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上海:价格保险兜底蔬菜“成本”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2011年04月26日11:32

  4月24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油车村,菜农雇人抢收地里的卷心菜。

  编者按:

  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保险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险人义不容辞的专业职能和社会责任。本报在今年“两会”期间邀请保险业代表委员集体接受采访,对保险业如何积极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破了题,之后派出记者先后采访报道了大连、河北、天津等地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从本报3月10日一版头条《内外兼修参与创新社会管理》、4月6日《大连保险业:社区孕育保险需求》、4月7日《河北:构筑保险护城河》、4月12日《天津:医责险破解医改难题》,到今天推出的《上海:价格保险兜底蔬菜“成本”》,我们已围绕“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主题连续刊发了5组报道。应读者要求,为方便阅读,“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专栏从今天起标明序号,敬请读者关注相关后续报道,并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保险报 中保网 记者 李画

  “青菜成本价6毛一斤,但最近6分钱都没人要。一亩地一茬出产400斤,自己的200亩地一茬青菜就亏损43万元。”上海奉贤区青莲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杨仁兴一边愁眉抽烟,一边跟记者“算账”。

  近期,上海菜价普遍回落,菜农的收益受到较大影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价格如同一双隐形手,一边连着田头,一边连着餐桌。

  近年来,农业市场化给政府调控带来了全新课题。上海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蔬菜价格保险蕴含的巨大经济效应和社会职能,在成功试点“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的基础上,近日公布了由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推进方案。

  保险业试图以价格保险建立起绿叶菜成本价格保护体系,帮助政府统筹兼顾市民和菜农利益,探索以保险手段积极参与经济社会管理。

  农民受伤了

  记者4月24日来到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油车村,田间地头农民正在紧张劳作。远远望去,饱满翠绿的卷心菜整齐排列于松软的田埂之上。走近了看,头戴斗笠的农民从根部一刀砍下去,圆滚滚的菜团便顺势滚到了脚边。村民们将一个个卷心菜装进麻袋封口,扛上三轮小车。村民事先在狭窄的柏油马路边挖出一个约长5米、宽4米、深2米的大坑,将装袋后的卷心菜埋进大坑。

  菜农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以来,卷心菜、大白菜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尤其是卷心菜,现在几分钱都卖不出去。将这些卷心菜先储存起来,再用土法腌渍做成泡菜出售,能够收回一点成本。

  而青莲蔬菜合作社情况更糟。他们将地里收割上来的青菜送到批发市场,批发商不要,两天时间,菜就蔫了,只能直接倒掉。杨仁兴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青菜特别好卖,批发商争相到地里来拉菜。更有批发商为了能从农户手中“抢”到菜,提前向农民预付定金包下几亩地的青菜。而今年原本一些已经预付定金的菜贩子连定金都不要,干脆不来了。

  青菜滞销的原因一方面与上海近期气候相关,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有些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菜价上升,菜农一起扩大生产量,菜一多,菜价就下跌,菜农再一起减产,造成新一轮供应紧张,然后菜价又上涨……如此以往,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

  青菜在滞销,但是种菜成本却节节上涨。菜农桂雄在上海金山区亭林镇油车村油车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青菜,他告诉记者,地租、化肥、农药和用工费都在涨价,尤其雇佣菜农来种菜,只有高价才能雇到人。以他的50亩土地计算,需要6—7个工人加紧劳作才能不耽误播种和收割,一个工人每月工资是1300元—1400元。“即使这样,还招不到人呢。”桂雄说。

  在油车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铁皮搭建的简陋办公室,负责人魏永斌对记者说:“我种菜十几年,第一次对种菜的信心有了变化。”他望着窗外望不到边际的庄稼地,眼里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心痛。

  安信农险相关负责人认为,农民种菜时不太了解收获当天市场价格如何,也不清楚目前的销售渠道、销售总量、社会总种植面积,以及同类作物上市集中度。对农民来说,价格风险非常大。

  政府调控之惑

  菜农受伤也在不断触痛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蔬菜技术推广站周雨林告诉记者,看到农民的菜卖不出去,政府相关部门也很着急,但是地方财政无法兜底,因为农业属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的产业,覆盖面太广。“今天蔬菜卖不出去了,政府给予救助;那明天鱼卖不出去,政府也得补贴。开了这个口子,政府根本无法承担这种救助。”周雨林说。

  2005年,政策性农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上海郊区70多户农户开展调研,了解农民最担心的风险所在,68%的菜农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三个选项中选择了市场风险。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发生大灾时,政府会救助农民,但市场风险是农户自己承担的最大风险。

  蔬菜的起始端连着农民,末端连着城市消费者。菜价太低,农民受苦;而菜价太高,市民又不满。政府往往处于调控的两难境地。事实上,上海市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把促进蔬菜产供销和价格基本稳定强化到市长负责的“菜篮子”工程。更从生产领域对农民种植补贴,流通领域对菜场、摊位费和运输费进行补贴。短期内能够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但长期却经常遭遇“调控滞后”的尴尬。

  农民和市民都“伤不起”。上海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为何只保绿叶菜

  不管是将价格引进保险,还是将保险引进价格,最终上海市将目光聚焦在一种新型农业保险——青菜价格保险上。2010年1月1日到2月底期间,安信农险对近6万亩青菜成本价格承保,保险标的仅为上海本地生产的青菜。而近期滞销严重的卷心菜、大白菜以及经济类作物均不在保险范围内。

  安信农险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反复考察和论证,安信农险认为价格保险有其一定的承保条件。因为绿叶菜的保鲜期非常短,从可以采摘到必须采摘,只有一周时间。一旦采摘下来,销售期仅有1-2天,因此绿叶菜对价格敏感度之强,没有任何可调控的手段。“菜农今天5毛钱不卖掉,明天可能连5分钱都不值了。”他说。

  此外,在上海有句俗语:“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每天吃绿叶菜是上海市民的饮食习惯,因此绿叶菜价格、供应量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表示:在上海,稳定物价先要稳定菜价,稳定菜价先要稳定绿叶菜价,稳定绿叶菜价需要农业保险支持。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约有5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其中15万—17万亩为绿叶菜。只有当每天绿叶菜的市场供应量稳定在1500吨左右,才能保证绿叶菜正常的消费水平。上海本地绿叶菜供应量约占市场60%—70%的比例。

  安信农险确定出过去三年来菜农种植的平均成本价格,与上海五大批发市场的每日批发价进行比较,如果批发价低于确定的成本价格,安信农险向投保的农户进行差价补偿。在“冬淡”期间价格浮动下,一亩地最高赔付了187元。

  安信农险负责人认为,尽管赔付率很高,意义却十分重大:首先,“冬淡”青菜价格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第二,菜农的利益受到保护,种植积极性比较高;第三,农业保险作为金融工具,帮助政府转变职能的作用体现了出来。

  周雨林称,价格保险让农民心里踏实了,即使不赚钱也不亏本。上海奉贤区青莲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杨仁兴对记者说,这两天他天天看报纸,非常关注“夏淡”的新闻,准备马上为自己的合作社投保“夏淡”绿叶菜价格保险。“如果一年四季都有这种价格保险就好了。”杨仁兴说。

  “夏淡”呼之欲出

  近期,上海市农委公布了“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方案。相比“冬淡”价格保险, “夏淡”价格保险的保险品种进一步扩大到青菜、鸡毛菜、米苋、杭州白菜、油麦菜5个品种;计划保险面积扩大到12.5万亩;保险时限进一步延长,从“冬淡”保险期的59天延长到“夏淡”保险期的77天。

  而“夏淡”价格保险较之于“冬淡”价格保险,有两处核心变化。第一,“夏淡”使用的价格指标更加合理。理论上,所谓差价补偿,应该是农户田头价和其成本价之比。田头价和零售价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但实际操作中,每个农民销售的价格都不一样,而流通环节也过多,没有任何机构能够提供准确的田头交易价格。“冬淡”价格保险使用的五大批发市场的批发价,其实也只反映了上海市场50%的菜价。本次“夏淡”价格保险,安信农险采用了统计局公布的官方零售价,按照前三年的平均菜价确定了一个数值,与统计局每日公布的零售价比较,如果低于此平均值,安信农险就认为农民的成本价降低了10%,零售价与成本价做同等的比例波动。“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与CPI统计口径的数值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数据也更权威可信。”安信农险负责人说。

  第二,体现在具体操作层面。参与价格保险的农户要按照安信农险提供的指导,基本可以做到均衡播种、均衡上市和均衡供应。实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却是有指导的市场行为。安信农险和上海市农委将严格过程管理,指导菜农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种植规定的产品。

  价格保险的核心与价值

  青菜成本价格保险可以看作保险业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突破。通过农业保险机制,改变政府在干预市场中的行为,这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保险问题。价格保险体系的核心不仅仅在于保险本身,而在于它已经创造性地参与到上海市蔬菜价格调控和管理中去,这是其真正的价值。

  该负责人强调,农业保险公司具有特殊性,所提供的是公共性、政策性和福利性的保险产品,追求利润不是农业保险最主要的目的。不过他也坦言,价格保险还属于初创阶段,经验和教训完全要靠自己摸索。

  3月24日,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到安信农险调研金融创新服务“三农”的工作进展。韩正表示,要认真总结今年初上海市冬季绿叶菜“保淡”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建立起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进一步维护好广大郊区农民和广大市民的利益。

  在上海建立蔬菜价格保险长效机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上海蔬菜生产必须要走产业化、规模化道路。这种机制无法建立于散户基础上,应将上海10万菜农逐步纳入合作社、生产基地等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体系,并逐步实现产超(超市)、超标(标准化菜场)和产社(社区)等三个对接。

  第二,建立上海本地绿叶菜最低保护价体系。核心在于要建立一个全市联动的,包括了田头价、批发价和零售价在内的价格数据平台,让农民、农业合作社及时了解市场价格信息和市场价格波动状况,有根据地决定生产规模。该数据平台也应向物价部门、统计部门、金融部门、菜农和市民开放。

  第三,将政府名目繁多的各种农业补贴集中起来,集中投入,鼓励建立经济化组织、建设价格数据平台和低保人群的补贴机制,把财政款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效果会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陈大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