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龚箫吟)前日,市民王先生前日致电本报,投诉一保险人员在银行向其推销银保产品时,称一年平均收益高达8%,有误导之嫌。
据悉,23号黄先生到位于香港路上的一家建设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在银行理财产品宣传栏边,一位穿着淡蓝色短袖衬衣的女士主动上前,
询问他是否有意购买理财产品,平时投资什么品种。“她这身衣服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很相似,我还以为是银行的理财经理。”起初,她告诉王先生“基金定投不错”,随后又推荐一款银保产品。“这款产品存5年放5年,每年存1万,第一年收益30%,第二年15%,第三年12%,第四年8%,第五年6%,5年后不用再交了……整个平均下来每年收益超过8%。”该女士明确告知。
据王先生称,整个咨询过程中,这位女士从未主动介绍自己的身份,其工作服上也没有任何工作牌。
“如果每年收益8%,那十年下来总收益不就是80%?”王先生对于她的宣传存有疑问,便追问她是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时这位自称姓朱的女士才告诉王先生自己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驻点人员。至于没有佩戴工作牌是“今天忘了”。
第二天,记者来到建行这家网点,询问这款产品的相关收益,一位自称客户专属理财经理的丁姓工作人员表示,之前的计算有误导之嫌。
2009年2月,湖北保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通知规定,银行代理保险销售人员从事保险销售活动时,不得有七种行为,其中一项是“夸大保险合同利益”。通知还明确规定,银保专管员(保险公司驻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不得在银行网点营业大厅进行销售活动,应银行网点要求为客户提供咨询等服务时,必须佩戴明显标示其所属保险公司的标志牌。
昨日,相关保险公司致电本报,由于朱某在销售银保产品时存有误导行为,已将其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