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理财

底部区域“淘金”投连险 购买时应做好“三看”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年07月31日09:50

  主持人:中国证券报记者杜雅文

   今年上半年股市深度调整,投连险股票型账户整体跑赢大盘。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股市处于底部区域,此时是否为购买投连险的好时机?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话题邀请三位嘉宾展开讨论。

   跑赢大盘 份额收缩

   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上半年,股市出现了大幅调整。请简述一下投连险的表现情况。

   冯振中:我们通过对北京市场上的投连险账户信息收集整理,确定并分析了17家保险公司共98个投资账户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净值表现。数据显示,偏股型账户平均跌幅达到18.57%,混合偏股型账户平均跌幅13.98%,混合偏债型账户平均跌幅9.43%,偏债型账户平均收益0.43%,货币型账户平均收益0.49%。整体而言,偏股型账户的平均表现要比大盘好一些。

   周昕: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跌幅高达26.82%,投连险也受到波及,但整体来说仍跑赢了大盘。虽然投连险表现还不错,但随着新会计准则实施,万能险、投连险的大部分承保收入几乎不能确认为保费收入。这让比较重保费规模的一些保险公司适当收缩了投连险。此外,由于资本市场表现不好,一些公司也转而顺应客户偏好大力发展分红险。去年深圳银行保险市场投连险占比约为17%,今年上半年占比约为9%,下滑比较大。

   此时购买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股市出现了反弹,一些投资者对投连险也产生了兴趣。请问目前是否为购买投连险的好机会?

   周昕:投连险作为权益类资产,是资产配置的一种工具。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是否购买投连险与资本市场短期涨跌没有关系。不过,目前阶段资本市场相对是底部区域,从成本上来说,是购买投连险比较好的时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客户都出现了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保费追加或新单,这说明有部分客户已经认识到目前股指是具有投资价值的点位。

   有投资者认为,既然知道是相对安全的区域,不如直接买股票或基金。然而,即使是单边上涨行情,能获利的投资者也是少数。投连险的原理实际上是“基金中的基金”。每年公募基金的表现都在剧烈变化,个人选基金的能力没有专业机构强,投连险正好解决了筛选基金的问题。此外,一揽子基金的涨跌幅风险比单只基金要少很多,因此投连险更适合那些长期稳健的投资者,投连险不同账户之间的转换成本也较低。

   冯振中:作为资产配置,任何时候都可以购买投连险。只不过在不同时段,投资者关心的是如何进行投连险各种账户的配置,以及在偏股型账户中追加资金以获得更多收益。从目前来看,配置偏股型账户是不错的机会。

   投连险主要是投资基金的组合,和整体市场表现相关。投连险作为长期投资,目前来看介入的时机比较不错。如果做中短期投资,虽然资本市场下行的风险很小,但上行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资本市场要实现反转的条件还不具备,应该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的震荡格局。

   陈林:投连险只是投资工具的一种。不能单纯说买投连险好,还是不好,而是要看客户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资产组合,可投资资金的期限是长期,还是短期。此外,投连险的流动性要比基金差一些,在赎回上不同保险公司的规定不太一样,且成本较高。

   从资产配置来讲,购买保险产品应先以满足保障需求为主。如果还有余钱,可以考虑投连险。因此不能完全就资本市场的表现来考虑是否购买。此外,投连险的优点在于行情波动时,投资者有较低成本的账户转换机会,从而实现风险调整。不过这也对投资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和公募基金相比投连险在账户的透明度、投资报告及时有效披露等方面差距还较大,投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投资者较难做出账户转换等决策。

   购买投连险应“三看”

   中国证券报记者:如果此时想购买投连险,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

   周昕:购买投连险有“三看”。一看保险公司的专业投资管理模式,应充分了解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流程、风险控制经验和投资策略;二看保险公司的投资团队。可通过对保险公司以往投资业绩的了解,评估其投资能力;三看投连险产品的适应性。投连险一般分趸缴和期缴两种方式,趸缴适合手头闲散资金较多、具有较大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期缴产品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比较适合收入稳定的年轻投资者。投资者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连险。

   冯振中:投连险实际上是基金组合,通过组合避免选择基金失误的风险。相对于基金来说,优势是更稳健,各账户之间转换成本低,而劣势是退出成本较高,投连险实际上鼓励的是长期投资。因此,在选择投连险时要比较这两点,不仅要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以及产品过往业绩,还要比较各种费用成本。

   陈林:首先要看自己的资金状况和投资目标,再选择趸缴还是期缴。其次,投连险有不同账户,目前阶段可以多配置债券型或偏股混合型账户,策略可相对保守一些。此外,由于投连险的信息公布不是很透明,因此不能完全依据公司产品的短期表现来做决策。最好借助一些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分析成果进行选择。

   不建议频繁转换

   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已经购买了投连险的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不同账户之间的转换?

   冯振中:这种转换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他们要判断何时转换、不同账户之间转换多少资金等问题。这既需要对市场大势的判断,还要投资者有明确的投资计划,并能持续监测市场变化。在预测错误后,如何进行风险控制也是难题。因此投资者需要专业的理财机构来分析指导。

   以瑞典世德贝为例,我们有专门的分析研究团队,使用安全管理模型指导投资者进行转换,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以及财务目标进行定制。如设定账户在任意12个月内的损失不超过账户最高值的一定比例。这种管理模式在瑞典已经非常成熟,能帮助投资者克服人性弱点,追求绝对回报避免大跌下的损失。

   周昕:投连险适合长期持有,但仍有很多投资者倾向于频繁调整组合。他们认为,既然投连险不同账户之间转移资产免费,就可以利用这点“高抛低吸”。然而,很少有人能够高频率地踏准市场节奏。因此,我们不建议短期波动中客户频繁转账户,而是倡导稳健资产配置以期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此外,每个人的投资都要基于实现结婚、养老等财务目标,当目标变化时投资也要相应调整。一般来说,随着实现财务目标时间的临近,固定收益率产品在资产的投资组合中应占更多的比重,这对于锁定资产到期投资收益比较有利。

(责任编辑:金磊)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