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财政部、税务总局17日正式发布方案,明确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相关政策。
此举意味着“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增值税扩围”的内容正式拉开序幕,这也是继1994年以来的我国又一大税改动作。 “
营改增”到底能给企业减多少负担?这项重大变革释放了哪些民生信号?总体呈减税效应 不同企业感受不一
“这是对交通运输业的重大利好。”谈及这项改革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言简意赅地说。
对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减负效应,中金公司有一个模型测算:假设某交通运输企业当年营业额1亿元,按照营业税计算,其税率为3%,应纳税额为300万元。如果改为增值税,其纳税为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此次规定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为11%,意味着其销项税额为1100万元。假设该企业购自外部的中间投入为5000万元,以进项税17%的增值税税率算,进项税额为850万元。综合来看,该企业所纳的增值税为250万元,税负较原先征营业税减少50万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此次规定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是因为这些企业中间投入比较少,主要是劳动力投入,所以可以抵扣的部分也较少。而交通运输业中间消耗比较多,能够抵扣的多,所以适用11%的税率。
不过,有专家指出,对个别低端交运企业来说,除燃油以及运输设备的购置等项目能够抵扣以外,其他能够抵扣的成本并不多,这些企业要实现减负较难。对此,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对税负增加较多的部分行业,给予了适当的税收优惠。据了解,上海市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对可能增加税负的企业,采用财政返还等方式进行扶持。
试点何时能扩大?财政部、税务总局的回答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业内人士也认为这个进度不会太快。
避免重复征税 促进服务业分工发展
专家指出,从近十年来我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基础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产品税变成了增值税,使工业征税变成按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逐次递加税,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这样,很多工业才形成了专业化分工、高效生产的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基础。
虽然营业税的税率 (3%-5%)较低,但其税负却容易向下游转嫁。商品每经一道流通环节就要纳一次税,税上加税,就造成重复征税,这是营业税的严重缺陷。借鉴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将增值税改革内容延伸至服务业是大势所趋。
有研究表明,服务业税负高过制造业税负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越是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制约作用越明显。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43%,低于不少中等收入国家。
“为避免重复征税,很多企业会不愿意将物流、销售等环节外包出去,而采取全部内化的方式减少流转环节,这无疑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也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海市政协委员、华谊集团财务总监常清说。仅以物流业而言,“营改增”将有两个明显影响:一是促进高端的物流业态出现。二是刺激低端的运输业务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含量。因为在营改增后,多投入的成本是可以抵扣的。
减税“步步为营” 会带来多少民生利好?
试点能给民生带来哪些利好?蔡进指出,交通运输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基础行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本质是政府让利给企业,间接上可以提高职工收入,从而为扩大内需创造良好条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市场供应方在原所承受的重复征收的税负去除后,可以放手作专业化的细分,将产品与服务的性价比提升,在让百姓得实惠方面会做得更好。而且,物流企业如果能减轻税负,也能降低现在颇受质疑的高物流成本,从而对终端消费品价格形成拉低效应,这一利好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在诸多专家看来,连同之前的个税免征额上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上调以及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延长等措施一起,今年的结构性减税可谓“步步为营”,也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民生期待。
“今年的财政收入预计突破10万亿元,比去年增收1万多亿元,这个增幅超过普遍预期。从政府的财力看,有推进结构性减税的实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指出,此前个税免征额的上调是一种普惠性的减税措施,很多个人都能从中直接受惠。而从长远来看,作为主基调,结构性减税还将大刀阔斧地展开。包括个人所得税从单一税制转为综合征收,土地税收政策中的相应调整,房产税的继续完善,都将直接影响民生,最终形成更加优化的税制结构。上海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