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投资宝典

两套方案筹划 用百万拆迁补偿款买房换车又养老

来源:理财一周报
2010年09月06日06:23

  为了更好地给搜狐网友解答有关家庭理财的问题,搜狐理财频道特约理财专家“坐堂”,在线为您答疑解惑。>>>进来让专家为您答疑解惑吧!

  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很多生活在老城区的居民都面临着动拆迁和重新安置。有些居民置换得到了房子,相对而言生活变化不会太大,家庭财务变动也不会太大。

  案例

  李小姐,27岁,家住上海,月收入税后4000元;丈夫28岁,月收入税后7000元,二人均有三险一金。父母亲都有医保,每月退休金1500元/人。

   目前父母家的平房拆迁,所得补偿款约150万元。父母现在租房,每月3000元,暂时签一年租约;父母月开销1000元,有6万元存款。

  家庭月开销2500元;现居住在一套两居室(内环),2005年贷款买的,月供2500元,现还有33万元未还清。

  家里有一辆大众POLO两厢,丈夫开车上下班,已开3年;有股票3万元,但现在赔1万,暂无存款。

  李小姐和丈夫打算在2-3年内生一个宝宝。

  理财目标

  ● 给父母在同一小区买套一居室,或者用现住的两居室换购一套中环以内设施齐全、交通方便的三居室,如何规划?

  ● 父母养老问题,预留多少资金才合适?

  ● 丈夫三年内想换辆30万元左右的车,每天上下班用。投资理财怎么做?

  香港注册金融分析师/赵志敏

  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很多生活在老城区的居民都面临着动拆迁和重新安置。有些居民置换得到了房子,相对而言生活变化不会太大,家庭财务变动也不会太大,只要重新习惯新住址就可以了;但对于那些得到拆迁补偿款的居民而言,就牵涉到家庭财务的重大变化,需要好好规划新的“财务蓝图”。

  在本案例中,李小姐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小两口也已买了房子、有自己的住所,因此李小姐和她父母两个家庭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财务规划的侧重点也不同,应该分开规划,但同时也要顾及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系性。其中,李小姐父母家庭应侧重于房产安置和养老规划,李小姐家庭应侧重于家庭投资、育儿以及换车规划。

  养老:

  两套方案筹划无忧晚年

  李小姐的父母都已经退休,收入来源仅仅是每月两人合计3000元的养老金,再加上6万元的银行存款,所幸二老都有医保,而且平日每月开销仅1000元,生活十分节俭,但是即便这样,二老的养老金也是十分不足的。

  养老规划是人生最重要的规划之一。衡量退休后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是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收入/在职收入),理想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在80%以上,这样方能基本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不至于直线下降。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一方面退休时间提早5年,另一方面平均寿命又长几年,因此面临的养老金压力更大。养老金的筹划越早越好,时间使得投资可以具备强大的复利效应,越晚启动复利效应也就越小,晚上几年甚至等于晚一辈子。

  如果像李小姐父母这样,在退休之前没有积攒下足够的养老金,那么就非常辛苦了,因为财务规划实在不是这个年龄所应该的工作。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日常生活开销,而是医疗费用和通货膨胀。日常开销还可以通过省吃俭用来压缩,可医疗费用却是逐年增加的刚性需求,尽管二老都有医保,但对于重大疾病来说仍旧是十保九不足。再加上老年人不适宜投资高风险领域,通胀又使得本已有限的资产面临不断缩水的风险。

  李小姐父母好在有150万元的动拆迁补偿款,多少可以纾解养老金严重不足的尴尬。拿这150万元全部去购房是不合适的,老年人理财应尽量降低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国债、储蓄、保本理财等低风险产品的配置比例到80%,辅以10%左右的一级债基,也可以以不超过10%的比例少量配置一些二级债基,有限参与风险投资。以目前收益水平看,这样配置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3%左右。

  李小姐父母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将150万元中的50万元留作养老所用,其余100万元用于购房,50万元的养老金补充虽然不能达到完全无忧的财务自由状态,但至少可以使二老活得更有保障。第二种方案更大胆一些,二老完全不必再考虑买房的事情,把150万元全部用作养老金储备,换租一套中环以内交通方便的二居室房子,如果签订长租合约,把租金控制在2500元/月以内应没有太大问题。假设150万元年均收益率达到3%,那么每年有45000元投资收益,足以覆盖每年30000元的房租费。即便今后150万元本金有所消耗递减,二老仍是可以保障至少几十年的租房开支。

  房产:

  给老年人购置房产需注意四点

  很多年纪大的人对待房子的想法会比较传统,因此可能还是会希望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面,这样才会感觉更踏实,从保障老年人晚年精神需求的角度来看,将动拆迁补偿费用用于购房也未尝不可。但是唯一需要坚持的原则是:不能把全部的150万元补偿款都拿去买房子,正如同前述的第一种方案,留下50万元作为养老金补充,另外100万元用于买房子。

  以目前上海的房价来看,如果不向银行贷款的话,100万元最多只能买中环以内的一室户,而且还是50平方米都不到的老式公寓,居住条件较差。如果能够借用银行信贷杠杆申请20万元贷款,那么情况就会大有改观。一般银行都对借款人的年龄有相应的限制,比如说借款人年龄加上贷款期限不能超过60岁,李小姐的父母已经退休,收入来源也十分有限,因此可以申请有些银行提供的“个人住房接力贷款”服务——“父债子还”,国内有些其他城市还可以提供子女公积金贷款给父母买房的政策,今后也有可能在上海推广。如果李小姐父母实在不能被银行接受为符合资质的借款人,那么建议李小姐或其先生作为借款人向银行申请20万元公积金贷款,李小姐夫妇二人均有三险一金,只需动用其中一人的公积金就可以帮助二老改善居住条件,一者是尽子女的孝心,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二者父母百年之后房产迟早也归属李小姐夫妇,现在尽力也是应该的。

  假设李小姐夫妇申请20年期20万元公积金贷款,那么以目前3.87%的利率水平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首年月供约1450元,以李小姐夫妇目前的收入水平,不会造成太大还款压力。

  在给老年人购置房产时,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首先不是一定要位于黄金地段,但是要尽量距离子女住处交通方便,以方便相互照顾;其次,如果不是电梯房,楼层最好尽可能低,以方便老人上下楼行动,同时社区环境也要相对安全;第三,周边配套设施尽可能完善,比如生活和休闲场所、医院诊所等等;最后还要有相对活跃的社区活动组织以及成熟的老年活动中心,使老年人能经常群聚在一起,下棋、摄影、健身、跳舞、书法、旅游等等,身心健康地安享晚年。

  过程中几乎人人都能获利,但在下跌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却守不住胜利果实,究其原因,还是投资策略出了问题。股票投资也要讲究纪律性,遇到市场大跌时,手中股票“死捂到底”等待大盘再次启动一轮大级别行情解套,这种做法不足取。正确的做法是把握趋势顺势而为,投资就像驾驭一匹烈马,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它前进的方向走。

  首先,每一次投资都要为自己设置盈利点和止损点,尤其是止损点,当形态有走坏趋势时要坚决地及时地“割肉”离场,尽管此时会有所亏损,但至少不至于伤筋动骨,保存下的资金还可以捕捉其他股票的上涨机会。其次,当跌势太大而且仓位过高时,可以考虑使用T+0的投资方式来解套。当后市判断为下跌行情,则先行卖出相应股票,然后待跌到合适的价位再补买回来;当后市判断为上涨行情,则先行买入相应股票,然后待涨到合适的价位再卖出,如此反复操作若干次,只要方向不做反就能有效降低股票的购买成本,直至顺利解套。当然,如果仓位较低,还不如索性止损之后等待机会调仓换股,如能捕捉到好股票自然也能弥补之前止损带来的损失。对于一些平时工作较忙,没有时间盯盘看盘的投资者,可以采用左侧交易的方式做中长期投资,当股市从前期高点下跌50%开始,就可以分五次平均建仓,每跌6%就买进20%仓位的稀缺资源类股票,这样持仓成本就低于市场中间线,持有到大盘回到前高就可以卖出获利。

  李小姐夫妇如果能在股票投资上更加注重交易策略和解套技巧,那么仍然可以坚持做些股票投资,如果习惯难以改变的话,建议还是改为投资基金更合适。但基金投资也要掌握趋势和波段,并非简单地买入并持有就能够安享收益。

  育儿:

  准妈妈的职业规划应提前做准备

  李小姐及其先生两人税后月收入11000元,家庭每月生活开销2500元,自己房产的按揭贷款月供2500元,依照前述规划父母房产月供1400余元,如此计算下来夫妇两人每年可以结余5.5万元。这部分收入如果仅仅是两人世界,那生活还是十分游刃有余的,但是一旦增加了育儿计划支出,那么就该另行仔细谋划了。育儿包括两大部分费用,一是生育费用,二是养育费用。生育费用主要集中于母亲怀孕至孩子出生这一阶段,养育费用主要是孩子出生之后的生活以及教育费用。

  在生育阶段,下决心生一个孩子就意味着李小姐必须暂时离开工作岗位3-4个月时间,有些时间长一些的甚至会休息6个月到1年,这段时期李小姐的收入就会降低一大块,假如平均下来收入减半的话,那么夫妇二人当年只能结余3.1万元左右,同时还增加了孕期检查、营养品、住院、婴儿用品等费用开支,一年下来可能需要5万元左右,因此夫妇俩在2年以后生育孩子会在财力上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在养育阶段,育儿支出更加庞大。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培养到18岁至少需要50万元,如果准备把孩子送出国留学,那么还要再增加二三十万元的费用支出。因此,李小姐夫妇亟须建立一个家庭教育基金。建立家庭教育基金既需要“放大镜”又需要“望远镜”,用“放大镜”来看收益,用“望远镜”来看未来。投资策略上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相应调整,逐年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系数:在孩子7岁之前,可以加大风险资产方面的投资,比例可以设置到70%~80%,以期达到年均综合回报15%以上的收益率;孩子小学5年期间,适度收缩20%的风险投资,转向低风险领域,相应年均综合回报也降低至10%以内;孩子中学6年时间,再收缩30%的风险资产比例,年均综合回报降至5%以内。

  此外,生育对女性来说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机会损失。有些女性在产假结束回到单位时发现原先的岗位已经被人代替,只能接受调整到较为边缘化的次要岗位,职业发展前景受阻。李小姐需要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说与领导保持充分沟通、合理计划产假期限等等,这样产假之后恢复上班可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换车:

  购置一辆与家庭收入匹配的车

  从上述的李小姐家庭财务规划中可以看出,要满足父母安居养老、生儿育女等需求已经要依靠“巧妇擅为少米之炊”,如果再增加一项“3年内换一辆30万元左右的车”的目标,那么家庭财务压力就会陡增。

  李小姐夫妇俩现有一辆大众POLO两厢车,已能满足先生的上下班以及日常家庭需求。汽车消费是折价率较高的消费,俗话说新车买来一下地,价格就先缩水一半,再加上用车成本不仅仅体现在车价上,如果车价越高,车辆购置税也越高,保险费用也越高,日常维修保养费用也越高,车价联动了其他更多的费用开支,将对家庭其他财务安排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一辆与家庭收入水平不匹配的家用车反而会使生活质量降低。

  所以在换车计划上,给李小姐夫妇两条建议:第一是再晚两年换车,适当避过购房以及生育阶段的开支小高峰。李小姐夫妇俩住在内环以内,交通较为方便,就算加上周末出游,估计每年行驶里程不会超过8000公里,3年后车辆行驶时间达6年,总行驶里程应该不会超过50000公里,只要爱惜一点开,再开个三四年也完全没有问题;第二是即便换车,也要把车价控制在15万元以内,以普通收入家庭来说,车辆的主要作用是代步,所以没有必要选择中高档车。况且国家对购买部分小排量车还有额外的补贴措施,小排量家用车平时使用还省油,所以相对更适合李小姐夫妇。

  “螺蛳壳里做道场”,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家庭财务规划的要义或许更多就在于把握好轻重、掌握好节奏,有取有舍、有缓有急。如此这般,财富人生即便达不到完全的自由,但也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廖翊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