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理财

跨年理财存“猫腻” 滚动产品齐上阵

2011年12月01日09:16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媛

  ⊙记者 王媛

  在监管层对超短期理财产品“急刹车”的同时,年底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大战”仍硝烟未散。理财分析师指出,近期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幅减少,令常规滚动发行的理财产品为新“替补”。临近年关,投资者在选择一个月左右的理财产品时需留意到期

时间。

  跨年产品也有“猫腻”

  由于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受阻,以往热卖的20天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近期明显减少。市场人士预计,原本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主打的假日型理财产品,在今年也将很难觅见其踪影。

  但1个月以下产品仍未绝迹。普益财富在上周监测数据显示,当周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明显减少,中长期产品逐步增多。其中,1个月(含)以下产品共发行了43款,市场占比减少1.11%;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15款,市场占比减少5.61%;3个月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70款,占比增加1.44%。

  仔细观察发现,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多在12月31日左右到期,且滚动发行使得到期日延续至明年元旦后一个星期左右。市场人士指出,在12月31日之后到期,这不会令年底的存款基数过大,减少银行明年的存款压力。而理财产品资金的到账日通常为T+2,期间多数银行算作活期存款利率。故元旦期间,由理财产品转成的存款就会如银行所愿大幅增加,可实现存款新年“开门红”。

  市场人士指出,对于投资者,尤其是理财产品的“大户”,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使用期限颇为重要,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仔细阅读说明书。交行理财师李吉建议,临近年末,应仔细留意产品到期日,尽量选择在12月31日能回到投资者账户的理财产品,之后再购买中长期限的产品,令收益率最大化。

  滚动型产品成替代

  尽管如此,年末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发行争取资金的脚步并未停下,原先常规发行的滚动型循环产品成为“替补队员”。事实上,在监管层未对超短期理财产品叫停之前,滚动型理财产品虽具有投资期限灵活的优点,但收益率却并不占优势。与以往1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达到4%以上相比,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水平通常仅在2%-2.5%左右。

  但如今,年末存贷比考核大关临近,在超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的背景下,滚动型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存款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也令各银行逐渐提高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中国银行目前在售的一款人民币“七日有约”7天自动滚续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而一些中小银行根据资金量不同,7天滚动式产品的收益甚至可达到3.75%-3.85%之间。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尽管短期滚动式理财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方便灵活,但如果对于流动性没有特别要求的话,追求较高收益,还是应着眼于中长期理财产品。上述分析师建议,由于银行跨年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建议投资者先选择此类产品,等年底时点一过,再选择中长期产品,这样可以趁明年降息前,锁定理财收益。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