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期货 > 农产品 > 棉花

8月棉花进口环比增三成 国内外棉价差大幅趋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彭斐
2011年09月20日09:33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彭斐 发自北京

  与去年以来棉花价格“过山车”般的走势相仿,近一年来国内外棉价的差额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1棉花年度,国内外棉价一度曾高达6000~7000元/吨的价差,当前已回落至2000元/吨以内。

  据海关统

计,今年8月,我国进口棉花数量继续反弹,达到20.7万吨,较7月增加5万吨,增幅为32%;平均进口价格3025美元/吨,较7月下跌85美元,跌幅2.7%。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69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以来的棉价暴涨暴跌对整个棉花产业链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增加棉花进口配额是减缓这一冲击的重要方式。

  “供需结构合理将会使棉市平稳。”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国内外需求没有恢复,但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丰收,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新棉花年度中,预计国内外棉价均上涨乏力。

  国内外棉价渐近

  2010/2011年棉花年度(2010年9月~2011年8月),国内棉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行情。

  据卓创资讯监测,去年9月至11月初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棉价涨幅超过67%,成为大宗农产品牛市的“风向标”。今年2月,棉价攀升至每吨3万元的历史高位,随后棉花现货和期货价格开始一路下跌,直到跌至最低19800元/吨的收储价附近。今年3月份,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曾一度达到6000~7000元/吨,随国内外棉价暴跌,当前这一价差已缩减至2000元/吨以内。

  中储棉花信息中心9月14日发布的公告称,8月我国进口棉花数量虽继续反弹,但价格却回落至3100美元/吨以下。而在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中,调高了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预估。该报告显示,中国2011/2012年度棉花进口量预估为1450万包;而在去年同期,中国2010/2011年度棉花进口预估为1198万包。

  “从棉花贸易来看,我国棉花存在一定的缺口,近年来每年的进口量在200万吨以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周善青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又是纺织品服装最大出口国,内外需紧密关联。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的服装出口实现了同比超过20%的增长,但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认为,这实际上是提价导致的账面虚增,上半年实际出口数量增长大概只有2%。

  “出口疲软,内需不振,上下游纺织行业的萧条,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棉花价格在6~8月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反而会反常暴跌。”卓创资讯棉花行业分析师孙立武表示。

  汪前进认为,棉价从3万元/吨的高价下跌至2.5万元/吨左右时,市场还普遍相信是游资的离场导致了这一结果。然而此后一再下跌直至跌破政府设定的保护价19800元/吨,这就有必要梳理一下棉市本身的供求因素了。

  棉价回升仍有赖终端需求

  “受此前棉花价格疯涨的影响,棉织品价格普遍上涨,国内的需求受到很大抑制。”孙立武表示,与此同时,欧美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国内需求依然疲软,造成棉纺织行业受到拖累。

  中国棉花协会认为,新年度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或将持续趋缓,预计棉花需求仍维持上年度水平,即1000万吨。中棉协监测,截至8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还有近50万吨,接近常年水平,但同比增长近1.5倍。

  “需求没有恢复,但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丰收,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孙立武表示,加上原有库存,新棉花年度中,棉价上涨乏力。

  孙立武补充说,去年棉花价格飞速攀升,让棉农们有了待价而沽的想法,但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棉价就飞流直下,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收购,那肯定会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棉价的大起大落,收购加工企业都不敢敞开收购,收收停停,纺织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料供应部部长王兆停称,2010年度棉价暴涨暴跌对整个棉花产业链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增加棉花进口配额是减缓这一冲击的重要方式。

  孙立武同时表示,棉价的真正回升还得靠终端需求拉升。我国的棉纺品大部分出口国外,但现在全球经济不乐观,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大幅增加、欧美债务问题困扰全球经济、出口阻力较大等因素或许还会持续影响市场。

(责任编辑:廖廖)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