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似有若无,是恒生指数自去年11月18日23099 点开始出现zigzag(拉锯)的理由。十一个月过去了,以指数计变化不大,但个别股份变化则十分大。赚钱与否,由拣股决定!
2011美国十大展望
展望2011年美国:一、美国新屋建造无法超过2006年的160万间,估计要到2013年底、2014年初,楼市才进入复苏期,七年调整期才告完成;二、2010年经济逃过双衰(Double-dip),但2011年双衰退威胁仍然存在;三、失业率估计仍在9%或以上;四、利率保持在0.25厘;五、欧洲主权债券问题陆续爆发;六、美元止跌回升;七、中期选举后,担心共和党占优势;八、州政府债券出事;九、企业纯利进入回落期;十、股市仍是上落市。
金融海啸后,去年1月美元利率降至0.25厘,以及3月份开始美联储购入1.7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或按揭证券,令美国经济去年7月起止跌回升,今年11月美联储则计划推出QE2去阻止日式衰退在美国出现。芝加哥联储银行主席埃文斯(CharlesEvans)及波士顿联储银行主席罗森格兰(EricRosengren)表示,将在11月2-3日的公开市场会议上支持伯南克所提出的QE2,令失业率可在2012年降至8%,而通胀率(不包括食物及能源)则升到1%。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说,22个成员国大部分支持央行购入债券。英国央行行长表示,刺激计划将加码至1000亿英镑,以令英国明年GDP可上升2.2%。不过,上周人行却加息去压抑通胀率。
中国第三季GDP增长率9.6%,较第二季的10.3%略为放缓,9月份CPI升3.6%,相信未来12个月人行仍须加息两至三次,才能把利率与CPI增长率持平,即负利率环境在未来十二个月仍然存在。股市由7月至今已上升一段日子,出现调整十分正常,在短期仍有安全网,原因有二:一、QE2;二、美国中期选举。这两个安全网是否有用?事前谁都不能知道。
中国“十二五”规划草案明年3 月将提交人大会议终审,重点是收入分配、住房、医疗、教育系统方面作重大改变,告别1979年至2009年的高增长期,进入“包容性增长期”,从追求量变改为质变,包括:A. 要均衡发展,不像过去三十年那样让部分人先富起来;B. 发展路线的改变,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主,不再盲目追求GDP高增长;C. 国民收入蛋糕分配,普通人要多点,大力提升个人收入,而非过去的国进民退政策;D. 首次提及世界观,即中国在面向世界之时,要担当什么角色?
各国财经政策背道而驰
我们正面对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以日本为首、欧美等国家正在加入的低GDP增长经济区,他们正面对disinflation(反通胀)甚至deflation(通缩), 而其GDP占全球GDP总量的60-65%。另一个是中国、印度、东欧等国家组成的高GDP增长经济区,目前只占全球GDP的20%左右,他们对原材料的需求,亦带动了澳洲、加拿大、巴西、俄罗斯、中东及非洲等原材料出口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他们加起来亦只占全球GDP的10%左右。
其他少数国家例如瑞典、挪威、瑞士等,则依赖品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为生,较不受全球经济盛衰影响,他们占全球GDP比重便更小。最后谁影响谁?中外各国的财经政策背道而驰,2011年谁主浮沉?
1929年至1932年美国出现通缩源于金本位。罗斯福上台后,将美元大幅贬值,从2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改为35美元,并宣布持有黄金为非法,借此解决问题。
不过,美国今天通缩源自进口货价太便宜,于是只有逼使别国货币大幅升值,才能解决美国的通缩问题,只是如此一来却令别国经济陷入通缩(例如1990年后的日本)。别国愿意合作吗?一旦处理不好,便如1930年代引发全球贸易战。通货膨胀(泛指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在1966年前并不明显。
越战令美国政府滥发货币,美元购买力便不断下跌,令通胀率自1967年起升幅渐明显。1971年美元同黄金脱钩后,至1980年底这十年,美国更出现战后首次恶性通胀,到1981年通胀才受控回落。
通胀与楼价并非同步
有人以为在高通胀期楼价必升。战后至今,美国楼价平均每年升幅大约只较CPI多2%,但地产有本身周期,例如1987年至1994年美国楼价处回落期,1995年至2006年美国楼价处上升期,2006年下半年起又再次进入回落期。不同州份表现亦不同,例如德州楼价极受油价影响,底特律楼价则同汽车业挂钩,加州楼市受电脑行业影响,反映通胀同楼价关系并非同步。
有人以为在通胀期食品价格必定大升,又是另一误会。
1970年至1980年全球食物价格大升之后,出现了二十年回落期,2000年1月起才再上升。2010年食物价格升幅十分大,基本食物价平均上升48%,肉价升39%,是否接近尾声?亦有人将黄金、白银同通胀混为一谈,又是另一美丽误会。上一个黄金牛市1966年开始、1980年1月结束,共13年。这一次由1999年开始至今已12年。战后至今美国每年平均通胀率(CPI)升幅只有3.5%,并非一般人想像中那么大。然而,货币购买力虽然平均每年只失去3.5%,但65年后的今天,便只余下7%购买力(即今天100美元只能买到1945年7美元的东西)!
1998年至2008年过去十年美国CPI仍升34%,同期电脑售价却跌76%,原因是生产成本下降令售价回落,问题仍不大;如果售价下跌是需求不足引发,例如2006年下半起的美国楼价,则令人担心,1997年第三季至2003年第二季香港楼价便是如此。需求不足如因实质利率高企而产生,只要实质利率过高的情况消失,需求便回升,例如2003年下半年起的香港;如在负利率环境下需求仍然不足例如美国,目前情况便教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