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期货 > 期货课堂

讲座实录: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特点差异分析

来源:搜狐理财
2010年08月16日17:12

  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取决两个方面:

  1)、面临全球经济的环境,目前处于的经济周期,就是处在大的经济周期中。

  2)、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国内通胀压力比发达国家通胀压力更大。

  首先,对于世界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我们现在到底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就我个人观点,现在世界经济周期实际上它是步入了新一轮货币制度之下第二次严重的全球性的滞胀期,过去已经实行金本位,货币一直没有脱离黄金的,真正摆脱了以后在1969年到1972年之间,整个美元抛弃黄金之后正式步入信用货币全球经济体之下,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两次大的滞胀期,从1969年到1984年年后,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全球的经济格局是什么?抛开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不谈,只谈市场经济实体,美国当时是一个世界上的龙头老大,当时新兴的日本和德国开始了制造业赶超美国,当时的美国面临的问题,第一在于苏联搞军备竞赛,第二陷入越南战争,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为了弥补赤字拼命发行美元,美元已经是世界储备货币了,在这个时候通胀开始从美国的国内输送到全球,在这种情况下动摇了整个美元的国际货币的基础。第二,与美国财政赤字相伴是什么?美国黄金储备开始了大量的外流,美元泛滥的情况抛弃美元对抗黄金,美元无法按35美元固定价格支付黄金。这是一个格局,从经济指标数据来看,从1963年到1967年,M3以年均7.5%速度增长,大宗商品暴涨终于在1973年全面保障垫付了原有价值的区间,西方国家一直在同通胀作斗争,一直到80年代里根政府的开始彻底结束宽松货币政策,通胀被治理住,道琼斯指数摆脱了通胀的格局。上个世纪整个恶性通胀爆发的时候,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暴跌从1000多点到557点。

  第二次滞涨期是从2007年开始,之后十多年里,可以预计全球经济都会陷入低增长,高通胀的历史时期,这就是中国所面临的实际的外部环境。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无法做出新的贡献,新兴的国家像所谓的金砖四国从低端制造业开始赶超美国,美国开始无偿占用世界资源又开始发美元,从主动挑起中东、阿富汗的战争,双赤字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元的货币地位再一次动摇了。在这一次美元的增长速度超过上一次的增长速度,2005年的时候大宗商品全面爆发的牛市,颠覆了过去30年的价值区间,到目前为止道指维持在大的振荡里。在之后,到了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延续了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再次进入低增长高通胀长期并存的状态。

  这是两次危机中这是原油和黄金道琼斯价格对比,这是1973年道指的变化,这次是2008年,2007年道指的变化。随后长达7年时间内,道指做了横盘,从浪形来看非常完整的,未来十年之内很难看到道指再会走一个大的牛市特征。在黄金随后在整个股市相对表现区间振荡的情况下,黄金是暴涨的。看2007年道指危机之后,黄金从600多美元样子起步,到现在为止一直维持着这样的上升通道,后面我们展示的2003年到现在美元联邦利率一直维持在零利率的水平。

  从国际环境来说,全球处于低增长,高通胀的环境,这是人为无法改变的。

  第二,看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又决定了我们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肯定要比国外更强的,至少比发达国家通胀压力更大的,如果选一个口径做对比,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与7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的,无论从哪个口径相比今日的中国与70年代的日本都是惊人的相似,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第一,两者都是在美国实体经济下滑的时期,由制造业开始进行赶超,走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路线。日本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第二,中国和日本都是在持续发展近三十年之后恰好遇到全球经济,步入到长期的滞胀或者是高通胀,低增长的外部环境,进入衰退期。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非常相似,我们看这是中国年龄结构,从93年到2005年,可以看到人口结构15岁到64岁占的比例非常大的,这是我们人口结构,当年日本人口结构也是差不多。第三,在全球危机爆发以后,当年日本和中国面临的形势是一样,外需下降,贸易摩擦升级,当年日元升值的压力和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一样的。第二,本国的人力成本开始提升,在70年代日本也是这样,工资就是不涨,靠的就是廉价劳动力在制造业上赶超。经过30年发展之后,低工资维持不下去了,工资不上涨不行了,人工成本提升,这是中国和当年日本都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由人口的年龄结构构成的。我们在过去劳动力供应非常充裕,到现在0—14岁比率是非常低的,再过几十年中国劳动力非常匮乏,这种情况下工资上涨是必然的,而且是加速的上涨。

  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经济结构的问题,在经济结构上,在重化工业的体现,资源品到了提价的阶段,水、地、电基础设施价格上涨。总结,实际上在制造业如果你的制造业不能在危机之后实现升级的话,出口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产品,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陷入绝境了,你这个经济无法持续下去的。

  我们看一下当年日本怎样应对这种危机,走出这个出路的。四十年前的日本在危机面前实现了一种成功的战略转型,在制造业上彻底超越的美国,完成了第二次飞跃。全球开始由日本制造彻底代替了美国制造。当时的日本经验是非常值得中国学习的,虽然再过十多年之后,日本八几年之后日本彻底战败了,倒退到二流国家之后,这不说了,中国面临是第一轮战役,你现在还没有资格上在金融上跟美国较量。当年日本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第一,在内忧外患的面前,日本的宏观政策实际上坚持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没有随西方国家一起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他宏观上仍然坚持偏紧的货币政策,坚决遏制投机。第二,日本将全社会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保持在全员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附近,工资的增长没有或者快超过劳动力的增长,相反同一时期,美国整个70年代,甚至更长的时期内,美国国内的通胀比日本严重,日本的股市比美国股市好的多。第三,国家对产业政策实行引导,大力扶持制造业,将全社会的资金重点用在充实社会资本,社会教育,提出口号省资源,省能源,同时在整个这个期间,日本诞生了一批非常伟大的制造企业,像索尼、三菱、丰田都是在这个时期出来的。

  这是上一次整个衰退过程中日本股市的表现,日本股市提前三年于道指创出新高,到现在为止,实际上中国的通胀压力,如果国外通胀压力体现在低利率货币发行造成的话,中国面临国际环比倒逼,还有资源品要素的提升,这种压力国外没有的,中国通胀压力绝对比美国强的多。当然现在从官方来讲,我们看不到有特别强烈的这样一种提示的意义,我们现在包括我们央行,包括像货币司的樊纲在提货币政策,当时与郎咸平有过一段论战,郎咸平中国通胀压力非常大,你不懂中国国情,中国怕通缩,不怕通胀。我们国家这些宏观政策管理人比较年轻,没有经历过70年代的滞胀,无知者无畏,所以他不怕,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到2010年,中国逐步把管理通胀地位逐步的在提升,过去提的口号就是保8,实际上就是保经济增长,一定要把经济增长至于管理通胀之上,现在逐步有点转,包括前期看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或者其他对过剩产能的淘汰或者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收紧的,除了动用加息之外,其他的收紧手段都已经用上,包括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中国的利率本身比美国高的多,所以没有加息。从战略走势来看,起码第一点在执行货币政策上提前收紧,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就我个人来讲,收紧应该进一步收紧,如果投机不被遏制,没有人愿意做制造业,做制造业多辛苦,去升级制造业非常辛苦一件事情,如果大家做投机的话,制造业无法升级的。如果中国制造业无法升级,无法应对人工成本的增长,无法转型,如果本身你在制造业上这一步跨不过去,中国怎么去谈下一步的现代化,怎么去谈下一步的发展。

  好在现在战略路线,第一对于产业升级认识的比较清楚的,包括自主创新的战略,还有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不管初衷是什么,起码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去走,2010年整个货币政策来讲,收紧的趋势还是借鉴了日本当年的经验,究竟走得通走不通,我们现在不好说,如果国内通胀控制不住,其他的一切白谈,如果现在继续谈保增长,如果不去控制投机和通胀,必然是走不出去的。

  这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一些主要的问题,至于说后者,纯粹一家之言,正不正确都不知道,只有让历史去验证。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贾海滨)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