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业界

“组合拳”再出击 保监会出台险企内控总纲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欧阳晓红
2010年08月18日09:07

  一手抓业务创新,一手抓风险管控的保监会正在抛出监管政策“组合拳”。继日前出台保险公司投资新政,保监会又下发《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下称《准则》),旨在从前台控制、后台控制和基础控制等不同层次对保险公司进行全方位“安全与否”的监管。

  据悉,《准则》将从“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的营销及交易行为、对业务处理和后援支持等运营行为到为公司经营运作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等管理行为”来规范保险公司的内控活动。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颇具前瞻性的《准则》将会给保险公司的管理带来一种变革,如能贯彻落实将会改善保险业的生态。

  而由于资金运用的内控活动包含了上述层次的内容,某种意义上,《准则》也被解读为——是对出台投资新政的一种平衡,以防范经营风险。

  承上启下

  较2008年6月,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而言,《准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规范性文件。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解释,所谓“承上”,即《准则》在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基本流程等宏观方面,必须以《基本规范》为基准,是保险业执行《基本规范》的实施细则。

  与此同时,为完善保险公司内控监管制度体系,下一步保监会还将在《准则》的框架下,针对保险经营的关键环节或主要领域制定若干个具体准则。所谓“启下”,即《准则》是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总纲,在保险公司内控监管制度中起到统驭的作用。

  而基于《准则》的定位,《准则》起草主要把握了“遵循通行规则与体现保险特色、原则性和灵活性、整体规划和突出重点”三个相结合原则。

  具体而言,保监会负责人称,首个相结合是指《准则》在遵循国内外通行规则的同时,把握保险内控规律,根据保险业实际,对保险公司内控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使之更加系统、明晰,操作性更强。

  其次,《准则》作为规范性文件,原则必须清晰,要求必须明确。但《准则》毕竟是保险公司内控监管制度体系的总纲,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支持和鼓励保险公司在控制风险前提下进行管理创新或差异化管理,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最后一个相结合是指《准则》基于整体内控的理念,勾勒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力求从保险机构整体风险防范而不是单纯的承保业务风险着手进行规范,强调内控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准则》对保险公司主要控制区域和控制措施做了原则性规定,强调了对重点风险的防范。

  三大基本框架

  显而易见,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涉及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极为复杂,《准则》又如何规定保险公司内控的基本框架呢?

  就此,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准则》借鉴国际经验,基于前期公司和监管部门的实践,提出了三层次的内控活动框架。即将保险公司所有内控活动分为前台控制、后台控制和基础控制三个层次。前台控制是对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的营销及交易行为的控制活动;后台控制是对业务处理和后援支持等运营行为的控制活动;基础控制是对为公司经营运作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等管理行为的控制活动。

  而不同层次的内控活动在控制要求及控制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首先,保险公司销售活动是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的业务前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管理必须灵活。在实践中,这一环节是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最前端,生产压力大,内控管理容易被忽视。但销售活动实际是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对业务品质和效益影响大,从作业模式来说内控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往往成为薄弱环节。销售控制主要包括销售人员和机构管理、销售过程管理、销售品质管理、佣金手续费管理等主要控制环节。

  其次,保险公司运营是提供业务处理和后援支持的业务后台,是保险公司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后台是保险业务的集成处理部分,对保险公司控制经营成本和保证服务质量的影响大,对效率的要求高。运营环节的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和后援活动的集中化,逐步成为保险公司完善运营内控的趋势。运营控制主要包括产品开发管理、承保管理、理赔管理、保全管理、收付费管理、再保险管理、业务单证管理、电话中心管理、会计处理和反洗钱等主要控制环节。

  再次,保险公司基础管理是为公司的经营运作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的活动。这一部分既是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内部控制的对象,自身会产生风险,需要规范。基础管理控制主要包括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财务、信息系统管理、行政管理、精算法律、分支机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主要控制环节。

  “按照以上方式划分和确定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即有利于保险公司建立整体内控的概念,把握内控重点,有针对性地分配内控资源;顺应国际上现代金融企业组织模式的普遍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与防范风险并举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资金运用作为保险公司中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其内控活动同时包含了上述三个层次的内容。从资金的聚集度和风险接触面来看,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资金运用控制包括资产战略配置、资产负债匹配、投资决策管理、投资交易管理和资产托管控制等主要控制环节。

  而纵观此前发布的投资新政与《准则》,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表示,两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没有必然联系,但从保监会新时期的监管思路看,是一脉相承的,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发展与规范之间的关系,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上述高管看来,《准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度,是《基本规范》在保险业“落地”的实施细则,是引领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

  “投资在保险经营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未来的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因此,保险业应当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的领域,加快创新步伐。”上述高管说,“但与此同时,有效防范风险成为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在《准则》中,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问题,既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加以关注,也是作为制度系统解决的对象之一,即重要目标。”

  据悉,《准则》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陈大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