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保险公司标榜为高收益险种的万能保险,2009年的投资收益率表现平平。前11个月,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回暖的情况下,还没有任何一款万能险产品的年结算利率,能够跑赢保险资金同期收益率。
收益率普遍低于4%
本刊对包括国寿、平安、太保、新华、泰康、友
邦、中意、合众、阳光等在内的20余家寿险公司的数十款万能险产品收益进行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几款万能险产品的年结算利率能够超过4%。截至11月30日,阳光财富进取型年结算利率4.79%、平安个人万能险年结算利率4.63%、中意个人万能险年结算利率4.32%、泰康人寿放心理财年结算利率4.17%、新华得意理财万能险年结算利率4%。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万能险产品收益率没能迈过4%这道坎儿。
如国寿瑞安两全万能险年结算利率3.87%、太保华彩人生年结算利率3.85%、海康卓越理财年结算利率3.76%、生命人寿智鑫年结算利率3.91%、英大人寿金生金世年结算利率3.9%。此外,太平人寿、太平洋安泰、海尔纽约、国泰人寿、长生人寿、友邦保险等十余家公司的万能险年结算利率也都低于4%。
据介绍,万能险年结算利率由两部分组成,最低保底利率和单月浮动利率。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底利率不得高于2.5%。由于绝大多数万能险产品设定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因此实际投资收益都要低于保费乘以结算利率。
跑输保险资金收益率
据保监会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1954亿元,平均收益率达5.91%。相比之下,即便是年结算利率最高的阳光财富万能险,也有1个多百分点的收益率差距。
2008年,保险资金收益率与万能险结算利率的表现截然相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仅1.91%。保险公司万能险年结算利率普遍超过4%,如平安个人万能险达到5.48%、国寿瑞安万能险为4.8%、海尔纽约财溢人生为4.22%。
依靠“保底收益+浮动利率”的收益模式,万能险几次在危难之中成功扮演寿险增长“发动机”的角色。去年第一季度,万能险凭借较高的结算利率水平,在资本市场低迷环境中,迅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上海地区万能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3%,有效缓解了保险公司业务增长的压力。
“2008年较低的资金运作收益和较高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令保险公司给付压力骤增。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在成功利用分红险实现结构调整转型的情况下,已然失去了通过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进行业务驱动的需求。”某分析人士对于万能险结算利率逆市走向表明了如是看法。
明年翻身可能性不大
受到保险公司结构调整和结算利率持续走低的影响,万能险业务规模发展严重受制。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截至11月30日,全市寿险公司万能险保费收入68.71亿元,同比减少17.77亿元,降幅达到20%。
相比保费收入下滑,更为严峻的情况是保险公司发展万能险的激情已不如从前。目前,全市万能险保费收入过亿元的保险公司只有1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市场份额格局也从平安、新华两强相争,逐步转向平安一家独大。
从保险公司产品策略来看,预料2010年开年阶段依旧将延续分红险唱主角的局面。新华人寿个险渠道“尊享人生”理财计划、中德安联银行渠道“盛世尊享”家庭保险计划均是分红险产品。唯有泰康人寿在银行渠道推出的 “稳健理财B款”,为万能险明年翻身保留了一丝可能。
谈及近年来国内市场保险产品一边倒的变化趋势,专家认为,卖方市场是国内保险市场的一大特点,随着保险公司发展模式在规模和效益之间权衡变换,保险产品也在分红、万能、投连之间进行着快速切换。其实,每一款产品都会有其特定的需求群体,全面均衡的产品结构,应该成为保险公司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