认为“不确定环境下尚存在确定的投资机会”。近期,消费类主题基金集中亮相,既赶上了年末的规模之战,也拉开了2011年主题投资的布局序幕。12月以来,多只新基金成立,并纷纷抢滩所谓的热点板块。虽然从历史数据上看,年初基金制定的计划到年终往往“面目全非”,但基金公司就是有本事在特定时间里利用各种方式,让投资者把钱交给他们。

  商报提示:公募基金经常集体误判,而且今年这个行业内还爆发了一系列“老鼠仓”事件,对于已身在其中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无法为自己的钱做主。

  期货:投资需技巧,仓位要控制

  很多投资者谈期货色变,但事实上,期货市场是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既没有股市中的新股发行,也没有基金公司的“老鼠仓”。但有一点格外重要,期货市场投资不是有钱就行,主要看资历,因为老投资者往往凭借经验“欺负”新投资者,这也是很多新期民折戟的原因。相反,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好准确的方向判断,并严格控制仓位,不贪心,期货还是有赚钱可能的。

  商报提示:期货市场的涨跌规律和股市不太相同,期货市场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永远存在升贴水。也就是说,投资者通过期货市场投资商品,将会额外付出预期成本,比如大家都看好股市上涨,那么股指期货就会比沪深300指数价格更高,而投资者在买入时便已经是溢价了。相反,做空的投资者则可以额外增加一些收入。此外,预备重组的保证金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期货的交易规则,投资者最好还是不要投资期货。

  理财产品:灵活就好,预期别太高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向来深得投资者信任。时至年底,各大银行都风风火火地进行着理财产品的销售。而在合理搭配产品时,有不少讲究。最为重要的是,在明年货币政策趋于稳健灵活的背景下,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不宜太长。一般来看,半年期及以下时段产品灵活性较高。

  商报提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看到的“收益率”实际上都是“预期收益率”,甚至是“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概念。只有当产品到期,银行最终计算出来的收益率才是“实际收益率”,实践证明,最终收益往往“超低”。

    >>>更多内容请进理财频道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