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理财

银行与监管上演猫鼠游戏 年底冲关31天理财品

2011年12月03日10:51
来源: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甄洋

  猫捉老鼠的游戏正在监管层和银行之间上演。

  11月下旬,监管层叫停了期限在一个月之内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各家银行迅速推出应对策略,出现了众多期限为31天的银行理财产品。

  年关将至,各家银行遂迎来年底考核关键时刻。不少银行打玩起了“擦

边球”。

  事实上,还有众多银行也在做着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年关的压力很大,看着别的银行还在做,我们也很郁闷;自从电话通知后,就不再做了。”11月29日,一位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并不是所有银行都听了招呼。

  其实,从禁售7天短期理财产品到禁售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监管层希望改变目前银行通过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的行业现象。11月11日,在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新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但是,这并没有根本改变目前银行理财市场的现状,理财产品的规模不少,影子银行的风险还在。

  腾挪

  上述国有商业银行人士说,10月中下旬,电话通知后,他们行便不再涉足30天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了。“这的确很苦恼,发行理财产品也是为了配合存款,一直都这样做。”

  不过,事实上这些银行围绕着30天这个期限做足了文章。本报发现,五大商业银行中,无一不在发售委托期限一个月左右的短期理财产品。而时间点刚好“卡”在12月底,且预期收益率相对偏高。难道只是巧合刚好在12月底到期,到期资金顺势沉淀为银行年底考核所需的存款?

  如建行发行2011年第28期“乾元尊享型”理财产品,委托期限31天,预期最高收益率4.35%,不保本浮动,投资金额50万,收益结束日12月26日。

  农行也是如此,其发行的2011年第2087期“金钥匙安心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31天,预期收益率4.65%,不保本浮动,投资金额5万元,收益到期日12月27日。

  工行也发行了期限31天、到期日在12月28日的一款名为2011年第92期“工银财富”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4.40%,不保本浮动,投资金额5万元。

  上述产品的投资方向与产品属性,极为相似。基本都像工行描述的这款产品:主要投资于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托计划及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市场投资工具。

  “虽说产品收益浮动不保本,但迄今为止,工行还没有一款产品失信于客户,基本上满足了投资者对投资率的要求。”一位工行人士说。

  年关当头,国有商业银行如此,中小股份制银行更有过之而不及。像深圳发展银行、等仍然发行了期限3天、7天、14天等短期理财产品。

  如深圳发展银行一款“聚财宝”周末发2011年133号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3天,2.80% 保本浮动,5万元,收益结束日12月28日。其投资范围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

  普益财富银行理财研究员方瑞说,理论上,监管层并没有明文叫停,一些银行只是打擦边球。但对投资者来说,反而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对于银行发售3、7、14天的短期理财产品,方瑞也备感费解。据本报了解,超短期理财产品继续活跃在市场上的,很多都是滚动型银行理财产品,以3天、7天或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客户在这些周期的到期日可以随时赎回或申购,若不赎回则产品自动滚入下一个投资周期。这是违规还是擦边球尚需监管层进一步鉴别。

  据了解,禁令之后的这两周,市场上各式一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已经有几十款发行。

  上述工行人士称,国有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规模中的占比高达95%。因此中小股份制银行并非监管重点,囿于考核任务的紧迫,有些中小银行也可能“明知故犯”。

  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还坦言,年底时,同业竞争压力很大,“听话”的国有商业银行可能会因此而流失一些客户,因为客户群多把收益放在首位。在各家银行产品差异不大,同等条件下,一般是哪家银行收益高就买入哪家产品。

  “年底的狼”

  “知道吗?银行的业务员一到年底就像‘狼’一样,不顾一切去揽储,就为存款。”一位资深银行业界人士说。他说,身边的一位同行大姐,年关时为了拉存款,拜访客户,每天喝酒,满脸喝得都是包。

  银行竞争力研究专家、金融咨询顾问曹文博士说,年关之际,存款不仅决定银行当年的业绩报表、利润,还决定银行来年的贷款规模、客户基数与中间产品的销售等。同时,银行的排名与薪酬水平、奖金等都受制于年底这一考核时点的表现。“银行也很无奈,考核体系不改,难以改变现状,银行并不愿意与监层对着‘干’。”曹文说。换言之,监管层有禁令,但银行为了生存不得不“顶风作案”。他甚至认为,某种意义上,银监会“叫停”一个月理财产品却不“发文”也是一种妥协。

  事实上,发展理财业务是银行未来节省资本金提高利润率的一种必然选择。加之,理财渠道融资可回避规模限制,有的银行甚至将理财业务作为信贷业务的主要补充。

  上述银行业资深人士解释,客观上,银行发行的各项理财业务产品大多属于银行表外业务,但其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而年末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也是对增加负债有效的补充。不过,大多数银行年末发行的产品均为“不保本收益”,虽然从时间风险角度而言较低,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购买小型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还是存在一定风险。

  因此,年关在即,市场主体的“戏法”也玩得更为隐晦,如理财,银行年末冲时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行不跨年度的理财产品,这些都是对银行年末经营活动最快速的有益补充。

  “人造美女”

  “现有的监管规定并未针对银行的系统与整体发展‘下药’,很难起实质性作用。理财产品的规模也不会减多少,影子银行还是那样,风险还在。”11月30日,社科院研究基地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王增武博士说。

  普益财富银行理财数据库统计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共有84家商业银行发行银行理财产品5868款,环比增长近15%,发行规模约4.84万亿元。而2011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13.35万亿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的7.05万亿元。仅2011年前5个月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进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已超过5万亿人民币。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直言,如此规模扭曲了信贷业务,使之从表内移至表外,等于再造了一个影子银行,这样并不利于监管。

  据透露,10月中旬,央行稳定局曾召集社科院、中金公司、农行等专家讨论影子银行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央行可控制三分之二的流动性,但这不包括民间借贷、票据贴现、私募股权基金、银行理财业务等领域。

  “‘人造美女’银行理财产品看起来很美,离一统财富管理天下的目标越来越近。”王增武说,“但前提之一是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

  他认为,应由央行、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中的一家机构来行使数据的征集权利。发行主体需要上报的具体指标,如投资方向、支付条款、收益类型和平盘模式等相关指标。

  但是,目前商业银行集产品的资金募集、资金管理和资金清算三权于一身,其潜在问题是,降低了产品的信息透明与滋生了道德风险,形成产品说明书投向与实际投向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投资者保护机制的设立刻不容缓。”王增武说,“而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可防范影子银行阴影下的系统性风险,并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亏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责任编辑:王敏)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