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不敢碰银行”。一位上海的某资深基金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截至4月7日浦发2009年年度报告的出炉,共有10家银行的年报相继问世。最惹眼的存贷比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其中深发展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底,该行存贷比高达79.148%,已超于存贷比75%的监管条线
,而中行的存贷比在2009年末也达72%。据银行业内相关分析人士透露,目前多家股份制银行存贷比接近甚至已经超过75%,深发展85%、中信银行83.1%、华夏银行76%。而外资行中,存贷比低于75%的只有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
早在2009年下半年,“资本充足率旋风”就开始席卷全球银行业。在中国,各大银行的融资计划更是气势汹汹。最先打出融资牌的是浦发银行,其9月底完成定向增发,募资近150亿元。紧随其后,深发展、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先后公布了“补血”计划。
2010年3月18日,坊间再传建行启动600亿元再融资的消息,而这距离浦发银行传出中国移动斥资398亿元购买增发新股的消息仅仅几天之隔,显然,相对频繁的融资计划,资本市场对再融资的承受能力已经无暇顾及了。
浦发银行缺钱,再融资不容易
理财周报从已公布的十家银行的年度报告中发现,截止到2009年底,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居高不下,深发展79%位列第一,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不甘示弱,分别为78%和76%。
国有大行中以中行最为显眼,存贷比一度达到72%,而工行和建行则在60%左右徘徊。而以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存贷比分别为74%和64%,其绝对值也不能称之为低下。
另外,华夏银行10.20%、兴业银行10.75%、浦发银行10.34%的资本充足率与目前银监会要求的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限10%也非常接近,而深发展因8.88%的资本充足率更是犹如黑云压顶。
方正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郑宁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兴业银行的大量放贷,造成存贷比攀高,资本充足率下降,虽然2009年下半年公司获准发行了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资本充足率,但是兴业银行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
提及深发展资本充足率仅有8.88%时,该分析师表示,深发展资本充足率向来不高,但是如果继续维持如此的资本充足率,在新开支行、发放贷款等方面必然会受到银监会更严格的审核。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作为大量放贷队伍中的一员,截至去年年底,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34%,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90%,虽然资本充足率还在10%的红线之上,但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低于银监会7%的监管要求。
浦发银行明显缺钱,但再融资并不容易,2009年刚刚进行了150亿元的定向增发,短期内继续进行A股融资比较困难,而银监会关于次级债占比不得超过核心资本25%的规定,又堵死了浦发银行发债的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浦发银行最早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花旗银行迟迟没有伸手“救援”。据2006年花旗银行与浦发银行的协议,前者将在其后5年内增持浦发银行股权至19.9%。虽然花旗银行高层曾公开表示二者对合作满意,但迄今未看到花旗银行有增持行动,原先持有的5%股权反而被稀释至3.39%。
浦发银行去年的三季报显示,花旗银行当时为其第三大股东。而且,花旗在2006年曲折购得20%广东发展银行股权后,投资重心已经转移,或许这就是浦发银行被冷落的主要原因。
上述资深人士认为,增发后浦发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超过10%,资本充足率近14%,在资本方面不会再受到约束了,足以支持浦发未来3年业务稳健快速发展,在股份制银行里面仅次于招行。
深发展资本不足去年仅开一家分行
尽管每一家银行都表示自己“不差钱”,可是一次又一次的融资潮使得原本波澜起伏的资本市场更加血雨腥风。而近期的银行业的拉存大战更使得“不差钱”的谎言不攻自破。
“中国移动将认购浦发银行20%股权,成为仅次于上海国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消息传出,业内哗然。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此前表示,如果此次能够顺利地导入中移动,浦发银行在2012年前都能满足有12%以上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控制能力也会显著增强。
同样,资本充足率也一直困扰着深发展的业务拓展。深发展行长肖遂宁在3月12日的2009年该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由于股改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过去一段时间,深发展分行开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去年仅开了一家武汉分行,目前深发展也要等待资本充足率达标以后才能新开机构。
理财周报记者在调查中得知,2009年上半年,深发展曾发行15亿元混合资本债补充附属资本。深发展董事长纽曼也透露,如果平安入股深发展顺利完成,深发展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7%以上,深发展也将考虑“以恰当工具继续提高资本充足率”。
面对银监会的压力以及谋求业务的扩张,其他股份制银行也推出了相应措施,以此降低存贷比,提高资本充足率。
2009年12月兴业银行的股东大会通过了不超过180亿元人民币的配股方案,公司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2.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
2010年2月份,交通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A股和H股配股方案的决议,配股融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
遭遇2008年400亿公开增发方案夭折的打击,2009年5月,浦发银行股东大会通过了定向增发不超过11.37亿股新股,总计约15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
在刚刚过去的3月,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分别在沪港两地交易所发布公告: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与浦发银行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前者以人民币398亿元总现金对价认购浦发银行新股约22亿股A股,从而为曲折的融资过程暂时画上了句号。
中、工、建资本不充裕,
亟待补充压力大
今年1月末2月初,工行、中行等多家银行停止部分分支机构信贷发放的消息已经引起坊间诸多猜测。在随后发布的国有三大行的年报中,工行、建行的存贷比数值不高,三大行资本充足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几大国有行“不差钱”。
兴业证券的分析师胡元川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工行、建行的存贷比在以往差不多也处于这个位置,而且他们存贷比也不能太高,因为银监会对每家银行的存贷比都有限制,而工行、建行的存贷比标准并不是简单以75%来作为依据的。所以未来工行、建行的存贷比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对于国有行资本充足率高于股份制银行,该分析师说,“他们也是没办法,银监会要求他们资本充足率达到11.50%,工行现在资本充足率是12.36%,建行11.70%,也只是刚刚达到这个标准,而中行11.14%甚至还没有达标,比起股份制银行10%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三家大型银行想要扩张业务,仍然会束手束脚。”
一面是资本充足率下滑,一面是银监会对大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因此要谋求更佳业绩的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陡然加大。
年报显示,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了2.29%,是国有几大上市银行下降幅度最大的,其11.14%的资本充足率甚至没有达到银监会对几大行规定11.50%的要求。所以中国银行股东大会最早通过了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债融资计划。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之前也表示,为适应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严格要求,该行拟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50亿元人民币A股可转债,并在H股市场发行不超过H股股本20%的股份,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金。
建设银行融资方案还没出台,虽然银行方面称“在A股市场定向增发融资450亿元,并增发H股融资300亿元”的方案是市场传言,但是业内都知道建行融资在所难免。建行行长张建国也曾透露,建行的再融资是希望在A股和H股市场都有所收获。
汇丰、花旗暂达标
南京、宁波扩张内耗大
随着“中外合资银行应当于2011年12月31日前达到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期限日益临近,目前仍有不少外资行的存贷比接近100%,据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只有汇丰和花旗两家银行的存贷比低于75%。
“外资银行的存款少,存贷比高也是很必然的。他们的贷款也一直很谨慎,本外币存款份额少,没有太大优势,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也不愿意去贷。不过,随着存款业务的开展,这个比例慢慢会降下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积极忙于扩张的南京、宁波等城商行,在去年放贷和资产增速都很快的环境下,存贷比分别维持在64%和74%。
对此,第一创业研究所研究员陈曦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宁波银行原本资产规模就不如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公司方略也有很大不同,去年异地扩张消耗大,存款自然没贷款上的快。虽然和大行相比,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的绝对值算是高的,但是从相对值和去年的发展轨迹来说,消耗实在很大,加上城商行本身估值比较高,成长性比较好,所以还是符合监管要求的。
对于接二连三的银行融资潮和红灯高挂的存贷比,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提醒,为了6月底达标,目前各行都会大力去吸收存款,贷款也会减缓,不会像2009年增长那么快。在选择股份制银行进行投资的时候,要注意到特殊的地位,虽然是全国性银行,但不会像国有大行全国的影响力和身后的客户、企业基础,也不会似城商行当地的丰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