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二手房市场上表现最为明显。前两年,上海二手房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超过20万套,而北京2004年大概在4万套左右。我爱我家公司投资总监康胜解释说:“上海的20万套不是真的有20万套房子在交易,而是很多房子一年之内倒手好几次,其中投资、投机的因素很多。”
这样的快进快出多少有些炒股票的心理:短期行为,赚取差价,愿意承受风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的银行系统二手房不良贷款率占整个住房贷款不良率的70%,可见其风险不低。
在北京,买房后马上转手的并不多,主要自住,即使投资,也是看好某个地段,打算长时间持有。赚取差价和细水长流收房租相比,北京人更喜欢后者。这就难怪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小了。
对于上海人的精打细算,赵女士特别有体会。她在中信基金做销售工作,去年的百亿基金航母中信经典配置基金,在上海销售时颇花了一番心思。赵女士回忆说:“上海人的理财意识很主动,也很理性,他们自己算费率,仔细比较不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不断打电话咨询。”因为客户问得多,中信基金在上海安排了很多理财顾问,给客户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
同样的基金,在北京卖起来要痛快得多,只要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口碑好,销售就没问题。上海人在货比三家之后,会挑一只满意的,买一点试试再说。北京人则简单得多,只要是自己信得过的公司,听说有产品出来就直接去认购。
从掏腰包的痛快程度来说,买基金和买大白菜没什么区别。上海人追求完美,又要划得来,永远都在寻找最佳平衡点;北京人不大斤斤计较,只要自己看着顺眼,价钱不是问题。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