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月7日,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透露,为规范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和创新过程中的违规收费行为,银监会将展开专项整治活动。
针对围绕贷款滋生的各类违规收取服务费问题,银监会提出“不准以贷转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存,不准以贷收费,不准存贷挂钩,不准浮利分费,不准一浮到顶,不准借贷搭售”。“六不准”直指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为实、中间业务收入为虚的水分问题。
一笔贷款如何“浮利分费”
在信贷规模管控与业务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不少银行将利息收入“转化”成中间业务收入已是公开的秘密。
一个典型案例是,一家直辖市的中型房地产开发商,2011年向当地
建行贷出1.2亿元开发贷款,期限三年。该公司与银行签署的贷款协议约定利息是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即6.9825%。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公司还与银行签订了一份账户管理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必须在这家银行开具基本账户、存款账户、贷款账户三个账户,由银行进行统一管理,帮助其理财,而相应的“账户管理费”超过一千万元。
“账户管理费分三年缴清,上一年我们交了360万,相当于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6%,整个资金成本就变成了基准利率上浮50%多。”开发商抱怨道,“账户管理费其实就是变相收利息,因为根本没有什么额外服务。”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贷款定价比基准利率上浮30%是比较正常的价位;中小企业贷款定价一般为基准上浮20%~40%(不包括中间业务费用),资质非常好的大型国企,可以获得基准上浮10%,甚至5%的优待。而上浮50%的价格显然已经高出了市场价位。
他表示,当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项目可谓名目繁多,一些无实质性服务的费用层出不穷,“浮利分费”、“借贷搭售”的现象十分突出,即相当一部分低于市场价的“利率”被转到其他费率上去了,或者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要求客户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
“六不准”为中间收入挤水
银行的中间业务近年来快速发展,占比逐渐提升。去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3204亿元,同比增长44.5%,增速明显超过利息净收入。
导致这一项收入飙升的原因主要是,去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的火爆发行以及信贷紧张等产生的咨询费等。
监管之剑即将指向这里。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为推进银行业务行为的规范化,尤其是针对贷款基础上的不合规收费问题,银监会提出基于“不准以贷转存,不准以贷收费,不准存贷挂钩,不准浮利分费,不准一浮到顶,不准借贷搭售”的“六不准”方针,即将就违规收取服务费问题专门开展整治活动。
对于如何改善银行贷款资金的价格畸形,怎么挤出中间业务收入中的水分,
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研究员付兵涛表示,银行拓宽中间业务收费渠道要开发给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通过价值收费,“关键还是要放松利率管制,给企业、银行更大的自主权,让市场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