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市场退出机制倒逼保险业被迫增资转型

2012年02月08日08:37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对中国的保险业来说,转型的压力越来越大。整个2011年,保险行业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仅为3.6%,这比2010 年的4.84%缩水了四分之一。

  同时,由于宏观环境因素、保险公司的粗放式经营、产品同质化,以及其他理财产品的竞争,2011年全年寿险保费同比仅增6.8%。

  1月

7日的保险监管工作会议,除强调风险防范重点,如寿险退保风险、资本金不足和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和案件风险等,此次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2012年保险业要推进改革创新,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此同时,保险机构的优胜劣汰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将倒逼保险业转型。

  偿付能力告急

  数据显示,2011 年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43 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617.9 亿元,同比增长18.5%;人身险保费收入9699.8 亿元,同比增长6.8%。

  这和往年30%以上的增长速度相形见绌。

  同时,在投资回报惨淡和保费扩张的双重压力下,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告急。2011年,上证指数跌幅达到21.68%,债市的收益率也一路下滑,保险机构遭遇了自2004年以来,首次股债双跌的局面。

  受此影响,2011年保险投资年化收益率仅比一年期存款利率略高,为3.6%。而2010年的这一数据高达6.41%。

  股债收益的下滑,造成了一些险企的投资浮亏。据安信证券估算,至2011年第三季度,仅保险“三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投资浮亏合计已超过600亿元。

  投资浮亏消耗了险企的大量资本,保险属于资本消耗性行业,不管是新业务还是续收业务,只要有保费进来,就得提取相应的准备金,这对保险公司的资本消耗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保监会三令五申要求保险业调结构,但传统的“以保费论英雄”的市场规则依然是主导理念。

  保费的快速增长虽然短期内可以扩大市场份额,但在资本金未及时补充、风险控制不到位情况下,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将随之上升。

  所谓偿付能力,是保险机构资金实力与自身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比率,是一项重要监管指标。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定》,保监会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为三大类: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为不足类公司,100%到150%之间为充足I类公司,高于150%为充足II类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类保险公司,其业务将受到限制。而偿付能力充足I类公司需要提交和实施预防偿付能力不足的计划。受业务扩张和投资收益下滑的影响,2011年几乎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都呈现下滑。项俊波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2011年一些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年初下降60个百分点以上。

  面对资本金的压力,保监会加大了监管力度,督促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偿付能力水平。

  增资潮涌

  偿付能力的压力,迫使保险机构大规模补充资本金,相较于银行,保险机构的融资渠道可谓捉襟见肘,股东出资和发行次级债是惯用的两条路径。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保监会共批准了 66家保险公司增资近900亿元;15家公司发行次级债600.5亿元,融资规模是2010年的2.6倍。

  事实上,为力保年底偿付能力达标,2011年12月份股东增资的大戏密集上演。12月13日,阳光产险增资3亿元;21日,大地财险增资10亿元;23日,太平养老增资2.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该月保险机构通过股东增资的总额近150亿元。

  “股东出资成本低,速度快,所以很多中小险企都选择股东出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告诉本刊记者。

  但也不是每家险企的股东都能顺利出资,伴随而来的往往是保险机构股权的更迭。2011年12月30日,首钢把所持的生命人寿股份全部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究其原因,有市场人士指出,生命人寿的频频增资已经让首钢“吃不消”了。2011年,生命人寿三次通过股东增资40.6亿元,未来还有增资计划。

  郭金龙表示,中小保险公司的股东比较复杂,有些股东投资保险业本身是出于投机目的,有些中小公司长期亏损也增加了股东增资的难度。

  除了股东出资以外,发行次级债是保险公司补充资本金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2011年10月底,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将发行300亿元次级债。这是中国人寿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再融资。而平安人寿也于2011年9月份宣布募集规模不超过40亿元次级债,用于提高偿付能力。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共有15家公司发行次级债600.5亿元,超过前两年之和。2009年险企发行的次级债为145亿元,2010年为200.5亿元。

  但是发行次级债仅能在一段时间内缓解险企的资本压力,并非治本良策。

  “是债总是要还的。等到债券到期偿付时,保险公司的资本将会出现急剧下降,偿付能力再度成为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

  另外,目前保险公司次级债的主要持有者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因为次级债并未从根本上改良保险业整体的资产状况,反而大量被保险公司互持,导致资金体内循环,风险亦在体内传染。

  从融资角度看,无论是股东注资还是次级债,都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要打通一条长久的融资渠道,上市是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

  2011年,新华保险成功登陆A+H股市场,融资近120亿元。这又让保险机构看到了上市融资的希望。据悉,包括人保、泰康、阳光等保险公司都在上市准备中。

  不过,也有保险分析师指出,2012年的资本市场未必向好,如果逆市IPO,公司的股价和估值都面临严重考验。

  逼迫下的转型

  2011年的保险增资潮还将在2012年继续蔓延,而且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保险机构面临更大的转型挑战。

  中信建投金融地产组组长魏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保险公司存量业务法定准备金每年大概有20%左右的增长,新增业务法定准备金每年增加4%,以此推算,即使保险公司不做任何新业务,每年对资本的需求仍然很大。经验数据显示,保险公司每年最低资本需求增速在20%以上,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实际资本增速要在30%以上才能保证偿付能力不再下降。

  如果2012年的股市、债市没有起色,那么保险业也依旧面临着投资收益下行、保费扩张而带来的资本金压力。

  对于2012年的保险业融资压力,在绝大多数券商看来都不容乐观,融资规模甚至超过去年。中银国际分析称,仅保险“三巨头”2012年的融资需求可能在650亿元至750亿元之间。

  为遏制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风险隐患,跳出“增资、扩张、再增资”的怪圈。“保险业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项俊波在今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12年保险业的发展思路。

  中银国际也在报告中称,2012年保险公司应该更多着眼于调整结构、发展中长期期缴业务和提高价值。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不应该再把保费收入作为重要指标,而应该提升保险质量和内在价值,多发展保障性产品,例如意外险、医疗险等。“结构调整好了,保险业未来就会有一个持续增长的动力。”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保险机构的优胜劣汰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偿付能力等指标不达标的保险公司,未来可能被监管部门勒令退出市场。

  在1月份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项俊波指出,2012年保监会要研究探索保险牌照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市场退出的监管规定,建立健全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项俊波表示,要建立针对股东、业务、人员、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的多层次、多渠道退出机制。明确退出的标准和程序,既可以全面业务的退出,也可以是部分业务的退出;既可以是长期退出,也可以是短期退出。

  郝演苏认为,退市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完善保险市场制度,也能倒逼保险业转变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陈大伟)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