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疯狂已近“末路”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侯美丽
2011年10月19日16:13
  与以往“按住葫芦浮起瓢”相比,监管部门这一次是跟银行理财产品“杠”上了,频频出手整肃市场乱象。银根紧缩大背景下有点儿疯狂的理财产品,在如此严政下是否能变得淡定?上周末,本报记者对北京市部分商业银行网点进行了走访了解。

  银行“疯狂”理财

  今年的银 行理财产品有点儿疯狂。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存款性金融机构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4751款,发行规模超过11万亿元,早已远远超越了去年同期的数据,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在今年6月末更是出现过3天期限产品8%、9%的高点。

  与去年相比,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产品短期化;二是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中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倒挂。据银率网统计,7月份,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809款,环比下降4.9%。8月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770款,环比下降11.1%。而日前发布的9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月报显示,截至9月28日,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149款,环比增长14.7%,创年内新高。而按照期限分类统计,9月份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6个月)发行1954款,环比增长15 .8%。其中1个月以内产品最多,发行780款,占比36.3%,环比增长13.5%。另外,1至3个月产品发行691款,3至6个月产品发行483款。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这些特点与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冲时点有关,有些银行为了月末冲点,出售短期理财产品,通过技术处理,将这部分钱留在账户上作为存款。

  国庆长假后季末冲时点压力缓解,银行在售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多了起来,原本一路高涨的预期收益率也开始走软。记者上周末在北京市部分银行网点的走访中发现,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明显拉长,7天期以内的产品已非常罕见。本周只有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有两款7天期理财产品在售,目前3个月到1年期的产品占主流,两年期的产品也逐渐增多。而相对于节前短期产品动辄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相比,市场上已经出现收益率在3%以下的理财产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财富系列之“月月升”理财产品,期限为29天,投资门槛为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仅为2.2%。

  “从近几年的投资风格上看,银行理财产品有不断走向激进的趋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由于国内理财市场竞争激烈,各家银行纷纷利用高收益率吸引客户,而更高的收益率意味着银行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银监会出台相关措施规范银行行为势在必行。

  监管釜底抽薪

  银监会今年频频出手整肃理财产品市场乱象。

  从7月初以会议纪要的形式通知叫停六类理财产品,到7月下旬建议慎发7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且不能为“冲时点”拉存款随意抬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到上周,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又试图从销售环节规范银行理财市场。

  “对于低风险的产品影响不大,新规主要影响的是一些中等风险以上的产品,譬如将理财产品的起售金额与产品风险程度挂钩,风险程度超过三级(含)的产品,起售门槛将提高至10万元。这样一来客户投资的门槛提高了,一些小客户会有流失。”某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银监会对银行“资产池模式”的整顿为界定“变相高息揽储”做了必要铺垫。目前银行卖出的理财产品多数并不明确披露资金的投资去向和投资比例,这种不透明性使得银行可以根据揽储形势需要而随意设定理财产品的收益,进而达到揽储目的。而《办法》要求银行在理财产品结束或终止时,披露实际投资资产种类、投资品种、投资比例等信息,让银行饱受质疑的资产池模式实现更加透明化管理。

  而真正的大动作据说在10月底出现。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银监会日前向银行内部下发了一纸紧急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在一个月内清理“资产池”,实现每个理财计划单独核算。每个理财计划单独核算,无疑是要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累计风险的做法,制止商业银行用新理财产品吸纳的本金弥补旧理财产品的损益。届时不符合规定的理财产品“一概叫停”。并且,超短期理财产品“原则上”不允许发行。

  郭田勇认为,银行不应只盯着短期理财产品冲时点的作用,而应多创新符合客户需求的新理财产品,随着《办法》规定的细化,银行理财产品也将逐渐回归正途。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