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本报讯 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有4家上市银行合计持有约670.25亿元理财产品,主要为信贷类理财产品,较2008年有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为达到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同时又不损失贷款收益的双重目的,这4家上市银行或互相持有对方信贷类理财产品。
大幅增持为哪般
对于银行而言,购买他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相当于接手他行给贷款客户发放贷款,类似于信贷资产转让。然而其优于信贷资产转让的地方在于,体现在购买方的报表里为“应收款项类投资”,而不用进入贷款科目。与此同时,此类投资又可以享受发放贷款带来的利息收益。
记者发现,去年共有4家上市银行大幅增持理财产品,主要为信贷类理财产品,增持时间主要在去年下半年。这4家银行的“应收款项投资”项下均持有不少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上述4家银行中,持有其他银行理财产品数额最大的接近250亿元、最少也近50亿元。而在2008年,这四家银行中,仅一家银行持有其他银行的相关理财产品。
某股份制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的理财产品通常是银行以自有资金购买的。如果是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由于不涉及银行自有资金(部分保本类理财产品除外),通常不会在报表上体现。”
上述某上市银行在公告中曾解释,上述信贷类理财产品系向银行同业购买,均非该行原有的信贷资产,不涉及该行原有的信贷客户。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金部总经理也表示,应收款项下的理财产品是去年底向银行同业购买的资产池类理财产品,主要是因为当时此类产品的收益回报相对较高。
或相互持有以隐藏信贷规模
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公司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除了把贷款打包为理财产品卖给客户外,银行互相持有对方信贷资产可以隐藏信贷规模。既可让自己的信贷资产出表,又通过持有他行信贷资产享有贷款收益。
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能获悉4家上市银行持有的理财产品具体银行明细。不过单从数字来看,部分银行去年持有理财产品已超过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7成,总体规模并不算小。
业内人士分析,即使不是互持,购买他行此类理财产品也相当于发放贷款,为银行带来了不少利息收益。上述其中一家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理财产品为该行贡献的利息收入超过了1亿元。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在坐收利息收入的同时,购买此类理财产品也蕴含一定风险,若贷款客户在贷款到期后不还款,购买此类产品的银行可能损失贷款利息收益甚至本金(保本型信贷类理财产品则由产品发行银行担负保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