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微(化名)
年龄:49岁
职业:某国有银行高管
工作地点:北京
年薪:100万元
他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变成中产阶层的,也不知道今后能不能上升到资产阶层。
杨振微记忆中家里从来没有富裕过,初中毕业的他幸运地考上了一所中专,毕业后调到了基层某银行。一直很喜欢读书,曾经的座右铭是:不知道该学习什么的时候,就什么都学。调入银行后,他在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法律等方面又进一步进行了深化。很快,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理财生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金融机构工作,但十几年来,他的投资理财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也没有内幕消息,崇尚的是“中长线投资”。
一年前,通过熟人介绍,杨振微在伦敦5区买了一套价值40万英镑的独立“house”,因为女儿在此读书。如果高中至硕士毕业,7年间的费用,房租部分是最大的支出。而有了这套房子后,每个月房租足够支付女儿的房租,并避免了人民币的汇率风险——他一直认同人民币长期来看还是会贬值的观点。
在一个金融服务公司的介绍下,杨振微准备签订一份家信——这样的家信其实2002年就在美国流行了,不同于遗嘱,这封家信并非法律上强制性文件。这封家信可以避免将来由于家产可能引发的冲突。
现在,杨振微仍然住在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棕榈泉公寓里。2003年、2004年北京房价还在低谷的时候,他就选择性地投资了两套酒店公寓,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万元上下。目前,一套自己居住,另一套出租。在去年房价热的发烫的时候,经常会有地产经纪人给他打电话,是否要卖了那套闲置的酒店公寓,但是他拒绝了。他坚信,这套公寓的投资还是会有收益的。
杨振微的投资不止这些。人到中年时,也就是十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注重投资“退休”生活的保障。杨振微的妻子曾经是公务员,2006年,她辞了职,与几个朋友一起经营着一家会所。2007年,她还买了一份价值不菲的保险。这份保险专门为她这样的没有企业退休金的人士所设计。
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让杨振微利用专业知识赚了个“盆满钵满”,他始终记得股市上的一句格言: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当2007年10月份中国股市达到6000点的时候,杨振微已经时刻做好离场的准备。“我在将手中所有股票抛完的时候计算了一下,净收益接近700%。虽然在当时不是很理想的数字,但是比起后来犹豫着没有撤退的人来说,我已经是相当的幸运了。”他不无得意地说。
杨振微一直以来将现金分成人民币和美元两部分。自从2005年买的一个外资银行的优利外汇理财没有赚钱,甚至有点亏,后来他基本上很少作外汇理财。不过,他还是将20%的资产以存款方式放在这家银行里。
但是,杨振微还是觉得可以利用两个账户,投资在国内国外的资本市场,为此他预留30%的资产。
尽管杨振微无法预测通胀、经济衰退、甚至“大事件”是否出现,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组合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包括收益较高的公司债、政府债券,甚至可以买些美国通胀指数国库券和一些所谓的“垃圾”债券投资——为了将不确定性锁定在最小范围,多种组合也许是最佳“防卫”。
近年来金融产品不断推出,给家庭理财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杨振微说,目前家庭可运用的理财工具已经太多,比较好的有:银行类: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精选品种年收益率在3.2%左右。证券类:交易所国债交易产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可转换债券、股票,精选品种年收益率能达30%。保险类:保险分红理财产品,精选品种年收益率在2.5%以上。信托类:单一信托产品,精选品种年收益率在5.5%左右。进入2010年,杨振微感觉还是应该远离股票,以投资基金和债券为主。
点评人: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 江赛春
投资理财是精明人的游戏,成为职业投资理财高手需要丰厚的金融知识的积累、提炼、应用。而这位投资人应该说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
投资理财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其次是收益性和流动性,这三项缺一不可。当一项投资理财决策完成后,要立即按照预定计划付诸实施,除非出现极特殊变化,不要停止。更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理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等一个理财项目结束后再去寻找新的机会,要注意投资理财行动的连贯性。在这几方面,杨先生做的都非常不错。
自从房产新政公布以来,资本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不少投资人都在寻找在目前市场下资金较为稳妥的投向。在目前市场情形下,基金,特别是债券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兼顾稳定性、流动性,又有相当的收益。
建议杨先生,在目前楼市走向尚未明晰、股市走势动荡的时期中,重点把握让资产安全增值的机会。但是,也不要放弃资产配置组合,用20%左右的流动资产运用到股市或购买股票型等进攻型基金中。也可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来熨平风险。(记者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