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收藏

专家谈收藏: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

2011年12月13日05:19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

  羊城晚报:如今的"收藏热"存在什么问题?

  吴树:现在的"收藏热",其实不是真的收藏。纵观中国历史,有几个时期的收藏高峰,虽然特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收藏者都保持着某种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唯独当下的"全民收藏运动",自始至终都是建立在追求暴利的幻想上,以至于在近亿人聚集的古玩市场上,几乎只能见到上家与下家,找不到几个真的收藏家。收藏这个行业已经变成赌博。别人问我某件藏品的真假,我就开玩笑:没有真假,能卖掉就是真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家里,我说了算;在外面,钱说了算。

  这种物质至上的收藏热,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文物资源危机。文物真假难辨,即使真品文物被民间收藏,但已经失去了考古的环境,原始信息丢失,称为一堆无据可考、时代不清的文物"私生子"。故宫博物院著名文物专家耿宝昌跟我说:"亿民炒古玩,历史文物全玩完!"

  羊城晚报:收藏真的能帮助老百姓致富吗?

  吴树:早期收藏,有一批人确实致富了。但现在说致富,我只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天上掉陷阱的例子很多。

  马未都在"文革"期间收藏,买一个官窑也就十几元,最贵的古画100多万元,对当时渴望求富的市民来说,确实创造了一夜致富的神话,1994年,官窑在拍卖公司能拍到几万元———十几万元。

  2007年,央视报道中国收藏群体7000万人,中国收藏家协会认为,广义的收藏者已经过亿。我看到的现实是:95%的人怀着投资的心理,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我把它叫"运动",就是这群人被另外一群人忽悠了,被发动起来。这么多人进收藏界,很多媒体鼓吹"盛世收藏",我说这是鬼话。我们被谁运动了?从1994年开始,从拍卖行开始。城里人被拍卖行运动了,去农村收购;城里人又运动了农村的人,农民家里的东西卖完了,就去挖古墓。胆大的挖墓,胆小的就开始创造,做仿品挣钱。所以全民都上了贼船。

  羊城晚报:如果老百姓要收藏的话,你会推荐哪一类藏品给他们?

  吴树:我屡次都说了,拍卖公司卖的东西,你就别收藏。不是价格已经上去了,就是一些赝品。你藏了也没有意思。大家不妨挑一些冷门的东西收藏。但是这又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因为你鼓励的冷门收藏,很可能是文物,和国家的法律又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就存在风险。

  电视鉴宝节目就是娱乐节目

  羊城晚报:我们知道现在拍卖市场里"首席专家"的重要性,可以谈谈"首席专家"本身是怎么被认定的吗?

  吴树:在国外,拍卖市场有首席专家,国内有重点专家,但没有首席专家。拍卖市场囊括的种类非常多,国外怎么操作?比如拍卖行有20件藏品待拍,他们就会从专家库中提取10位专家,大家"背靠背"地做鉴定,如果鉴定的结果有不同,就不会把这件藏品拿出来拍卖。

  羊城晚报:电视台一段时间以来的"鉴宝"节目很盛行,你怎么看这类节目?

  吴树:现在的"鉴宝"节目,我建议大家当娱乐节目来看,不要用很严肃的态度去看待它。鉴宝节目中多数都是买的假货,有一点真的可能性,当事人都不会舍得砸。所以这种鉴宝节目,你就别把它当真的看啊。但是最可怜的就是草民,很多人迷于收藏,但收的都是假货。

  可是"鉴宝"节目可以做得更好。现在节目最吸引人的无非两个,一是"这件东西值多少钱",二是专家怎么看宝贝。但是即使是现在"假收藏真投机"的情况下,"鉴宝"也可以做得更吸引眼球。它可以做成普及文物知识的节目,比如某件东西,拍卖公司拍出多少钱,我不认可你的价格,为什么不认可,摆出一二三的理由来。专家按照文物的自身价值去判断藏品、普及鉴定知识,我相信一样有很多人爱看。

  如果把估价放在"鉴宝"节目的主要环节中,实际上就不成功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