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间央行发布消息,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紧接着,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9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同比上涨3.6%,如此算来,加息后2.5%的存款利率仍跑不过CPI,负利率时代已成定局。本报22日17版就曾报道了在银行存款一万元,一年后将负收益110元。在楼市调控,股市震荡的负利率时代,不少投资者开始将目光对准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分红险。
日销售额增85% 不少客户期满直接续保 “加息次日,我们分红险的日销售量就增加了85%。”新华保险浙江省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在记者向其询问加息有没有影响到分红险的销售时表示,加息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分红险了。根据该名工作人员介绍,在加息之前,新华保险浙江省分公司分红险的日均销售额是3000万元,20日开始加息,21日当天分红险的销售额一下增加到了5546万元,增幅达到了85%。
该名工作人员同时也表示,近期有不少客户购买十几张保单,有位陈大姐这段时间前后一共买了17张保单,而且有很多客户期满后选择直接续保,“最近我们的红双喜D款客户期满了,大概每年是4%的年化收益率,很多客户满期了没有把钱取出来,就直接再买了保单。”
收益率随基准利率“水涨船高” 对于此次销售额激增,新华保险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司广臣向记者解释,最大的原因在于分红险的收益率是跟随基准利率上调而相应上调的,“去银行存款,利率按存款当日的利息计算,加息的话只能选择转存,而业内针对转存算过一笔账,结论是一年期存款如果满41天就没有转存的意义了。”司广臣告诉记者,分红险第一大投资渠道是大额协议存款,约占所有投资渠道的80%,而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存款合同时签的是浮动利率,也就是说,大额协议存款的利率会随着基准利率的调整而调整,在业内也称为“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提出两点“不建议” 对于投资者对于分红险的青睐,司广臣提出了两点“不建议”:不建议所有客户都购买分红险,不建议客户把所有钱都用来买分红险。司广臣表示,分红险虽然风险较低,但这个较低的风险是建立在投保期内不取出来的基础之上的,而时间长又是保险的特点之一,所以购买分红险前必须要确定这笔钱能不能放牢,手中有闲钱又能确保长期不用的客户可以选择购买。
对于后一点“不建议”,司广臣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好转,投资渠道逐渐多样化,资产配置的要领就是不要把鸡蛋装进一个篮子里。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资产配置就像足球场上的11个运动员,摆局布阵的永远是10个人,有一个人是不需要改变战略战术的,那就是守门员,而保险充当的作用就是那个守门员。作为保本保息抵御通胀的工具,保险的收益和风险都相对稳健,可酌情适当配置,但同时,保障也就意味着并非高收益,所以不必将资金全部用于购买分红险。(见习记者 周文娟) (来源:每日商报)
(责任编辑:乔瑞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