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购买的其实是一款看空金市的产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显示,只有产品标的价格比期初价格跌去55美元时,投资者才能获得最高收益。
1299.8美元/盎司。受美元走低影响,国际金价25日再次创出了新高。与今年开盘1096.4美元/盎司的价格相比,这一价格已经上涨了近20
%。但是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这一年之中,银行发行的挂钩黄金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却仅仅达到了保本的最低水平,让投资者大失所望。金市大涨挂钩产品收益低。“我3个月前买的挂钩黄金类产品,产品上标注的最高年收益率是6%,本以为金价大涨,可以获得不小的收益,结果到期一看收益仅有0.2%。”
日前,投资者杨乐找到导报记者,诉说其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的遭遇。杨乐购买的是中国银行5月份发行的汇聚宝HJB10089-V (澳元金上加金),期限为3个月,挂钩标的为国际黄金价格走势。3个月的时间,这一标的价格从1200美元/盎司涨到了1260美元/盎司,涨幅为5%,但是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投资者仅能从中获得0.2%的保底收益。而与上述产品相同的是,中行5月发行的另一款挂钩黄金类产品汇聚宝HJB10084-V(美元金上加金)的收益同样不佳,也仅为0.2%。
同时,导报记者发现,近5成黄金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都遭遇了类似“金市大涨,产品低收益”的情况。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720款,其中,未达预期收益的产品共计6款,占到期产品总数的0.83%,而在这6款理财产品中,有5款为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对等的赌局为何金价大涨,投资者却大多没有得到实惠?山东经济学院教授吴奉刚表示,投资者对产品的误解以及金融产品本身的设计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因。“杨乐购买的其实是一款看空金市的产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显示,只有产品标的价格比期初价格跌去55美元时,投资者才能获得最高收益。”吴奉刚分析。
杨乐也对导报记者表示,在购买时他对这一产品的了解仅限于投资产品是黄金,至于是买涨还是买跌丝毫不知情。“我在购买的时候销售人员只是在说黄金有抗通胀和升值的作用,是比较安全的投资理财产品,没有提到过产品的具体操作。如果知道是看好金价跌的产品我就不会买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和杨乐一样粗心。吴奉刚表示,即使投资者知道了产品的投资方向,依然不能获得预期最高收益。“因为理财产品本身的条款设计就将银行和投资者放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比如,中信银行(601998,股吧)8月中旬发售的乐投1001A 是一款到期收益与伦敦现货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起始金额5万元人民币,期限3个月。按照产品说明书上所示,若产品标的物价格到期后高过期初价达125美元,就能获得最高8% 的年化收益,反之,则只能获得0.1%的较低收益。“但是按照产品条款显示,乐投1001A只能是在超过期初金价达到125美元才能获益8%。这意味着,即使是金价涨幅达到124.9 美元,投资者的收益也仅有0.1%。”
吴奉刚表示,商业银行则可以通过多种头寸对冲风险,并锁定回报,但投资者赢的概率相对很小。因此,投资者必须清楚这样一个不对等的赌局。“这在现在很多理财产品中都是贯行的手段。”T+D 交易受追捧显然,黄金理财产品表现不佳已经引起了投资者和银行双方的注意。导报记者发现,与现货黄金投资热相比,近期各家银行格外冷静。
24日导报记者随机走访了中行、工行等营业网点,均没有发现挂钩黄金类的理财产品销售。建行中级理财师李倩对导报记者表示,银行暂不发售黄金类产品,一方面是此类产品大多属于结构性产品,产品设计比较复杂,不太适合普通大众投资;另一方面是目前黄金已处于高位,不建议投资者“追高”操作。而导报记者同时发现,在减少挂钩黄金理财产品发行的同时,银行开始让投资者自身参与进黄金理财市场。
近几个月来,包括民生、兴业、招行在内的几家银行通过免开户费和超低佣金率来吸引客户,不断推广自己的黄金T+D 业务。据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理财师芳华介绍,近几个月以来,该业务的开户数一直稳定增长,每天都有几十人打电话或者上门咨询。
“不过,还是建议对黄金投资不了解的投资者不要盲目参与 。”吴奉刚对此表示,黄金T+D具有杠杆效应,采取的是T+0交易制度,加上影响价格的因素十分复杂,风险可控性也不强,投资者应谨慎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