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中资银行动态

中国银行业同样面临流动性紧缺难题 需警惕房价

2011年12月05日07:13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对于政府是否应该拯救金融机构始终存在争议,但是政府为避免出现无法控制的后果,往往无法真正让自己置身事外,所以偏向于采取救助。”

  流动性再度枯竭,欧洲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救助行动。欧盟日前决定继续帮助受困银行,并继续延续一些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推出的 宽松政策,这些政策本将于2011年年底终止。

  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对于那些过于羸弱而无法让自己生存下来的银行,应该让市场决定其最终的命运。政府也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帮助这些银行,而是让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更紧迫的领域。”

  救到如今,仍然羸弱的银行,真该自生自灭吗?

  救助银行应有所选择

  “对于政府是否应该拯救金融机构始终存在争议,但是政府为避免出现无法控制的后果,往往无法真正让自己置身事外,所以偏向于采取救助。”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在当前银行业普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金融领域的风险逐步增强。一方面,由于欧债危机恶化,银行所持有的欧元资产风险扩大;另一方面,欧元区银行业由于此前存在放贷过度等因素,内部的风险管理也存在很大问题。”奚君羊进一步指出,“如果当前政府不对银行业提供一些帮助的话,银行业资金困境很可能引发更大危机。”

  11月29日,标普下调了15家欧美大型银行的信用评级。同日,国际评极机构穆迪也表示,将15个成员国的87家欧洲银行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以反映欧元区政府不再支持银行业次级债务的可能性。评级机构频频下调欧洲银行评级的举动,无疑进一步推高了这些限于流动性困境的银行的融资成本。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欧盟执委会想方设法降低银行的成本指出,还是欧洲央行采取降息、延长债券期限等做法以增强银行的融资能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业的资金紧张局势。不过,监管者不应对所有欧元区银行采取无差别的一致举措,而是应该对银行进行本质的区分,那么本身质量已经存在问题的应该,政府不应该再勉强救助。”

  中国银行业需警惕房价

  其实,资金紧张的局面不仅仅出现在欧洲银行业,离欧洲危机甚远的中国银行业同样面临着流动性紧缺的难题。“尽管,日前中国央行宣布下调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依旧日益凸显。”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称,随着近期中国房地产投资及贷款增速双双回落,房企资金趋紧及土地市场量价齐跌,房价拐点已初现端倪,并称部分商业银行担忧房价大幅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同日,惠誉国际评级机构负责中国银行业评级的主管朱夏莲表示,延缓债务偿还期限、贷款展期、将资产转移到表外以及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或许可以使银行当前面临的压力暂时不会通过不良贷款率体现出来,但现金状况还是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的银行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奚君羊指出:“一旦产业之间一环扣一环出现资金短缺,那么银行的风险势必急剧上升。即使银行仍具有足够的资本以及整体的偿付能力,但是流动性周转将出现大问题,多数银行可能出现支付性困难,这对银行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朱夏莲同样指出,流动性压力将首先通过贷款拖欠问题表现出来,一方面受困借款方的还款速度会变慢,另一方面更多资源将用于支持疲弱的机构。

  “而为避免房价大幅下跌给银行业带来的冲击,应该采取用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让房价在未来3-5年内逐步下降,最终实现房价"软着陆",房价不宜短期内快速大幅下滑。”奚君羊最后指出。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