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由搜狐金融事业部主办的"搜狐金融德胜论坛--保险行业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汇聚保险业内权威人士,共同展望来年经济及货币政策,探讨保险业电子商务化、资金管理、养老业务等热点话题。搜狐理财频道进行现场报道。以下是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在“保险资金管理渠道的创新”论坛上的发言:
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 徐文虎 |
主持人,《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赵萍:保险资金管理历来倍受关注。随着险资投资渠道的增加,险资管理出现哪些新趋势?如何令险资管理更为科学和多样化?险资管理瓶颈何在?诸多热点问题请业界专家一一分解。
徐文虎:我们保险资金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我们的保险资金运作的技术方面,以及在管理的政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政策管理是比较强的,要求他谨慎,因为保险资金的特性。另外,我们的保险投资人员与相对比较专一的投资公司的人员,还是有区别的。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以及思维过程中,本身资金的来源不同,他思维的方式也不同,操作的途径也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国内的保险资金的操作和国际保险资金的操作也不同。这样就造成了短期性。从行业内部来说,还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徐文虎:保险公司在人才的选择以及引进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把证券的引进,把其他的引进,也要懂得一些保险的特性。他不但会看股票、看股市,还要会投债券、做基金,现在渠道越来越宽,你还要做房地产的、大项目的、基础建设的,都要会看。总的保监会有规定,投资要按比例来完成。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现实中现在是有很大的变化。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一种限制,在产品来看,它是一种规律,保险市场投资的发射点,现在是刚刚起步,很多人不适应这个情况。现在就是这样,股市好的时候都冲进去,股市不好的时候全部都退出来,有时候退也退不出来。基金可以亏本进行退出,他股票就不能这样做,一做的话,回报没有了,问题就出来了。
徐文虎:资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趋势。我个人看法还是要拓宽资金渠道。现在拓宽的速度已经在加快。而且保险资金在运作的方面,实际的运作比政策还快。很多问题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说,但是已经在做。我们现在6万亿,5.9万亿。前一段时间为了为了刺激消费,国家投4万亿,实际是20万亿。我们把这个思路一旦打开。把保险基金的运作渠道一旦打开,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我可以举这么一个例子,93年邓小平去了上海,江泽民曾经在上海的时候,他依靠的发展基金真的是社会基金。当时一个是目光短浅,一个是没有钱。当时是两个车道够了,现在再加一个车道是不可能的。当时格林伯格从美国友邦把保险上了,尽管德国政府出面和上海签了一些项目,带资,背后都是保障资金。所以我们不要愁这点钱没有地方花,关键我们的思路要放开。现在的实际情况,有的是把95%都仍到债券和股市市场上去了。这是不健康的。所以在这方面还是要严格按照比例。在效益好的时候加一些比例。各个块的比例都会提升,因为他的总资本在那一块。但是这么大的资本,我们利用起来有难处,特别是国寿。在这种情况下,把政策面再放宽一点,政府一些重大工程的能够开放一些。基础建设能开放一些。这些明显就不一样。
徐文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银行利率第一次下调。当年对保险资金没有监管,全部可以运作。你买房子就买吧。银行里面出了坏账,但是我们总结了。为什么保险可以那样?坏账照样有。反过来现在银行在投资保险,保险原来的东西他也有。这是发展的规律。所以当时这种情况下,今天如果我们再投进去,好好接受历史的教训。因为保险资金在投了的时候,他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比银行、比基金都要来得高。他本身面对的,他承担的是行业里面社会分工中间承担风险的。所以他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设备能力应该比其他的金融行业来的高。所以他在投资的时候,从道理上讲,他受的影响要小一些。我们现在在讲的一句话,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中,欧债的影响下,保险有没有一种避险的功能。现在五万亿,四万亿投在上面。它的比重肯定会有。但是按照行业的特性,按照投资当时的要求,所以我说我非常相信,小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借助于证券基金。大了以后,在英国金融城里面,保险资金是第一位的。他了以后没有自己的专业人才,根据行业发展投资的技巧,那是不行的。所以我是非常相信,我们通过研讨、论坛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徐文虎:首先我个人非常看好保险基金。医疗改革的全国六套方案,复旦做了一套,我也是专家组的。对这一点我们分析了很多。健康也好、养老也好,我们首先要看到他是跟保险相关的两个行业。保险在资金运作里面有非常强调一点,他要投资于他熟悉的领域。过去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印刷厂,他印刷保单印刷得很多。现在医疗养老,他有很多产品,有很多优势需要去研究。这两个行业本身的问题,跟铁道部的问题都搅在一起。由于他本身在产品开发中间前期就要进行研究。所以我个人很看好。为什么现在这一段时间又冷静了一点?热情没有下降,整个宣传的方面,现在我们在思考也好、研究也好,都考虑到一个问题,中国老百姓的传统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占了70%到80%。这样的话,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要考虑的面对中国的现状。怎么把居家养老盘活,保险公司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以房养老,我的房子进行抵押,养老水平马上大幅度提高。养老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就是医疗护理,医疗健康管理。这是他提高养老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把这一块如果再放进去,成本是增加的。以房养老,抵押以后,他的承受能力也增加。这不会代表大部分人的水平。里面还有很多要开发的。我们把健康人员分成四大类,养老需求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亿万富翁这些不需要保险的人怎么能拉进来?第一,亿万富翁的人不可能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风景区,或者在世界的每一个旅游景点上面造一个房子,他做不到,保险公司可以做到。第二,保险公司,我现在看病,保险公司给你一张贵宾卡,他可以给你预约挂号。亿万富翁做不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全球每一个角落最好的医生他能挂上号吗?他能请过来吗?健康养老是应该优先投资的,需要有大量资本过去。中国养老市场的水平和理念都要结合在里面逐步的进行开放。
徐文虎:有的寿险公司已经在那里以养老的名义进行圈地了,地方政府也很欢迎。在市场好的情况下,买地皮、盖房子是保值增值的渠道。这个发展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徐文虎:保障房的问题和现有的保险公司投资是有矛盾的。因为它时间长、回报率低,是投资比较忌讳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到,这一块是少不了的。保险公司很讲政治,现在开始到以后,民生问题是一个主要问题,而现在国家建议我们最高决策方面的人也越来越意识到商业部保险这一块的重要性。虽然现在的形象不好,现在的保险发展有抵触,但是这毕竟是一个转型期的问题。发展三十年了,必须要转变的问题。但是在国家的政治任务下达以前,现阶段在武汉开了一个会,就是保险的社会管理部门,也引起了不少的意见。但是从发展阶段中间来看,这是一个派生职能,也未必不可。保障房建设的问题,不管从谈判技术上、地方政府的要求上,还是从保险发展的本身要服务于社会、受到这方面影响。这一块少不了,但是不宜太多。你要参与,但是不宜太多。
徐文虎:我的观点是谨慎乐观,乐观是现在股市和债市都已经到了低谷。基本上明年总会往上走一点。谨慎,就是保险行业的推进。不管它好的时候、坏的时候,如果风险匹配得好的话,他应该是很稳健的。我倒更看重的是明年的保险公司资产组合。转变我们的理念,转变我们的投资方式,提高我们的投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