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银行服务与银行安全

广州预付卡市场调查 自游通卡发票内容五花八门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1年09月22日09:41

  广之旅“自游通卡”

  吃喝玩乐,交通费发票搞定

  新快报记者 王中 张潇 见习记者 陆琨倩

  近日广州读者向记者反映,有业务员向其公司推销广之旅的“自游通卡”,表示用该卡不仅可以在报团旅游时使用,更可以在指定的酒店、饭店消费,甚至可以到KTV唱歌,到发廊美发。该读者透露,“虽然买卡开的发票是会议费、培训费,但可以吃喝玩乐,这其中的猫腻太多了。”

  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一类可以在诸多商家使用的多用途预付费卡,也正是此前央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中重点整顿的商业预付卡。但是当年作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试点之一的“自游通卡”,在央行2010年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执行之后,其发卡机构的身份是否合规引发了质疑。同时,发票项目与消费不符等重点整顿的问题在“自游通卡”的办理使用中也依然存在。

  1 发票内容五花八门

  新快报记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与广之旅“自游通卡”相比,虽然南湖国旅、广东中旅等同城旅游业同行也都有类似卡类产品,但一般只能在各自的营业网点内支付旅行费用时使用。相比之下,广之旅宣传其“自游通卡”合作商户已超过200个,涵盖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等多个消费领域。

  以绿卡为例,其合作商户中不乏广州知名商户,包括广州酒家、四海一家、小肥羊、上本台湾涮涮锅等。除餐饮业外,持该卡还能到HairCode发廊美发,到金矿KTV唱歌,到UME国际电影城看电影;而针对上海、香港旅游市场的红卡,其合作商户更包括了香港百老汇电器连锁店、SASA化妆品专卖店、周大福香港及澳门共55家分店等。

  相比消费范围的广阔,购买“自游通卡”所开发票的项目也是相当丰富,包括参观学习费、考察培训费、差旅费、代订房、会议费等,项目近20个。客户购买时可自由选择发票内容,新快报记者所买的“自游通卡”就开了一张项目为“代订交通费”的发票。

  随后,新快报记者分别到绿茵阁、HairCode发型屋消费。两家店铺均表示接受该卡的刷卡消费,使用也与一般信用卡无异,通过POS机即可刷卡,且无需设置密码。从刷卡存根联看,是通过银联刷付,发卡行为“SVC-CARD”,备注中也注明了“广之旅自游通”字样。不过,各店家均表示刷此卡消费不能再开发票。

  新快报记者还注意到,刷卡消费后在广之旅官网上还可以查询该卡片的账户信息,在查询页面上则显示有“网付通”、“中国银联”的字样,而网付通为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旗下的业务品牌。

  2 发卡“合法身份”存疑

  相比广之旅的“自游通卡”,广州市民平素最常接触到的预付卡主要来自各百货公司或超市,如广百、友谊、吉之岛等都有积分卡。“这些超市卡、百货卡都是单用途的预付卡,由单一商业机构发行,并只能在该机构旗下连锁店内使用。另外像在发廊办的充值会员卡、健身俱乐部办的储值卡都属于这种性质。”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向新快报解释,而广之旅的“自游通卡”则不同,属于多用途的预付卡。

  对于广之旅发行“自游通卡”,但“使用范围却不限于自身旗下机构,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消费商户从饭店、酒店,到美容店、KTV,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现象,上述人士介绍称,央行去年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对预付卡有明确定义,即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放的预付卡。“自游通卡”应该属于这个范畴。“既然属于监管范畴,也应该按照《办法》规定,今年9月1日后没有获得预付卡发行牌照或没有进行牌照申请备案的机构,是不能发行预付卡的。”

  不过,新快报记者查询后却发现,广之旅并不在央行已发布的40家第三方支付牌照获牌企业名单中,即使“自游通卡”的合作方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也只有“银行卡收单(仅限于广东省内)、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受理”几项支付牌照,其中并不包含“预付卡发行”许可。

  此外,今年5月,由央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预防腐败局等7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中也规定:“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多用途预付卡。”

  回应

  广之旅:不涉嫌违规

  面对质疑,广之旅相关负责人向新快报回应称,“自游通卡”发行自2008年,当时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国民旅游休闲计划”而推进的先行先试。“这张卡的定位就是打通旅游供应链条,而其合作商家也都是围绕着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当时还有一些机构发行了‘益民卡’、‘天下通’也都是类似的产品。‘自游通卡’发行几年来,绝大部分持卡人消费还都是在广之旅的旅行社订购相关的旅行产品。”

  该负责人并称,“自游通卡”的发行主体为广之旅本身,网付通只是结算渠道。虽然并没有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发卡并不涉嫌违规。“自游通卡已经在央行进行了备案,而且我们跟央行方面也都一直有沟通,去年以来也在央行指导下在进行了调整。”

  央行:预付卡太敏感

  而对于“自游通卡”等预付卡的合法身份问题,人行内部人士昨日也向新快报记者坦言,目前这个话题太敏感,央行已规定各级机构都不便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

  “其实,‘自游通卡’遭遇的尴尬并非个案,目前在预付卡业务上还没有实施细则出台,这个领域依然是模糊地带。”有熟悉央行预付卡业务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获得“预付卡发行及受理”牌照的企业仅13家,其中3家还被限于只能进行“线上业务”,实际获牌企业仅10家。“而各地的预付卡企业非常多,很多还是由政府主导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各地的公交卡不仅涉及多个公交公司之间的票务结算,有的还能进行购物消费,属于多用途预付卡,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这些卡如何处理界定依然没有定论。”

  链接

  谁来监管预付卡背后的灰色利益

  预付卡市场的模糊身份背后,是整个预付卡市场中大量存在的灰色利益。

  今年5月,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其中明确规范商业预付卡的发行和购买,是“防范利用商业预付卡洗钱、套现、偷逃税款以及行贿受贿的有效途径,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而发放“预付卡发行及受理”牌照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以企业有1万元盈利为例,若企业把这些钱都用于购买预付卡,并取得相应发票,这笔收入就相当于支出,不用缴纳所得税。在税务角度看,这种做法变相加大运营成本,从而摊薄了利润。”有公司财务人员对新快报记者解释称。

  此外,也有企业将预付卡作为“员工福利”下发,也可以为员工避税。“若企业直接以现金方式发放奖金,员工就需要缴纳个税,而若以礼品卡方式发放,且有相关‘合理’发票,则该项资金相当于支出,则员工也并不需要缴纳个税。”

  事实上,在不少机关乃至企事业单位,以发卡形式奖励员工并不少见,而金额也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责任编辑:张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