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信用卡频道-提供信用卡最新资讯和信用卡产品查询的门户-搜狐理财 > 业界动态

信用卡规模大跃进 四大上市行逆周期扩张存隐忧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4月06日09:48

  编者按/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曾经跑马圈地式高速增长的中国信用卡已逐渐转向平稳增长。2009年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增长强劲,四家银行发卡量占全国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已经达到59.1%。在信用卡授信总额和透支余

额持续增长,信用卡信贷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大好形势下,信用卡坏账风险也在加大,这是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2010年所不能忽视的。

  随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大上市行2009年年报的公布,其2009年信用卡业务亦浮出水面。

  透过发卡规模、业务收益与授信情况三个方面指标的比较可以看出,四大上市银行在2009年金融危机余波未尽、中小股份制银行信用卡趋于“保守”的情况下,依然采取了激进的逆周期政策。

  从表面上看,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份额获得提升,但在“全面赶超”股份制银行的背后,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并非高枕无忧:质量依然不高、盈利模式与客户结构未见突破;规模大跃进的同时坏账风险也开始抬头——数字风光的同时,信用卡业务的新老矛盾和问题更加交织。

  四大上市行发卡占全国半壁江山

  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9年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指出,全国信用卡发卡量在这一年增幅趋缓,全行业结束了“跑马圈地”、发卡量“井喷”的状况——行业平均新增发卡量增幅为30%左右。

  而从四大上市银行年报及相关数据来看,除建设银行外(有统计口径之原因),工、中、交三行信用卡发卡增幅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见表一:四大上市行2009年信用卡发卡规模情况)。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银行,由于业务传统原因,中行目前运营着较大规模的“准贷记卡”业务,尽管这项业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夕阳产品,但中行准贷记卡的存量规模依然高达600多万张。如果剔除该项业务,中行在2009年标准信用卡的累计发卡量为1669万张、新增697万张,增幅高达71.67%。

  截至2009年末,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占全国信用卡发卡量的比例达到59.1%,比上一年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意味着在信用卡发卡规模这一市场格局中,国有银行正在全面超越一度领先的股份制银行。

  在信用卡消费交易额方面,四大上市银行亦保持了较快的增幅。工、中、建三行卡消费增幅均在80%左右。交通银行年报虽未披露信用卡消费额,但据国泰君安等券商研究机构调研,其信用卡消费额增幅60%以上,卡均消费额居行业前列(见表一)。这一结果与发卡量的激增有较大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整个市场和用卡人群体的成熟。

  在信用卡贷款(即信用卡应偿账款余额)方面,四大上市银行的增势更为迅猛:中行131.1%、工行115.7%。四大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总额近1289亿元,占全国52%。这一数据说明,在股份制银行基于经济周期考量、信用卡授信趋紧的情况下,国有银行“鼓励持卡人透支”并卓有成效。这一数字意味着在经历长期的高比率睡眠卡之后,国有银行信用卡持卡人交易行为开始活跃,但也可能在卡债激增的同时蕴藏了坏账的隐忧。

  “交易型”与“美国型”模式取舍

  在以往数年中,业内人士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颇有担忧:客户多数免息期偿还欠款、利息收入占比过低、商户手续费及年费收入“难撑大局”。

  起始阶段的信用卡持卡人多为高端人士,免息期内还款甚至存款消费者大有人在,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信用卡的“交易型”收入模式。但随着年轻时尚族群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透支进而进入循环信贷的比例也日渐升高。2008年,招商银行等信用卡“先行者”,利息收入在总收入占比已提高至4成以上。2009年,客户结构的渐进式调整和金融危机下群发性的睡眠卡“复活”等各种因素导致信用卡利息收入比大幅提高。

  从四大上市银行年报及其他公开的行业数据来看,建行、交行信用卡利息收入占业务收入比已超过50%,这已经接近美国信用卡发卡银行的收入结构(见表二:四大上市行2009年信用卡业务收益状况)。

  工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占比在2009年末仅为17%,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67%。这当中固然有统计口径之因素,如可能将分期付款收入等“类利息”收入视作中间业务,但这一结构整体上反映了工行信用卡持卡人“交易型”保守客户为主的现实。

  至于中国银行,由于标准信用卡业务起步相对滞后,虽然卡债增长迅猛,但利息占比估计仍在“交易型”与“美国型”之间。

  质量之忧:低效卡片与坏账风险

  尽管2009年年报展示了四行信用卡业务可观的规模,但分解、对比数字,大型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质量之忧仍不可忽视。

  尽管四大上市银行发卡量皆跨入千万量级,卡片活跃率依然参差不齐——建行、交行卡均交易额相对较高,而工行卡均消费额仅为8632元、卡均透支贷款余额仅为708元——这一水平若与股份制银行发卡行相比则更显劣势,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中两行在2009年逆周期大规模发卡的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随着卡量与卡债的双重扩张,四大上市银行的卡债坏账率上升,坏账余额大幅增加(即使不考虑可能已进行的呆坏账核销)。年报显示,仅工、中、建三行的年末卡债即达19.7亿元,占年末央行所公布的全国信用卡坏账余额76.96亿元的25.6%。但从信用卡坏账率来看,工行达到1.54%、中行达到3.24%、建行达到1.66%——除中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外,工行、建行两行信用卡坏账率似乎较低(见表三:四大上市行2009年信用卡授信状况)。

  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国有银行在2009年卡债规模的跃进,坏账比率实际上是“放水冲沙”之后“改良效果”。中行信用卡坏账的绝对金额和比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半年报中一度达4%以上。而且由于“新卡—激活—正常—坏账”的滞后效应,国有银行的信用卡坏账或尚未充分暴露。

  因此,笔者认为,部分股份制银行因在这一业务领域的先行角色,其在2009年行业性的信用卡坏账风险中已相对充分暴露,国有银行的卡债风险也许需要从2010年才开始浮现。在规模的较量中,国有银行似乎已扳回一局,但能否笑到最后——实现规模、效益、风险的和谐统一,目前仍难妄断。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