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投资宝典

除了工资不涨啥都涨 个人经济“滞涨”咋应对

2011年11月20日08:52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郭奇邦

  简单理解经济学上的滞涨概念,就是指一个国家的通胀水平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套用这个概念,个人经济的“滞涨”即可理解为社会通胀的速度远高于个人收入增长速度。在这个“除了工资不涨啥都涨”的时期,普罗大众阶层毫无疑问陷入了经济滞涨的困境。面对“滞涨”,我们要奋起反抗!以下三大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一 让资金“动起来”

  理财专家表示,滞涨时期投资者需更注重资产配置中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这一点对于房产投资者最为重要。中国楼市经过“黄金十年”,稳赚不赔的印象已深入民心,加上持有房产带来的安全感,买房抗通胀成为很多投资者的第一选项。未来楼市的涨跌笔者无法预测,但是在宏观增速下滑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上限购、利率上调、银根紧缩等种种组合拳的打击,投资房产的风险已经逐步暴露出来。无论您对楼市的走势如何判断,增强自己家庭的资产流动性也应该是必选项目。

  多位网友曾经给搜狐理财频道寄来自己家庭的财务分析表,统计这些资料可以看到,扣除没有买过房的,大多数网友的家庭中固定资产(主要为住宅)的比例往往高达70%甚至80%,流动性较强的金融类资产比例偏低。在楼市成交陷入冰点的时期,房产资产的变现能力就更差了,而通胀高涨,需要支付现金的增加,因此让自己的资金“动起来”足以让自己更安全。

  “好天收起落雨柴”这句话是广东人的老话,意思是在天气好的时候要把干柴收藏好以备下雨天时候有柴可以生火取暖。从现在起,投资者须检视自己的家庭资产结构,如果固定资产比例过高,流动资产比例过低,今后就要注意逐步调整,比如,出去必要支出剩下的资金不要再过多考虑投资于房产等资产,而是要多的持有金融类资产,从而让自己的资金“动起来”。

  二 适当购买固定收益类产品

  提到增加金融类资产配置,投资者可选择的品种不少,包括定存、保险、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信托等等。假设个人经济陷入滞涨,意味着对风险的相对厌恶,以及对收益有一定期望。综合上述要求,笔者建议投资者配置风险与收益都比较适当的债券基金。

  为何选择债券基金?纵向可对比银行理财产品、定存、保险等:今年来火爆的银行理财产品,某些高收益产品的背后是银行为了揽存而支付的代价,其透明度也一直为人诟病,长期来看一旦市场资金面重新宽松,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将很难延续;至于保险理财产品,尽管既有保险又有理财的功能,但其实保险功能部分的资金可以选择去购买纯消费类保险,收益功能部分的资金可以去选择其他收益更好的产品;定存的风险最低,但流动也最差。横向可对比股票基金、货币基金:股票基金主要投向股市,中国股市一直成为权贵资本的提款机,历年来给投资人的回报非常低,而且主动基金长期跑赢市场的概率并不高;货币基金可以起到替代活期存款的作用,但限于收益无法成为配置的主要方向。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债券基金的稳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自2006年以来,过去5年二级债基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3.39%、13.14%、5.98%、5.60%、6.55%,连续五年实现稳健的正收益。而尽管今年来出现了罕见的债股双杀,导致一向业绩稳健的债券基金在前三季度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但有数据显示,在10月及11月的27个交易日中,全部156只债基净值均实现了净值增长,增长幅度约为4个百分点,今年来八成以上的损失已经在短期内追回。所以说,债券基金这种得到历史证明的稳健投资品种还是非常值得投资者配置的。

  三 适当增加资产配置渠道

  尽管“卖白菜的不操卖白粉的心”,全球经济未来走势小老百姓无法预测,但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大家都懂。增加资产配置渠道,从地域上讲就是适当增加海外投资,从实物资产的角度讲就是可以适当关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关于海外投资,高收入人士更多的到国外买房深圳投资移民,普罗大众的话则可以考虑各种QDII产品。与债基相反,国内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出海5年来,海外金融市场不仅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还经历了欧债危机、美国主权评级下调等诸多重大事件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不少QDII基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亏。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新成立的QDII大部分比较抗跌,某投资于黄金的QDII更是获得了将近20%的收益。与基金公司QDII相比,银行系QDII也是另一种选择,但数据显示此类产品的收益并不令人满意,且其产品透明度较低,部分结构性产品设计复杂,投资者需谨慎考虑。

  最后要讨论的是实物投资。黄金、白银投资与其他实物资产投资相比,有变现能力强、保存容易且成本低、价格公开等优点,因此获得非常高的关注。投资黄金的渠道也非常多样,包括银行、金店等,回购方式也非常简单。有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不应把贵金属实物当作单一投资项目,普通工薪家庭在5%到15%的比例比价适合,而且购买此类资产不能单纯从收益等角度考虑问题,而是通过配置此类资产,为家庭资产作结构性调整,使其整体价值更加稳定、安全。(文/郭奇邦)

(责任编辑:郭奇邦)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