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外汇频道-提供外汇行情和各国外汇资讯的门户 > 外汇新闻

G20与IMF谈不拢 欧元区财长今再论欧债解决方案

2011年11月07日07:52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二十国集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欧债危机解决方案迟迟未能达成一致。今日,欧元区财长将再度关起门来讨论欧债解决方案,能否有具体的、细节的援助方案是投资者关心的重点。

  在4日结束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未能就通过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解决欧债危机计划达成一致。此外,当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称,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8万人,失业率由9.1%小幅下降至9%。尽管从数据来看,美国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依然不及市场预期。

  受上述因素影响,美国股市4日走低。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幅为0.51%,标普500指数跌幅为0.63%,纳斯达克指数跌幅为0.44%。上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下挫2.5%,为9月初以来周线首次下跌,道琼斯指数周线下跌2%,纳斯达克指数周线下跌1.9%。中国概念股同样先跌后涨,纳斯达克中国指数全周下跌3.8%。此外,欧洲泛欧绩优股指标指数4日下跌1%,上周该指数累计下跌3.7%,周线为六周来首次下滑。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利安表示:“出现起色的就业报告并未能缓解市场忧虑。”可见市场主要关注的还是欧洲方面的消息。

  5日凌晨,由总理帕潘德里欧领导的希腊政府,以153票支持、145票反对赢得议会信任投票。有海外媒体评论认为,如果有更多迹象表明希腊不能信守承诺,那么就必须考虑让希腊脱离欧元区。7日,欧元区财长将再度聚首就债务危机展开讨论,会议能否就已经达成的救助计划出台进一步细化方案还须观察。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美股陆续公布的企业获利增长能为市场带来正面支撑。“如果欧洲方面进展缓慢,美国部分大型企业的良好财报可能带动市场走强。”Fulcrum证券的首席投资策略师罗伯·摩根表示。

  欧债问题再袭全球市场 量价关系预示A股短调

  虽然10月失业率意外下降,但美股上周五却终止了连续两天的弹升势头,道指、标普、纳指依次收跌0.51%、0.63%、0.44%,三大股指的周跌幅随之也扩大到2.03%、2.48%、1.86%。与此同时,其他主要股指上周也纷纷陷入了回调态势中。欧洲还又一次成为重灾区,表现较强的英也下跌近3.1%,欧元区的德、法、意、西更是暴跌6%或以上;仔细观察还可看到,绝大多数股指并未再创近期新高,周线收成长下影阴线和阴十字星的比比皆是,日经225还形成了阴抱阳的不良组合,预示震荡整理态势很可能仍将延续,尽管下档支撑看似较为强劲有力,或短线反弹希望相对偏大些。

  虽说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10月私营就业增聘形势都好于预期,美联储也表示第三季度经济状况有所增强,可券商MF Global却因投资欧债宣告破产,10月ISM制造业指数也不及预期,芝加哥PMI指数显示该地区制造业增速放缓,而最重要的经济数据即10月非农就业环比增幅又不及预期,且此前美联储重申经济下行风险并下调明年增长预期,这便构成了上周美股下调的内因;至于外因,无疑就是近阶段一直困扰全球的欧债危机问题,既有欧洲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刺激欧美股市大幅反弹,也有希腊针对欧盟援助计划的全民公投风波造成的动力衰减式蹦极。仅就技术现状而言,主要股指的5日均线虽失而复得,但该线却已由稳步上行转而掉头下行,更重要的是10月上涨形成的趋势线已被破坏,即近日回升反抽痕迹较为明显,而前一周高点产生之时又恰逢5周与13周均线金叉之际,且三大股指的周波幅长时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加之周线形态显示市场仍有些漂浮不定,近日不确定因素或许就依然较多,或者说,本周围绕5周均线或11920点、1245点、2680点仍将有一番争夺。而站上12500点、1320点、2760点的希望则微乎其微。

  A股上周略低开后呈现探低回升态势,沪深两市分别收涨2.22%、1.30%,量能继续放大也支持目前进一步上攻,可反复可能却并未因此消除,从量价两方面来判断,短调甚至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因为上周成交额虽大幅增加近27%,日均成交额也增加了400多亿元,上周四的2721亿元还刷新了4月19日以后的单日天量纪录,说明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仍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但连续15周不足万亿元的相对低迷局面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每日之间量变幅度的算术平均值仍高达两成左右,表明近日市场表现得还有些忽冷忽热,且近两天在狭小的区间内多空之间的争夺较为剧烈,这往往也会大大增添短线的变数。虽说上周前半段的回探恰好落在0.382回调位附近,或短线反复基本验证了上破的有效性,周四还留下了至今未补的上升缺口,可近两日大盘却形成了并列阴阳星的组合,深成指的周线形态也不太稳定,周均线空头排列时通常不会形成持续的攻势,而沪深大盘今年4月与7月的高点连线又将下行至2550点、11890点一线,这与突破后的量度涨幅即2580点、11200点很可能会构成近日的阻压,换句话说就是,触及甚至接近上述位置中任意一个都会引发短期反复,尽管上周中心值即2485点、10512点将限制短调,跌破5周均线或中期转弱可能甚微。

  总之,欧债问题很可能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近期国际股市与期市,A股短期反复因此就在所难免。估计本周将保持强势整理姿态,量能虽有望继续放大,2470点、10450点也有较强支撑,但站上2580点、11000点的可能暂时还不太大。(上海证券报)

  欧债危机在恐吓谁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说,解决欧债危机无法一蹴而就,欧洲国家需要用十年时间才能走出困境并重振经济。此话听起来挺吓人的。因为这两年光希腊一个小国就搞得世界不得安宁,而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债务问题如果一个个引爆开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看起来前景不妙。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书《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这是2005年1月在美国的一个经济年会上一些经济学家发言的汇编。这本书主要是针对欧元来展开的。编者是一位美国大学的教授。而对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发表看法的知名学者有Feldstein等。

  由于这次会议是在欧元区表现最好的时候召开的,因此这本书充满了对欧元、欧洲央行及欧元区前景的赞许。如,Otmar Issing 在《欧洲央行和欧元:第一个六年》中说,“头6年存在的货币政策被证明是成功的吗?公众对欧洲央行监管能力的信心在增强吗?”

  他的看法是“欧元在各成员国都构建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和产量波动都得以降低。不考虑各国最近的财政波动,稳定和增长公约被作为原则来保持公债的适度水平。随着近期的经济适度增长率,欧元区内公共财政状况比其他发达国家都好。”

  这里,得先交代一个情况。欧洲货币联盟是在1999年元旦成立的,初始成员有11个国家,同日欧元正式面市。这件事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是一件大事。所以在2005年的美国年会上,才有第一个6年的提法。而在这个时间点上,Otmar Issing说的也许是事实,但是他显然过于乐观了。

  从欧元的表现看,欧元从1999年1月1日推出时的1比1.17美元,到2000年10月的0.82美元,再翻到2004年12月的1.36美元,6年走了一个先跌和升的大V字形。到2005年初,欧元区主要经济指标都有所改善,因此经济学家们有理由为欧元的成功给予赞许的目光。但是检验的时间还嫌太短。

  所以,就在这本书里已经有学者对欧元的致命问题表示了担忧。比如,Martin Feldstein在《欧元与稳定公约》中说,“欧洲的组织结构是集中的货币政策和各国分散的财政政策。这种结构使成员国有一种推行大规模的持续财政赤字并提高负债对GDP比率的强烈倾向。”

  “这种倾向的原因在于,在整个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意味着在其中某一个国家发生的过度的财政赤字不会引起该国利率的上升或汇率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一个使用本国货币的国家是本应该发生的。简而言之,缺乏规范大规模财政赤字的市场反应。”

  “由于货币单一,欧元区国家的政府无法运用货币政策来应对短期的经济低谷。所有的欧元区国家只能在一个货币政策和本质上同意的利率水平。因此,甚至连在国内经济活动放缓的时候自然利率下跌这种在独立货币国家正常发生的变化,对欧元区国家都不会发生。汇率也是如此。”

  未曾想,又过了6年,欧元区的问题果然被Feldstein说中了。欧元区从最初的11国发展到现在的17国,其中希腊是被高盛做了“手脚”后加入欧元区的。而在单一货币政策下,各成员国由于失去了利用货币政策来平抑经济波动的工具,因此只能靠各自的财政政策来应付经济问题。这样日积月累问题丛生。

  现在回过头来从整个过程看,欧债的问题和欧元区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学者们没有意识到、没有研究过的事,而是早在观察之中。就拿希腊债务危机来说,也早在观察之中。为什么今年这些问题会弄得这么突然、这么突出、这么严重呢?这是在演什么戏?恐吓谁呢?

  仔细看,这些问题在今年好像突然爆发,主要是因为欧元区的结构性矛盾已难以维持下去了,需要有一个了断。而这种了断不仅有经济含义,更有突出的政治含义,需要欧元区17个国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更强的约束。而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对未来的欧元区发展非常重要。

  这样一来,就连带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因为欧元区国家虽然人口不多,但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却很大。尤其与新兴经济体的互补性很强,当欧元区财政从紧时,自然会影响对新兴经济体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所以新兴经济体现在有点紧张,也是很自然的。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欧元区的问题主要还是它们的家务事,而新兴经济体与它们的互补性贸易是有刚性的。因此尽管对欧元区的贸易在未来的增长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它的基本需求还是有的,还在那儿的,只是今后的谈判会艰苦些,工作更难做罢了,需要有思想准备。(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宙洁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贾海滨)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