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保险资讯产品信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金融危机下保险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周平
2010年02月10日11:12

  保险供给在一定程度上

  对保险需求形成抑制

  (一)保险产品同质化与需求变化趋势不协调。保险公司开发产品受消费需求驱动较弱,更多考虑同业竞争,做简单复制,个性化和针对性不强。目前,在重庆市场出售的产品有近千种,但真正为消费者所喜欢且有一定销售规模的仅仅数十种。41.3%的被调查投保人表示,不愿意继续购买或向他人推荐保险产品,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险种。

  (二)保险产品费率水平与公众可接受度不匹配。部分保险产品高价格、高费用、低赔付,产品缺乏吸引力,市场认同度较低,继而形成承保面窄、价格继续居高不下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以健康保险为例,2004年至2008年,重庆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仅11%,不及人身险增速的三分之一,与居民不断增强的潜在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近70%的被调查营销员反映,制约保障性产品销售主要因素不是消费者认识不到位,而在于产品价格超过了消费者预期。比如,61.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应对重大疾病风险,需要积累20万元到40万元的储备资金。

  (三)现有保险营销激励机制不利于保险需求的正确引导。以佣金为例,保险公司对营销员实行无底薪佣金制,首期佣金高达首期保费的30%至40%,续期佣金则很低。由此导致营销员过分看重初期佣金收入,诱使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发生。许多营销员为获取高额佣金收入,忽视消费者真实需求,主推高保费、低保障险种,甚至在非正常流动时,诋毁原有公司产品,诱导客户退保。调查发现,在有退保经历的被调查者中,43%因为营销员误导而退保,33.3%因为购买以后感觉不适用而退保,只有21.2%因经济困难退保。

  (四)保险服务水平与消费者需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赔服务质量仍需提高。调查发现,95%的调查对象认为理赔是最重要的服务,但有22%的居民和31%的企业对保险公司“付款结案”服务表示不满,集中表现在赔款时间和结案手续两个方面。其中,赔款时间是主要方面,满意率仅为54%。二是投诉处理等服务机制效率不高。调查发现,32%的被调查对象对“投诉的整体处理速度”表示不满,对“投诉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仅为40%。三是提供增值服务不多,适应性不强。40%的被调查居民认为,财产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年检、施救、汽车美容保养等服务,35.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提供风险咨询、防灾减损服务。与此形成对比的是,37%的被调查从业人员对公司能提供的增值服务表示不清楚,35%的表示必要性不大。

  (五)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潜在需求的挖掘。保险公司的精算水平和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加强产品创新、挖掘潜在保险需求的要求。比如,由于风险管控能力较弱,保险公司被迫在投保和理赔方面增加手续,提高门槛,限制了产品创新空间。

  几点建议

  针对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保险需求的变化特征和制约因素,建议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满足和引导公众的保险需求。

  (一)科学引导投资型保险需求。从满足消费者日趋旺盛的投资型保险需求出发,在当前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中,需要正确看待保障型和投资型保险产品间的平衡发展。一是细分投资型产品目标客户群,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风险偏好者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者运用保险手段进行长期理财。二是合理确定销售渠道、销售区域和销售对象,从严把关销售资格,严禁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中销售激进型投资产品。三是科学地建立风险规避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产品透明度,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切实提高风险保障型产品适应性。一是科学评估风险保障型产品费率水平、产品期限等,合理确定市场价格,并结合实际,开发差异化、有特色且适合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保险产品。二是强化产品组合搭配,尽可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障需求,降低购买成本。三是适当开放缴费期限、保障期限、领取方式、投保年龄和保费保额等产品细节可选项,让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组合产品。

  (三)促进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有效衔接。重点研究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结合领域,促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互促和互动。在医疗保险方面,改进现有社保补充产品的经营模式,逐步完善对医保范围外自费和自付部分的保障,开发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加快对带病人群健康保险的研究和开发进度,推出完整的、涵盖重大疾病和一般疾病的保险产品体系。在养老险方面,完善养老理财型保险产品线,开发固定年金、变额年金、可转换年金、开放式养老金账户等产品,增强产品的投资功能和账户管理功能,提供更多年金化领取期服务。

  (四)提高保险业经营水平。一是从制度、流程、管理等环节上加强管理,健全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后台运营效率,增强精算和投资管理水平,逐步具备与保险需求变化相匹配的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完善保险行业服务规范,加强保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以及各类增值服务。三是科学制定销售激励政策,激发营销员销售保障型产品和长期储蓄型产品的内在动力,提高展业质量,改善职业形象。

  (五)进一步强化监管导向。进一步完善产品创新保护机制和产品结构调整导向机制,引导保险公司找准行业定位,建立健全适应性强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加强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打击欺诈误导、不实宣传、拖赔惜赔等不诚信行为,形成外部倒逼机制,促使保险公司及从业人员诚信展业和宣传、及时足额理赔,打消公众的顾虑,激发公众消费需求。

  (完;上接2月8日、9日本版同名文章)

责任编辑:陈大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