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合作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这两年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大梁”之一,然而今后却将面临发行量锐减甚至绝迹的可能。
来自银行和信托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一份名为《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讨论稿)》(下称《通知》)的文件已开始在业内征求意见。按照
《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借助信托平台发行理财产品购买本行信贷资产,将被禁止。
如果新规得以正式发布,银行理财将继禁止投资二级股票市场后,再次失去一个主流业务。那么,近几年刚刚起步且蓬勃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将何去何从?
信贷类产品或被叫停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教授吴龙龙介绍,信贷类产品在理财产品总量中的占比普遍超过半壁江山,而在中小银行特别是刚进入理财市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占比更在70%以上。
一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指出,银行对该业务的高度依赖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希望通过让利增加对个人客户的吸引力,二是银行自身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需要。
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研究员李旸告诉CBN,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由于收益率与定期存款利率持平,票据类与债券类产品缺乏足够吸引力。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权益类产品虽然收益率较高,却承担较高风险,且主要针对投资额度较大的高端客户。信贷类产品由于投向银行的优质信贷资产,以其良好的收益与风险组合获得了广大入门级个人投资者的青睐。
而且,信贷类产品还担当着将银行表内资产转向表外的重任,而这也埋下了其被禁的伏笔。
每当国内商业银行遭遇从紧货币政策、信贷规模、资本充足率限制,信贷类产品都是其“表内转表外”的重要通道。
2008年上半年,由于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规模受到限制。用益信托工作室提供的数据显示,信贷类理财产品自2008年年中开始一路飙涨,6月份各银行发行量达126款,较上月增长43.2%,在8月份更攀至161款的高点。
进入2009年,一轮超常规信贷投放形成了充裕的流动性,银信合作一度萎缩。然而进入9月份,伴随新增信贷的逐月减少,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却逆势增长。9月份,信贷类产品发行量从此前的两位数激增至218款,11月,更是突破300款,创下了年内新高。
“三季度之后,由于面临较大资本充足率压力,银行希望通过表内转表外减少对资本的消耗,但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风险。”北方地区一信托公司负责人说。
《通知》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银行有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需要,但如不进行控制,相当于信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下降。新规有利于监管方更有效地监控信贷流向与增速,把握风险。”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也表示,这将冲击银行理财市场,预计2010年产品发行数量会出现大幅下降。
银行理财未来发展方向
“短期内肯定会有影响,但银行可以通过同业间协作寻求变通。”李旸指出,比如
建行从信托公司募资,可以置换
工行的信贷资产包,工行则可以置换建行的。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银信合作产品占比虽然较大,但银行可转而开发与股票二级市场、
农产品大宗商品挂钩的理财产品。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则指出,强化银行渠道能力以及客户投资理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建设,这才是银行未来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
“从银行发展历史来看,银行提供的产品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多数时候是金融服务的中间机构。”他说,在风险权益类产品方面,银行与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信托集合理财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且无法自主管理,需要依赖其他机构。但银行渠道能力强大,集合了基金、券商、信托、保险等几乎所有业务,客户资源巨大,网点发达。“业务集成度方面其他机构无法替代。”
因此,他认为,在巩固外汇等银行专属业务的同时,银行应注重渠道能力与金融服务能力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