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积分换礼本来是消费者刷卡行为的增值服务,但近期却一直遭到持卡人的口诛笔伐。积分真的贬值了么?
持卡人:积分贬值,十几万分换个书包
部分消费者表示,积分越来越不值钱,以往很少的积分就能换个心仪的礼品,但现在几万、十几万积分都换不了什么,
最多也只能换个毛巾、书包。积分换礼似乎逐渐变成了鸡肋功能。某商业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宋小姐表示,自己使用的信用卡兑换礼品的标准被提高了。“信用卡已有1万积分,本想兑换成500航空里程,登录网上积分商城准备兑换时,发现兑换的起步积分由以前的1万提高到4万,本身500里程也飞不了多少距离,但我觉得在消费后,获得这种附加价值还是很划算的。当初办卡时,货比三家后申办了该行信用卡,但现在调整后只有消费4万元才能兑换里程,使实现兑换的难度加大了。”
银行:兑换积分的微小波动不影响积分价值
对于近期舆论对信用卡积分的质疑,各银行信用卡中心均表示积分兑换比例稳定,没有出现明显贬值现象。几家发卡量较大的银行给记者提供了实例数据。从工行天津分行提供的2009年与2010年的“牡丹信用卡积分手册”中礼品内容来看,积分兑换的礼品根据年份的不同会进行更替。经比对后发现,新手册中大部分礼品进行了更新或同种礼品型号更新。两本手册中完全相同的商品,积分兑换的比例调整也不尽相同。
2009年兑换积分 2010年兑换积分
伊莱克斯无线电熨斗 120000 120000
探路者玻璃钢杆旷野帐篷 229500 205000
旅行者六件套 62500 6400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积分兑换比例的波动是确实存在的,但这样的波动并不能集中体现为积分贬值。工行天津分行牡丹卡中心专业人士朱先生表示,因为每年积分兑换的礼品是不同的,所以很少存在可比性。虽然每年会对积分兑换礼品进行更替,但兑换标准是一致的。银行会根据礼品兑换情况对礼品进行筛选,引进新礼品并保留兑换情况好的礼品。同种礼品兑换所需积分的升降来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礼品的市场价格波动直接导致了所需积分变化。另一方面,银行每年都会对礼品进行招标,与供货商谈判从而确定礼品进价。由于批量订购,进货价往往要低于市场价格的平均水平,换算成所需积分也会相应降低。从这个角度看,积分价值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学者:正确态度对待积分换礼
专家给出了积分换礼的建议:1.一定要阅读积分手册,了解积分与兑换的规则;2.关注兑换信息,把握积分促销活动的机会。争取更多的积分或者更大利益;3.关注各家银行信用卡积分管理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个别商品兑换积分变化确实不能说明问题,但积分缩水的确不是空穴来风。”业内学者表示,作为信用卡持卡人,积分换礼确实非常有诱惑力。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各银行初期利用积分换礼招徕客户。随着卡片管理的日渐成熟,积分兑换比例也会趋于稳定。银行需要对自己制定的兑换标准负起责任,频繁的变动不但使得银行变得被动,也使消费者增添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