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停止的中产之路
2003年1月~2005年6月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晓虹领导的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进行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大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5%的中国城市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在媒体及公众中掀起了一场“中产”讨论热潮,并初步形成了“中国式中产”定义。
2005年9月
中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核心思路被总结为六个字:提低、扩中、调高,其中“扩中”即扩大“中间阶层”),统计局也同时提出了年收入6万~50万元的中国中产阶层标准,第一次将中产阶层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2008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发表《中国社会中产阶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社会有23%的人属于中产阶层,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被中产”质疑。
2010年6月
在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推出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中,将北京中产阶层人数认定为540万,并以超过40%的比例得出了“中产阶层主流化”的结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