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理财

老年人频遭“被保险” 选看得懂的产品防忽悠

来源:荆楚网
2010年10月11日10:47
  不久前,汉口的方婆婆到家附近一家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结果被貌似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公司员工“盯”上。在收益比定期高许多的诱惑之下,方婆婆首期支付3万元,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

  事后发现,购买的“理财产品”不过是一份保险。方婆婆及家人要求退保时被告知 ,因为过了15天的犹豫期,退保可以,但要损失10%以上的本金。

  类似老年人“被保险”、理财遭忽悠的投诉本报近期接到不少。

  没多久就是九九重阳节了,为了让老人远离理财陷阱,理性理财,本报记者近日就老年人如何投资理财的话题采访了多位资深理财经理。

  不适宜期限较长的投资

  民生银行资深理财经理艾莉介绍,退休规划和子女教育规划一样,是人生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门。退休规划越早进行越好,并不是要等到退休后再进行。“如果退休前规划、准备得不够,年老退休后再规划,要注意把握老年人收入、支出的一些特点。”她说。

  据介绍,老年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一般来说,老年人除了退休金外,就是子女孝敬的”孝心钱”了。对部分家庭的老人来说,不但没有“孝心钱”,还要被子女“啃老”。

  老年人的退休金多会大幅低于退休前的收入,退休收入的增长率往往也低于通胀率,其结果是老年人的储蓄不断降低,甚至会负增长。“老年人的收入下降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像年轻人一样,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年轻人投资亏了,还有时间有机会赚回来。对老年人来说,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理财应该是"稳"字当头。”中信银行中南支行行长助理蒋烨说。

  蒋烨还说,在老年人退休后的支出中,医疗费用的支出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老年人容易生病,常常会有急用钱的时候。“不太建议老年人进行期限较长的投资。提前支定期存款,利息将全部按活期计算,利息损失较大。”

  兴业银行资深理财经理王峥峥提醒说,许多老年人对保本型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情有独钟,事实上这类产品中有许多产品提前终止会有一定的本金损失,大多数的产品是客户不得提前终止的。如果老年人购买这类产品过多的话,一旦就医急用钱,可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高风险投资比例不超过20%

  “在国内保障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大部分老人都要靠存钱养老。在当下的负利率时代,如果不理财,只是一味地在银行存钱,资产将会缩水。”中信银行中南支行行长助理蒋烨认为,老年人同样要注重理财,努力让资产保值增值。

  据了解,储蓄、国债、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投资于债券和票据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实物黄金等风险较低,比较适合老年人投资。但具体选择何种理财产品,如何进行资产配置,要根据自己的资金量、闲置期限、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决定。

  资深理财经理艾莉介绍,在选择何种理财产品时,要注意把握其特点。一般来说,国债和货币型基金的风险较低,起点也较低,最低几百元即可参与投资,其中国债期限一般较长,一年或三年以上的较多。投资于债券和票据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起点金额为5万元,理财期限从7天到一年都有,收益较稳定,年收益一般在2.5%-3.4%之间,比存活期收益高10%-50%。

  此外,还有部分投资渠道可供老年人选择,包括基金、房产、股票等。

  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田丰说,有一个简单可行的公式可供参考,就是“100减去年龄”,等于可以投资的风险资产的比例。举个例子,一位65岁的老年人,他适合将65%以上的金融资产放在保本型产品中,最多将35%的资产投向有风险产品。

  中信银行中南支行行长助理蒋烨建议,老年人可进行如下资产配置:拿70%-80%的资产进行稳健投资,比如储蓄、国债等;拿10%-20%左右的资产进行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比如购买基金、股票等。“较高风险的投资可拉升整个投资收益水平——稳健型投资的年收益若为3%左右,较高风险投资的收益若为7-8%,则整个收益水平可能达到5%左右。较高风险的投资即使损失较大,因为占比不高,也不会影响大局。”他说。

  选择自己看得懂的产品

  银行理财经理介绍,基于前述的老年人收入及支出特点,老年人要轻松理财,重要的是要掌握安全性和便利性两个基本原则,不要一味追逐高收益。所谓安全性是指首先是不亏本;所谓便利性是指老年人用钱,尤其是看病用钱难以预知,需支取方便,以备不时之需。

  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财富管理部负责人田丰提醒,理财中有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收益永远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必定越大。老年人在选择理财方向时往往会货比三家,哪家给出的预期收益率越高就会选择哪家。其实在这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明白,为什么同类型的产品中这家的收益要比别人的产品高,在高收益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自己无法承受的高风险。

  中信银行中南支行行长助理蒋烨特别说,产品的投向、期限、流动性、担保、结构等都可能会对产品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要选择自己看得懂的,适合自己的产品。“部分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够,为业绩可能片面夸大收益,而不充分揭示产品的风险。钱投到哪里去,收益为什么高,这些问题一定要问清楚,不要怕麻烦。”“银保产品不同于银行存款,其期限一般较长,通常在三年甚至五年以上。若规划不好,需提前退保,本金最高要损失一半以上。个人不太建议老年人购买保险。”蒋烨还提醒,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往往会拿过去的良好业绩说话,其实业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不要被过去的高收益迷惑双眼。老年人要防止被忽悠,其实有一个简单易行办法:正常的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在4%左右,当销售人员称某产品年收益超过5%的时候,老年人就要特别留意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了。(楚天金报 记者张新雄 通讯员潘丽莉 徐姗姗) (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